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從「植物獲得養份的方式」談完整的閱讀策略

親愛的克涵、默箴:
上完「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後,我們其實仍然繼續生物課本的單元,剛好2-4到3-2的這幾個單元,其知識內容和知識概念間的關係相對單純。媽媽也就慢慢的把我們的學習時間,從媽媽引導及講授的型態,逐漸的帶著你們朝向,善用閱讀策略以有效從文本學習知識的方向。

閱讀策略相當多樣,除了媽媽之前在Blog裡提過的一些方法,我們這次嘗試的是更全面性的方式。相關的方式,媽媽在3-3這個單元有示範給你們看。

媽媽在這邊先把我們目前用的方法整理下來,因為,這會是你們再來幾個單元會用到的方法。

媽媽看你們3-4已經做的不錯,不過,我們還要再找時間進一步學習,自我提問時,問題的層次。所謂的問題層次,媽媽先透露一些些。一般來說,問題的層次,可以大分為,文本裡本來就有寫,然後,我們就直接挖空一些資料後,問自己挖掉的那些訊息是什麼。一般來說,我們稱這樣的問題是「文本層次」的問題。當我們掌握文本層次的問題之後,就要繼續問更進階的問題,就是文本沒有明白說,但是還是和文本內容有關的問題,我們稱這樣的問題為「詮釋理解層次」的問題,如果以3-3為例,你們想想,可以怎麼出這樣的問題?

先想想,然後,我們下次上課就可以討論討論。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上課時間:
2011/09/26 上午10:00~12:00

這星期二媽媽得去彰化開會,剛好爸爸今天早上有行程。於是,星期一上午的人文課就和我們原訂的星期二下午的自然課調課了。

今天的自然課,你們的上課態度有明顯的進步。顯然你們有把爸爸上星期和你們聊的「自學精神」的話聽進去。親愛的孩子們,要得勝自己「體貼肉體」的習慣,其實是最不容易的事。但是,看著你們願意練習「得勝自己」,真的很值得肯定。深願你們能繼續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神,繼續前行,能總是勝了又勝。

話說我們今天的課程,我們今天的主題是「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單就課文來說,這個單元並不複雜,課本給的圖也很清楚。你們邊讀就邊做了筆記,感謝神,你們的筆記內容是愈來愈有樣子囉!!
媽媽鼓勵你們,以後,做完筆記,還可以給自己簡單卻是核心的提問,例如,課本所提到的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有哪兩種?是什麼原因讓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進出方式?當然,也總是要記得問自己,為什麼需要學這個單元。

對於上述問題的答案,若從課本上的文字,大概只有第一題有答案。分別是「擴散作用」與「滲透作用」。至於第二個問題,課本裡沒有直接寫出來,不過可以推論得出來,應該是和物質的分子大小有關。所以,為什麼媽媽要你們常常提問,單單整理課本的文字,將文字分出概念的結構,常常不足以呈現這個概念的完整性。只有透過有意義的提問,才能看出隱藏在文字之後的重要概念。

至於為什麼需要學這個單元?就好像上回媽媽說過的,所有的概念都是Whole picture裡的一個小node,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其實和後面要學到的「養份的吸收」以及「生物的運輸作用」會有關。因此,每當我們讀完一個小單元,總是要記得讓自己「反覆思想」這個學科的全貌,以及這個小單元在這個全貌中所扮演的角色。

除了讀課文,我們也另外讀了兩篇從網路上查到的資料。這兩篇資料都和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所發現的「水通道概念」有關。

以國一的生物課本的內容而言,課本是告訴我們,水是以滲透作用的方式進出細胞膜,然而,從我們另外讀的這兩篇資料,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其實細胞膜上有特殊的水通道,只讓水分子通過。同樣的,也有很挑剔的「離子通道」讓其它的離子通過。

所以,嚴格來說,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可能不能是課本上的那兩個答案,最少應該要擴充為三個,首先是擴散作用、其次是滲透作用、第三是特殊通道的進出。而網路上所下載的這兩篇文章,都是國內的學者寫的,寫得都很好。我們下堂課可以繼續討論。

愛你們的媽媽

生物小考與討論

上課時間:
2011/09/23 下午1:00~3:00

親愛的孩子,
細胞的構造在上星期二,就是9月20日已告一個段落。9月23日下午的課,我們先考了小考。感謝神,你們學得不錯。基本的概念都掌握得很好,非選擇題的部份也答得不錯。妹妹尤其是不容易,以小六的程度,挑戰了國一的生物。表現也和哥哥不相上下,真的是要很感謝神,感謝神給了你對文字掌握的能力。因為,你有對文字掌握的恩賜,所以,你可以跟上國一的進度。真的是很恭禧妹妹。哥哥的表現也很亮眼,你在非選擇題上的表現,的確已突破了過去一遇到文字題,就漫不經心的樣式。這樣的進步,真的是不容易,深願你繼續靠著神的恩慈,一步一步的得勝自己,使你能將神所給你的恩賜盡力的展現出來。

寫完了小考後,我們星期五剩下的時間,先從你們小考的非選擇題,討論了做筆記與事後整理消化的技巧。這部份媽媽覺得是「獨立學習」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好的學習,就是要能盡可能的監控自己的學習狀態。隨時很挑剔的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已經對這些概念熟悉,同時也要挑戰自己對知識的熱情。

例如,我們提到了最近新聞中的一個案例,就是「卡哈細胞增生症」這個罕見病的社會案例。媽媽鼓勵你們去想,你所學到的細胞構造的概念,能不能幫助你對這個新聞中所呈現的案例,有更深入的思考。例如,我們可以思考,醫生們是從細胞的哪一個構造,檢驗出卡哈細胞增生症的病理現象。是你們讀到的細胞核還是細胞質?

