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
今天是12月28日,2008年即將過去。這陣子媽媽比較忙,沒辦法固定把我們讀經的點滴記錄下來。今天有點小空檔,媽媽先來補是要來寫我們之前12月10日的那一段。
那天,我們讀的是使徒行傳12章1到19節。
在那時,希律王已經開始迫害主的門徒,雅各也因此為主殉道。主的使徒有12人,希律王見百姓也喜歡他迫害使徒,所以,這希律王當然是又繼續捉拿使徒,當然,也是準備要把這捉來的使徒給殺了好取悅百姓。媽媽想,剩下的十一個門徒和眾門徒們對此光景,心中必然也是不知主的意思為何,但是,媽媽相信他們一定有很同心的將這件事放在禱告當中,求神帶領他們行過此一患難。不過,彼得還是被捉了,也知道自己也將如雅各一樣,為主殉道。
彼得在為神殉道前的這個晚上,看來相當的平靜。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不知道會想起什麼?媽媽其實很好奇,彼得在牢裏時都在想什麼?彼得曾經與主同行水面上,也曾經與主同上變貌山,他和主耶穌是相當親密的,在為主耶穌殉道之前,他似乎相當的平靜,平靜到,聖經裏說他雖然被兩條鐵練鎖上,他仍然睡著了。而且可能睡得很熟,熟到天使來叫醒他時,他都還以為自己只是在看異象。
從7節到11節的記載,我們大概可以猜,彼得在牢裏的時候,可能都沒有想到自己可以活著離開。雖然,他知道其餘的使徒和門徒一定會為他禱告,但是,媽媽想,彼得大概沒想過自己會活著出來。媽媽的想法是,彼得看見天使來帶他出來時,他其實沒有太大的歡喜,他只是就照著天使的吩咐來行,因為,他一直以為這些都只是暫時看見的「異象」。
彼得的安然而睡,我們其實很容易理解,這當中其實和但以理的三個朋友所說的那種「即或不然」的心情是一樣的,彼得和他們都明白死亡的權勢並不可怕,因為,他們都已經靠著神得勝有餘
但是,最有趣的是,當彼得被捉了以後,教會的人仍然為彼得切切的禱告。媽媽想,教會眾人此時求的不是讓彼得有一個不害怕的心,他們一定是求神開路,求神讓彼得能活著回來。然而,當彼得真的回來的時候,其實,教會眾人的第一個反應是,不可能,他們說,開門的使女一定是看錯了,她看到的其實不是彼得。換句話說,教會的眾人很認真的禱告,求神救彼得回來。好了,神真的垂聽他們的禱告,所以派天使把彼得帶回來給他們,也就是說,神成全了他們所要的。可是,事真的成了,眾人卻說這使女是瘋了…
親愛的克涵和默箴,媽媽一直覺得這一段聖經很值得一讀再讀。因為,這段聖經點出了一個禱告和信心的課題。禱告,是我們和神之間最為親密的時光。在神面前,我們藉著禱告傾心吐意,神也常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動作存留中回應我們的禱告。然而就像這邊所記載的,神的回應若是在那當下沒有同樣的信心來接受,我們很可能會像眾門徒一樣,不敢相信彼得真的回來了。所以,當我們向神切切的求一件事時,也要記得要有信心。要不,就會像這些門徒一樣,當彼得回來了,他們卻都忘了這是神垂聽了他們的禱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