在這個討論的過程中,哥哥問:「那為什麼不讓這個病人安樂死?因為,病人現在真的是活著比死還痛苦」。這樣的問題,其實也是所有的生理學家或是醫生都會面對的倫理議題。尤其是病人的家根本已無力負擔如此龐大的醫藥費。

就外顯的條件而言,我們真的會忍不住思想,安樂死會不會是對這些罕見病病患的一種解脫。但是,就生命的議題而言,這涉及了殺人的議題。大部份的國家都不允許安樂死。以聖經的真理而言,也不同意病人選擇安樂死。而醫藥費的負擔那其實又是另一個社會倫理的議題。這些議題,值得我們探討了解。我們再另外找時間讀讀相關的課外書。

討論完小考的題目後,時間所剩不多。原本的進度,「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就留待下次上課囉!!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生物體的組成(二)

上課時間:
2011年9月20日下午1:00~3:00

主要重點:
1)細胞的構造
2)課外閱讀心得報告
3)學習策略_主動檢視自己所學習過的內容

時序入秋,在漸有秋意的涼爽秋日,我們在神所賜的美好日光之下,繼續我們對生命體的生命機轉的學習。

責任的歸屬:
今天的課開始之前,我們一起討論了「責任的歸屬」。思考了「心裡的聲音」。這件事的起因是中午的午休時間結束時,爸爸問你們,不是說好一天只玩30分鐘的iPad嗎?哥哥馬上說,唉呀,這是因為我沒有辦法設鬧鐘所以就玩過頭了。妹妹則是沉默以對。媽媽在旁邊看了你們三人的對話。媽媽的心裡一開始也和爸爸一樣,覺得有一點生氣。於是在上課之後,媽媽覺得是該陪你們一起來看看你們內在的心理聲音。
讓我們來想想,我們的始祖亞當,神問他,亞當啊,你是不是吃了我吩咐你不能吃的善惡果啊。這問題,其實,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了,對不?  結果亞當怎麼說? 讀過創世記的你們異口同聲的說,亞當不夠勇敢啦,他把責任推給夏娃。 是啊,我們一眼就看出亞當不敢自己承擔自己的選擇。所以,他跟神說,都是你創造的那個女人給我吃的…

感謝神,你們也聽出亞當與神的對話,其實和你們今天跟爸爸的對話很像。爸爸也是問你們,不是說好30分鐘的嗎?你們選擇的也是不直接就問題回答,你們選擇的也是先找外面的事物來幫忙扛責任。其實,大多數的人遇到相似的事情,都是採取請外面的事物來承擔責任的方式。今天,我們既然知道亞當那樣不夠勇敢,那我們就一起靠著神幫助我們,讓我們下次再遇到類似的狀況時,能靠著神所給我們的力量, 能勇敢的說,對不起,是我們沒有注意到時間,下次,我們可以怎麼提醒自己…

所以,親愛的孩子,人偶爾總是會被過犯所勝。但是,我們是靠著神在這世上過著得勝有餘的生活。既是要得勝,首先,一定要先勝過自己的習慣,尤其是這種將責任外推的習慣。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都能靠著那賞賜人豐盛屬靈力量的神,幫助我們,使我們勝了又勝。

回顧: writing and thinking
在開始今天的正課之前,媽媽先請你們對上星期四的課進行回顧,並寫下你所理解的重點。在這個過程中,妹妹很明顯的已經能用文字描繪出主要的重點。哥哥則是過去慣有的風格,只有非常少的字描述了上一課的內容。這部份,也許是和每個人對文字的掌握度有關,媽媽會建議哥哥繼續挑戰自己的文字能力,例如,可以先寫下幾個關鍵字的重點,然後,再從這些重點慢慢的描繪出這些重點的內涵。妹妹的部份,媽媽則是建議,可以從現有習慣的單點式的描述,慢慢的進入更具有文字脈絡的段落式描述。
媽媽之所以,常常要你們寫下自己所學習的內容,最核心的思想是,藉由writing,我們可以檢視自己對所學過的概念是否熟悉,所以,在書寫的過程,若發現對某些概念不熟悉,其實很好,我們就可以做個記號,然後,提醒自己再把這些資料找出來重讀一次,藉由這樣的反覆檢驗,我們就有機會能將所閱讀的新內容,真正的內化成我們自己的知識。

Reading and Presentation
寫完了上一課的回顧,我們先花了一些時間聽哥哥和我們分享科學人的文章。這部份,媽媽會希望可以持續進行,一方面是科學人這本期刊的確提供了我們許多有趣的科學發現,這些資料會是我們未來學習自然科學的重要背景知識。另一方面,則是媽媽希望藉此讓你們練習科學文章的閱讀策略,科學人的文章因為夠長,知識結構也清晰,算是相當好的練習文本。在此同時,媽媽也盼望藉由這樣的分享過程,讓你們練習能清楚的將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別人,就是媽媽在工作上常需要用到的技巧,How to do a good presentation.

今天哥哥分享的是「赤道降雨道北移」對環境的影響。這次的報告,哥哥做得不錯,首先,哥哥是站起來面對我們解說,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為這樣的高度,能幫助報告的人掌握聽眾的表情,可以從聽眾的表情來判斷聽眾是否有理解自己所報告的內容。

接下來,哥哥先介紹了什麼是赤道降雨帶北移,接下來哥哥說明了赤道降雨帶北移會帶來什麼影響,最後,哥哥也介紹了,科學家是利用水藻這個工具來推算出過去數百年來的降雨量分配情形。

整體來說,哥哥有掌握了整篇文章的主要架構。這是相當值得肯定的學習成果。媽媽給你的建議是,下次,在報告開始之前,可以先給聽眾一個outline,例如,先讓聽眾知道你今天要報告的內容重點會有哪些部份。然後,再慢慢的依照你給聽眾的outline慢慢的說明。因為,上一段媽媽幫你記錄下來的報告重點,其實是媽媽聽完後消化出來的,但是,媽媽畢竟是「高階聽眾」所以,我能消化出來。對妹妹來說,因為沒有outline,媽媽可以感覺得到,妹妹就不能消化了。所以囉,下回要報告的時候,也要記得先預想一下你的聽眾是誰,為你的聽眾設身處地想一下,怎麼樣的報告方式,會讓聽眾有更好的理解因為,唯有聽者有好的理解,才能和報告者有更多的互動囉!!

細胞的構造
好囉,那就讓我們繼續細胞構造的內容了。這部份,我們上一課其實已經有概略式的讀過,今天則是要很紮實的學習細胞的構造。所謂的紮實,媽媽的意思就是要很認真的把細胞構造的相關概念都很精準的學習下來。




大體上來說,所有的學習內容,都會有一些是屬於「蹲馬步式」的學習成份。例如,英文裡的背單字,鋼琴裡的音階練習,國語課裡的生字抄寫等等。這些內容,通常都需要反覆不斷的練習,然後,最後能「倒背如流」,最好,就是能進到「自動化」的階段,例如現在對你們來說,寫國字幾乎是自然而然就發生的,不再需要特別的腦力來提取。



一般來說,死背當然是個好方法。不過,在背誦的過程中,若能再加上「理解」來降低自己背誦的負荷量,那麼就是個聰明的學習者,因為,通常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以學英文單字來說好了,先背preview,也同時理解pre這個字首的意義,之後,遇到prepare這個新的生字,就可以用pre這個字首來降低新生字的記憶負荷。



同樣的道理,我們現在要來學「細胞的構造」。那該怎麼背下來呢?

首先,邊讀邊設定自己是要立即小考,是一個好方法。也就是說,讀完後,就把課本蓋起來,自己考自己囉!!



那要怎麼善用理解呢?

以細胞這個單元,可能沒有像英文單字那種規則可用。

不過,有一個方法你們倒是可以試試看,就是所謂的SERT(Self Explanation Reading Training)。這個意思是,讀的時候,就一邊自己解釋給自己聽,解釋完後,就告訴自己怎麼背下來。



另一個方法則是我們用過的畫概念構圖。



今天的課,還沒有時間好好的練習這兩個方法。等9月23日上課時,我們再來試試看。



加油囉!!

媽媽可以預估,再來的每個單元,可能都會有很高的訊息量,我們要一起努力,能善用各種好方法,讓我們能不花太多時間,就能有好的學習效率!!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生物體的構造(一)

上課時間:
2011/09/16 下午2:00~4:00

主要重點:
1)細胞學說
2)學習技巧_Thinking the whole picture before the new unit
3)閱讀策略-推論與詰問作者

這節課開始,是要談「個別的生物體」了。在進到新的單元之前,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回想「生命的起源」和「生物圈」這兩個大單元。這麼做的目的,是要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將已經學過的知識,與即將要學的新單元,串連起來以形成一個Whole picture

Biology,是一門學科。國中生物算是所有人涉略「生物」的導論課。但是什麼是Biology?這門學科最主要關心的議題是什麼?媽媽國中和高中都上過生物,但是,媽媽當時並不知道「生物」這門學科的全貌到底為何?所以,媽媽想,也許我們可以先對這門學科的全貌有點掌握,再以這個全貌做為我們學習「生物」這個學科的鷹架。媽媽背後的想法是,每一個新學習的單元,不可能是憑空出現的,照理說,一定會和整個學科所感興趣的大主題有關。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在生物圈的未來這一本書裡,它看起來是在講生物圈裡的生態問題。但是,在第六章,作者提到了「細胞」與「生物倫理」的關係。作者的描述,就讓媽媽看到了,原來,「細胞」這個看似只是物種構成的基本單位,和生物多樣性的議題中仍然有關。也因此,可以幫助媽媽進一步思想,為什麼課本需要教我們了解「細胞」這個概念了。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今天的課程,就先一起想像了「生物」這門學科所想要探討的範圍。在我們的討論裡,我們將生物這個學科,先大分為兩類,首先是「生態系統這個巨觀的議題」,其次是「個別生命體維持生命現象的相關議題」。

有了這樣的大結構,我們一起讀了一上生物課本的目錄,媽媽希望藉由讀目錄這個動作,先讓你們對「個別生命體維持生命現象的相關議題」的子議題有一個whole picture的了解。這是媽媽自己讀書時習慣的方法,不一定是百分之百正確的方法,但是,總是要先練習過,才能有機會判斷這方法到底合不合用,對不?

有了第一節課的「Whole picture」的練習,接下來的第二節課,我們一起讀了生物課本的2-1,課本的內容主要描述細胞學說的由來,以及細胞的構造。

這一個單元,其實充滿了許多知識訊息,要理解這樣的文章,有意義的進行「推論」以確保自己真的有理解作者想表達的主要概念,以及不斷的問作者為什麼需要介紹這些概念,應該是很好的閱讀策略。

所謂有意義的推論,以課文來舉例,「虎克稱這些小格子為細胞。後來科學家陸續發現其它動、植物也都由細胞組成…」。這短短一句話,所謂的後來的科學家指的是誰?以及,為什麼後來的科學家發現了動、植物也都由細胞組成,會和細胞學說有關?當我們閱讀的時候,停下來想這些問題,將這些問題弄清楚,才能算是對課文有基本的理解。當然,有時候,光靠作者給我們的訊息,我們也推論不出來。還好,現在的google給了我們很大的方便,上網一google,這些問題就會解決。

至於詰問作者,同樣以課本為例,我們邊讀就要邊問,作者這樣鋪陳,他最主要想傳達的概念是什麼?或是,也可以問,能不能有更好的鋪陳方式?

媽媽今天分享的兩個方法,對你們可能有點陌生。這其實也很正常,閱讀策略也是需要學習,而且也是常常用才會熟悉。以今天的表現而言,媽媽覺得你們算是很不錯了,這個單元,我們還會繼續上個幾天,上課的時候,我們就將這些方法拿出來多用幾次,相信,以你們的領悟力,一定很快就會上手的。

愛你們的媽咪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生物圈(四)

上課時間:
2011/09/13
上午10:00~12:00

主要重點:
1)作業討論
2)學習方法_反覆思想與自我提問
3)課外閱讀_生物圈的未來第一章

這一堂課,算是我們生物圈這個單元的尾聲。利用上星期四給你們的學習單,我們一方面要復習「生物圈」與「生物多樣性」這兩個主要概念,同時,也要利用「族群、群集、及生態系」這三個概念,略略的涉略物種分類的概念,物種的分類,在生物課本的編排,是在一下的第五章才會提到。但是,因為我們已經談到了生物多樣性,所以,是可以略略的先有些概念。

上課一開始,妹妹先和我們分享了她閱讀科學人112期上的「超級雜草」一文的感受。這部份,妹妹做得不錯,所以她賺到了100points。很恭禧妹妹。進入正課之前,我們也從妹妹的分享,一起討論了為什麼科學人需要寫這篇文章。你們都提到了,因為,我們人類太喜歡用農藥了,所以,現在有超級厲害的雜草不怕農藥了。

這樣的想法和分享都很好,也很合理。媽媽只是要再提醒你們,如果,只是要分享這個概念,那應該是不會放進科學人的,因為,這樣的概念,大家早就熟悉了。所以,一定是有些什麼理由的,或是,這篇文章一定提到了些什麼我們還不太熟悉的概念。

要讀出這樣的概念,媽媽想,下次的上課,可以陪你們一起讀讀科學人,我們一起來發現,如何用好方法,讀出科學人的好味道。

先讓我們回到我們「生物圈」的這個學習單。

上星期的學習單,基本上不難,只要有用心就能完成。但是,因為是開放式的問題,哥哥和妹妹都有一個相同的困境,就是還不熟悉如何用自己的語言,為科學概念下清楚的界定。例如,媽媽請你們先找出課本和Wikipedia上針對生物圈所下定義的異同,然後,在此基礎之上,寫出你們對生物圈的定義。

找出異同,基本上比較沒有問題。但是在寫下自己的定義時,就不容易了。你們的回答都有不夠完整的現象。媽媽本來是想,藉由比較異同的過程,讓你們思考,生物圈這個定義,到底需要哪些條件才算合理?不過,媽媽想,媽媽的確沒有清楚的教你們這件事,就是在定義一個概念時,需要進一步思考,何謂合理且完整的定義。這部份,我們可以繼續練習,對媽媽來說,是教學上的練習,媽媽應該要練習將這個能力再拆解成更小的步驟,讓你們能逐步發展出完整的能力。對你們而言,則是要練習,不是死背任何一個資料來源給我們的答案,一個主動負責的學習者,應該是可以練習發現,不同的資料來源有哪些共同的概念,又有哪些差異,然後,由你們來判斷共同的概念,是不是就一定必要,差異的部份,又有哪些應該留下來,又有哪些可以去蕪存菁。而且,很重要的是,要判斷哪些概念該留,哪些概念可以合併或捨去,應該是經過合理思考過,且也要能提供一些例子來支持你的決定。

由於妹妹要修改的部份較少,所以,妹妹有一些空出來的時間,媽媽請妹妹先讀「生物圈的未來」第一章,這部份,要先謝謝秋華阿姨幫我們從成大的圖書館借了這本書。因為,只有一本,也剛好妹妹有空可以先讀,想來,這也許會是我們以後共讀科普書的一種方式。

這部份的閱讀,媽媽覺得妹妹掌握的很好,從妹妹事後寫下來的重點摘要,以及在閱讀過程中的討論和提問,都可以明確的看見妹妹的確是能透過「廣泛閱讀」學習新知識了。

哥哥的部份因為作業修改的時間較久,來不及在課堂上讀完,就等你囉,等你讀完,媽媽再幫你看看你掌握科普文章的能力發展得如何!!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生物圈(三)

上課時間
2011年9月8日上午11:00~12:00
學習領域:生物

主題: 生態系統與人文關懷

星期三的空白課程,媽媽請你們用「高美溼地」和「白海豚事件」為關鍵字,看看Google上出現哪些資料。這部份,你們都完成的很好,很能符合「自主學習」的精神。

今天一開始上課,我們就從這兩個主題,討論了「人類」與「生態系統」的概念。對於高美溼地,你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怎麼會有那麼多人總是不顧勸告的要到高美溼地做那麼多奇怪的事?你們很單純的認為,這些人實在是太沒有保育的概念了,只顧自己的私利,完全沒顧念溼地是何等寶貴的生態系統。

這部份,媽媽同意你們的看法,就是保育生態的概念在台灣仍有改善的空間。但是,在這過程中,我們也一起討論了另一種可能,就是當這些人已「生死交關」之際,是他們的生活所需迫求,還是那看不見的「生態浩劫」迫切?

同樣的主軸,也出現在白海豚事件的討論上。你們都對「白海豚會轉彎」的說法深感不以為然,你們也訝異高層官員怎麼也和市井小民一樣為了吃食之事破壞生態。是的,政府官員說出「白海豚會轉彎」這樣的論述,的確有欠周延,但是,如何幫助失業的居民能養家活口,顯然是政府官員的兩難。

從這樣的討論,媽媽試著讓你們聽見,生態學和社會學、經濟學其實是不能切割的。我們雖然沒有特別的課程來上所謂的「社會學或經濟學」,但是,從生態學的議題出發,我們一樣可以學習,如何從社會整體的層面,來思考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社會事件。

今天的這堂課,媽媽最想與你們分享的概念是,聖經裡說的「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保護地球上岌岌可危的生態系統,可說是普世共同的價值。但是,在這價值之下,我們也要對所在的人文結構有更謹慎的思維。今天的我們,從來不曾面臨過無飯可吃的窘境,所以,我們可以義正嚴辭的指責那些破壞溼地的無知小民。但是,我們也要記得想想,若這些人和我們一樣,能安安穩穩的在冷氣房裡享受著用iPad查詢資料的生活,他們還會去溼地捉魚嗎,同樣的,那些要政府為他們蓋工廠的百姓,若也和媽媽一樣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難道,他們還會想逼白海豚轉彎嗎?所以,當我們對這些破壞生態的人有所指責之前,一定要記得反問自己,我們可曾為他們設身處地想過他們的生存?我們可曾為他們的安身立命共盡一份心力?

神是愛,神愛人類也愛祂手所造的萬物。這世界的生態,已不復當年初被創造時的美好。這世界的人們,也早成了「專顧自己不愛別人」的奇怪物種。

而今,我們能有機會從科學的角度更加了解神所創造的奇妙生態,我們除了讚歎神創造的大能,也要記得以更謙卑的心來思考神所要我們努力的是什麼?

媽媽想,應當是存著「敬畏神的心,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先做好自己的學習,然後,照著神所給我們的彊界,在神所給我們的崗位上,愛人也愛神所給我們的美好生態」。

愛你們的媽媽

生物圈(二)

上課時間:
2011年9月6日下午1:00~3:00
學習領域:自然科學_生物篇
進度: 生物圈(二)
學習重點:
1)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樣性

學習策略:
1)Take notes
2)Thinking
生物多樣性(Web of life)


今天我們上課的主題是延續上星期五剛展開的「生物圈」。在上課之前,媽媽花了一些時間與你們一起討論「上課的態度與方法」。

為什麼需要討論上課的態度與方法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媽媽發現,這幾堂生物課上下來,你們上課的時候雖然都能認真的參與討論,但是,你們所提出的討論問題,有時候會有點只是隨興式的突發奇想,並不是真正的扣緊我們正在討論的主題。有時候,突發性奇想式的提問,當然是相當有意義的原創性的好問題。不過,恕媽媽說句真心話,我們目前的討論當中,還沒有真正出現過有原創性的好問題。面對這樣的現象,媽媽並不覺得是你們上課不夠努力,其實比較可能的原因是,你們過去的學習經驗並沒有機會讓你們練習好的「提問邏輯」,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你們練習好的「學習方法」。

所以,在今天上課的一開始,媽媽利用我們上星期所讀的「生物圈值多少」這篇文章,重新來談好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所謂好的學習態度,媽媽認為最主要的核心關鍵是,負責學習的人,應該要在學習的當下,就不斷的問自己,我目前所讀的內容,或是正在學習的內容,我是否已經理解作者所要傳達給我的主要概念了。所以,一篇文章讀完後,媽媽要你們練習問自己,這篇文章裡,有哪些內容可以回答作者所給的「題目」。例如,到底「生物圈」值多少錢?又作者有哪些方法來估算出「生物圈」的價值?又這些估算的方法,你是否都已明白?

有這樣的態度為前提,我們就能發展出相對應的好方法。以「生物圈值多少」這篇文章為例,因為,它的文章篇幅相當長,訊息量又多。為了幫助自己檢核讀完文章後到底掌握住多少重點,讀完後利用「反覆思想」再加上找出「文章結構」的概念構圖策略,就會有機會讓自己對這篇文章有更深的理解。

Take notes」,其實就是將上述方法具體實現的好點子。上課的時候,聽演講的時候,主動負責任的讀者或聽者,一定會「記筆記」的。一方面可以將聽到的重點或讀到的重點,立即反覆思想,同時也能立即將自己的問題或是反思寫下來,當你動筆寫下任何的點子,你的學習就開始只是被動的「接收」,慢慢的轉換成「主動的消化」。被動與主動只有一字之差,可是這一字之差,會讓你的學習品質,有天與地的差別。深願這個技巧,能成為你們學習路上的好幫手,使你們的學習更有意義。

今天的上課,除了聊「學習的態度與方法」,媽媽另一個重點則是要你們繼續練習善用網路上豐富的資料,來拓展自己的學習廣度與深度

為什麼不能只讀課本?為什麼還需要找其它的學習材料來拓展學習的廣度與深度?

那是因為,科學知識是不斷更新的,所有的科學概念都是暫時為真。許許多多的科學家,為了窮究真理,不斷的進行研究,這些不斷更新的知識,有些來不及寫進課本裡。還好,現在的網路世界提供給我們相當豐富的學習資源,因此,學會主動的從網路上建立自己的知識素養,必然是現代學習者的基本素養。

那麼何謂學習的廣度?可以是指學習者利用一個關鍵字,找到與這個關鍵字有關的相關知識,例如,用「生物圈」這三個字google一下,就會發現「蓋婭生物圈」、「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這幾個關鍵詞不斷出現。由這幾個關鍵詞所帶出來的相關資料,就是可以延伸的學習廣度。

何謂學習深度?以生物圈的定義為例,上星期五我們都讀過了課本對生物圈的定義。今天當我們利用google蒐尋資料時,我們都發現了有一筆資料來源從Wikipedia而來,而且在排序上被google放在第一順位,這一筆資料原來是Wikipedia提供有關「生物圈」的定義。認真如你們,也幾乎是一眼就認出了這裡所寫的定義和課本所寫的定義略有不同。所以,我們也一起比較了兩個定義之間的異同,以及哪一個定義比較能幫助我們的理解。這種就同一個概念進行比較,就可以稱之為加深學習的深度了。

很快的,第一節課就在閱讀網路所找到的「生物圈」與「生態系統」這些資料中近了尾聲。第二節課,我們還要來試試另一種學習方式。

「The web of Life」是一個專為兒童設計的「生物多樣性」學習網站,第二節課,我們就一起讀了由這個網站所提的原文資料。

為什麼媽媽要你們練習讀原文的資料?媽媽背後的理由有二,首先,可以練習英文的閱讀,因為網路上有許多資料還來不及翻譯成中文,所以,我們偶爾練習閱讀英文的網路資料,一方面可以幫助自己累積英文閱讀的經驗,同時,也能讓自己的閱讀廣度更廣,不需要只侷限在中文的資料裡。第二個理由則是,英文的句法結構,對科學概念的描述往往比中文的句型結構清楚。所以,學會閱讀英文的科學性文本,應該也是我們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習重點之一。

互勉之。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生物圈(一)

2011年9月2日下午3:00~4:00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_生物篇
進度:生物圈(一)

教學重點:
1)何謂生物圈
2)為什麼需要學習「生物圈」的概念

照著生物課本的進度,生命的起源這個小單元結束後,緊接著上場的就是「生物圈」這個單元。媽媽在備課的時候,發現課本所寫的概念並不難,同時也覺得課本的描述有些零亂。但是,媽媽總是會想,怎麼可能會設計一個單元只是為了介紹生物圈的定義,然後,為了讓版面夠長,再零亂的介紹不同地區裡不同的動植物呢?邊讀總是覺得「事必有蹊蹺」。媽媽覺得「生物圈」應該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要不然,不會所有的版本都用一個完整的單元來介紹這個概念。但是,媽媽實在不了解,怎麼會每個版本讀起來都一樣凌亂?照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規定,所有的課本都是經過專家編審的,這些專家當時在讀的時候,一定沒有媽媽這種讀完後凌亂也找不到意義的茫然感,所以,媽媽猜想,專家們在閱讀的時候,應該是有利用他們豐富的專業知識,串起了「生物圈」和整個生物學科的關連。媽媽因為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讀起來就沒有那種「A-Ha」的成就感。所以,媽媽就開始Google了,果不其然,當媽媽用「生物圈」這三個字google之後,就出現了許多有意義的訊息了,包括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等概念。一看到「生物多樣性」媽媽就明白為什麼生物課本會在一開始就介紹「生物圈」的概念,因為,這必然會牽涉到後面需要介紹的「食物鏈」、「生物族群、群集」等重要概念。當媽媽的腦海中補上了「生物多樣性」五個字之後,再重讀課本,就不覺得那麼雜亂無章,也開始覺得在1-3就出現這個單元,其實能有助於我接下來的生物的學習。

親愛的孩子,之所以和你們分享媽媽備課時的心情,最主要是要告訴你們,當我們進到一個新的學科,第一次閱讀該學科的教科書,若我們覺得讀起來不順或是覺得零亂,或是覺得讀完後找不到重點,其實並不是我們的閱讀能力不好,只是我們需要補充適當的關鍵概念。所以,媽媽建議你們,要記得善用google無遠弗屆的力量。具體的策略如下 ,當我們讀完一篇文章,覺得自己對該篇文章捉不著頭緒,記得不要放棄,也不要說自己讀不來。我們只要記得,把這篇文章的關鍵字(通常會出現在大標題)放進google,盡責的google就會給我們一些有意義的訊息

好了,言歸正傳,來談談我們今天的正課。

這堂課一開始,媽媽讓你們讀一遍課本。你們讀完後,並沒有覺得文章難懂。事實上也是,其實課本寫的並不難。但是,你們一致同意,該篇課文的重點只有一段,就是生物圈的定義。你們這樣的詮釋理解也沒有錯,因為,其它段落真的都是裝飾用的。所以,我們暫時也就不花太多時間再細讀課文。
但是,我們一起讀了「生物圈值多少」(出自生物圈的未來,第四章)這篇文章的前半段。藉由這一篇文章,我們慢慢的看到了,原來,生物圈的概念,並不是只有課本上說的海平面上下1萬公里這樣單薄的定義。事實上,生物圈裡的所有事件,都和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我們看見了,原來生物圈裡的土壤,就是上一個單元所定義的無生物,其實也在生物圈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因此,我們才明白,生物圈真正精準的定義,應該是包括生命體和非生命體所共同交織出來的範圍。

在閱讀「生物圈值多少」這篇文章時,我們討論了許多有趣的議題。不過,媽媽也發現,當你們閱讀這樣長篇的科普文章時,你們對文章重點的掌握和媽媽有著明顯的不同,文章裡有精準定義的概念,比較吸引媽媽。文章裡較有感情的陳述會比較吸引你們。媽媽想,這都無妨,但是,我們在閱讀的過程,可以慢慢的學習去思考,為什麼同樣一篇文章讀下來,我們會被不同的觀點吸引,我們也可以慢慢的練習,閱讀的時候就開始自己提問,例如,能不能有不同的觀點來理解該篇文章,或是,有沒有那些觀點是這篇文章還沒提到的。這些都是閱讀策略中很有趣的好策略。

本課結束囉!!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

生命的起源(四)

2011年9月1日(四)下午3:00~4:00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_生物篇

進度:生命的起源_結束篇

教學重點:
閱讀策略教學:根據文章所提供的線索詮釋並比較概念間之關係
主題重點:1)導致地球環境變化的原因
                    2)現今地球環境與過去環境的差異

學習評量:摘要
評分重點:1)是否掌握主要概念
                    2)摘要內容所呈述之重要概念間的關係是否合理

生命的起源已經上了五小時,這節課等於是這個小單元的總結。整體而言,媽媽整個生物教學的重點有二,首先是主要概念的討論;其次是閱讀與學習策略的練習。

以本單元而言,和生命起源有關的主要概念包括有科學上如何定義「生命現象」、生命所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經歷過哪些變化、以及最早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

在這一小時裡,我們除了一起討論了上面的三個重點,我們還一起討論了閱讀時該如何將同樣的概念進行比較的方式。
以本單元為例,有相似概念但分散在不同段落的有地球上氣體成分的變化情形。
課文裡並沒有特別標示出「氣體成分的變化」這樣的小標題。但是,有一個次標題「地球環境的演變」,其實就可以引導我們思考,也就是說,當我們讀完這個次標題下的三個段落後,我們可以先問自己,地球環境到底有哪些演變,或是地球的環境一開始是如何,接下來如何,最後又是如何?

這個部份,其實在我們前三節都有討論過。但是,地球環境的演變,可以從前三節的融炎狀態到所謂的陸地的形成來描述,也可以從「大氣的組成成分」進行描述。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說的「針對相似概念進行比較」的閱讀策略。

一旦我們特別注意大氣的組成成份,你們馬上就注意到大氣的組成成分可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原始的大氣,接下來是以二氧化碳和氮氣為主,再來是氧氣和氮氣為主的階段。

我們除了找出課本所描述的三種大氣組成的階段,好的讀者還可以更進一步的從文本裡找出造成大氣成份改變的可能原因,例如,原始大氣之所以轉變成第二階段,其主要的原因有二:1)較輕的氣體散逸到外太空,2)火山噴發出大量的氣體。 至於,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的改變,成因也有二:1)二氧化碳溶於海水,2)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現使氧氣增加。

另一個閱讀策略則是繼續探索有沒有可能有不同的觀點或主張?例如,我們可以問,35億年後的現在,我們的大氣成份還是「氧氣和氮氣為主嗎?」,或是「原始大氣中主成份之一的甲烷,目前的比例是如何?」為什麼特別提到甲烷?這部份是留待我們以後要探討地球溫室效應的伏筆,因為,有些研究正在探討動物所排放出來的「甲烷」,是否會加劇溫室效應。

學習狀態的評估
整體而言,從我們上生物課的第一節課開始,你們的學習狀況可由漸入佳境來描述。許多的 閱讀與學習策略,是你們過去在學校課堂上較少使用的。這次的四節課下來,每一種閱讀策略幾乎都是第一次練習,用起來或許還有些生澀之感,但是,只要我們繼續練習,相信就會慢慢精熟。

為了瞭解你們是否能掌握此一單元的概念。媽媽請你們寫下摘要,對於第一次寫摘要的你們而言,你們的摘要表現得相當出色,除了能將不必要的訊息刪除,留下主要訊息外,也都能用自己的文句,重新詮釋這些主要概念,也能合理的呈現概念間的關係。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我們以後還會繼續有摘要的練習,相信你們會愈做愈出色。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創世記第一章與生命的起源

上課時間 :
 2011年9月1日(四)下午2:00~3:00
上課成員:克涵、默箴、媽媽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_生物篇
進度:生命的起源_結束篇

前言:
8月15日上完課後,因為媽媽有一些對外的演講、學生的論文口試、以及出國參加研討會等狀況,所以,一直到9月1日才有時間繼續我們的生物課。為了避免再發生課程間隔太久的狀況,爸爸已經照媽媽開學後的行程,幫我們排出自然領域和社會領域固定的上課時間。希望這個新的課表能發揮功效!!

教學重點:
針對8月16日的作業進行討論


作業一,就是以概念圖的方式整理自己所閱讀的課文內容。媽媽發現,克涵和默箴都做得非常好,克涵是以樹狀圖的方式分述出三個重點;默箴則是以正金字塔的方式,從尖端的部份依序描寫了地球生命形成的重要概念。
作業二的部份,顯然難度比較難,不論是哥哥或妹妹,都寫得略有些單薄。所以,我們第一節課花了一些時間一起討論創世記第一章的描述和課文內容的異同。

首先,創世記說,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混沌…,這部份,創世記所說的可能是整個宇宙(因為,神後來也造了其它的光體);而課本,一開始只說地球一開始可能是融岩的狀態,然後再慢慢的有水氣與海洋。

正因為聖經的用字遣詞和課文的用字其實差異甚大,所以,你們一致的認為,對於起初的狀態,科學目前所發現的和創世記所寫的相當不同。這是很合理的判斷。只是,我們也可以試著讀出文字背後的「意義近似性」。例如,課本所寫的融岩狀態,有沒有可能和「混沌空虛」相似?親愛的孩子,其實,Google一下,你們就會發現,的確有些用數學理論研究地球起源的生態學家,會有「混沌論」來描述地球的起始狀態。他們大體上是主張,地球起初是一片混沌,然後,才慢慢的有了秩序。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思考,那麼,我們可以這麼下結論:科學家對於地球起源的狀態有不同的主張,有人主張融岩狀態,有人主張混沌狀態;而距今大約3300年前的摩西,則照著從神所領受的,清楚的告訴我們,起初地是混沌空虛淵面黑暗。

接著,是海洋與陸地的出現
這部份我們都一致的同意,課本所描述的概念和摩西所寫下來的概念是一致的。
再來,是先有植物才有動物
這部份很明顯的兩者也是一致的。

但是,用心如你們,很快的也發現,表面上的一致之外,其實還是有細節上的不同,例如,創世記裡說,是神讓旱地露出來的;但是課本只有說「經過一連串的變化後,地球表面就出現了海洋和陸地。其實,我們也可以這麼說,科學家或課本所說的「一連串變化」,其實說了等於沒說,因為,他們並不知道是怎麼樣的「變化」。科學家只能知道,混沌之後,有某種原因,使海洋和陸地出現,但是,現在的科學家還看不透那是什麼?所以,只能先用「經過一連串的變化」來串起這個gap

你們也認為,植物和動物的出現,也是有細節上的不同。例如,神總是各從其類的創造,而課本所描述的似乎一類一類演化出來。以媽媽目前的理解,科學家目前對於物種如何由所謂的單細胞演化出我們如此複雜的物種,其實仍是一知半解。這部份,媽媽建議先存而不論

整體而言,經過這樣的比較後,我們大體認為,科學家所描述的生命起源的狀態,是科學家目前所能測透的一小部份。就好像保羅在羅馬書裡說的,人所能知道的早就顯明給人知道了。而神的作為的奧秘,神若不教導我們明白,我們所能理解的就會十分有限。就好像,神問約伯的那些問題,至今又有多少真的是能解出來呢?例如,為什麼河馬那麼有力量呢?
所以,有機會,我們是應該讀讀約伯記的後面,看看我們的神是如何詰問約伯,使約伯在這樣的詰問過程中,真正的明白,當「敬畏神」…

讓我們共勉之。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生命的起源(二)

2011年8月15日上午
上課成員:默箴、克涵、媽媽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_生物篇
進度: 生命的起源
教學重點:
1)閱讀策略教學:重覆閱讀與概念構圖
2)主題重點:生命與無生命的判別
作業:
1)將1-1單元,以概念構圖的方式呈現。
2)比較生命起源的順序和創世記前五天的異同。
作業完成時間:
2011年8月16日上午


以媽媽對生命科學這個領域有限的了解,媽媽知道這是一個知識快速更替的學科,我們現在手上的課本所寫的「生命起源」的理論,隨著量子力學或是神經科學的日益發展,都已有了新的概念與面貌。

因此,媽媽不打算要你們花很多間去記下課本裡所寫的「訊息」,媽媽比較盼望在我們的課程裡,我們一起慢慢的思想「生命」的定義。

今天的上課,我們先一起「重新默讀課本」。
只是此次的「rerading」,我們所要思想的是,今天所讀的,和上星期五所讀的有什麼不同。換言之,第二次的閱讀,我們讀到了哪些是第一次閱讀時所沒有注意到的「text-based」concept。

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分享,第一次和第二次閱讀的差異。媽媽也分享了如何在第二次閱讀時,以quick note 或 concept map的方式,來檢視我們的閱讀內容。

在討論的過程中,你們很自然的發現了,「定義生命的現象」顯然是要討論「生命科學的第一步」。於是你們問了:

我們用點火柴所引發的火,和大自然裡因天氣乾燥自然產生的火,前者和後者的火應該是一樣的,但是,兩者間在科學家的眼裡會有一樣的定義嗎?

風會動,雲層會變厚,但是,它們似乎不能算是生命?

在發問的過程中,你們想起了,課本上說了「基本上要符合代謝、生長、感應和繁殖」這四個條件,才能稱之為生命。

是的,這是科學家的定義,而這四個定義,其實將會是國一生物的學習重點。
這部份我們不急著在第一單元詳細討論,但是,媽媽很高興你們能在討論的過程中,慢慢的將所讀的知識應用出來。

接著,我們再一起討論了課本所提到的「生命來源」的理論,
這部份,我們今天嘗試著更進一步將「生命的來源」與「創世記第一章」一起討論。
但是,在討論之前,媽媽盼望你們能先再細讀一次創世記一章,然後,再回頭讀一次課本,慢慢的重新消化後,我們星期三的課程才做完整的歸納。

願神祝福你們,也繼續帶領你們的在家學習之路

愛你們的媽媽

生命的起源(一)

2011年8月12日上午
上課成員:默箴、克涵、媽媽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_生物篇
進度:1-1 生命的起源

因為爸爸工作去了,所以,換媽媽上場囉!!
國一的課程,自然領域是以生物為主。媽媽其實也不是學生物的…,但是,媽媽相信,「閱讀可以學習新的知識」。所以,媽媽的上課方式將定調在:以閱讀的方式,和你們一起在學習新的知識

我們手上有南一、翰林和康軒三個版本的生物課本,
分頭讀過三個版本的課本後,我們除了很快的分享每一單元的「text-based」的概念外。我們發現,三個版本都記載了地球大約已有46億年,也都記載了地球是從炎融的狀態慢慢的冷卻,然後,再慢慢的從海中開始了第一個生命。
接著,媽媽問你們:「是否都同意作者所提出來的生命起源的觀念呢?」
你們都選擇了不同意,因為,你們認為照聖經的記載,地球沒有這麼46億年。
而且,照著聖經的描寫,第一個生命也不是從海中出現。

媽媽則選擇了「部份同意」。因為,課本描寫到先有了植物後,才有足夠的氧氣供給動物,這個觀念,在某種程度上和創世記的順序不完全衝突。此外,科學家們所推估的46億年,也可能不完全錯誤,因為,所有的科學家的時間的算法都是以一天有24小時來計算,而創世記的第四天才有日月定年歲,所以,創世記的前三天,所牽涉的其實是物理學上也「測不準」的時間。

因為談到了「推估」到底地球有幾年。你們問,那科學家是怎麼「推估」呢?
這是個好問題,但是,媽媽也不完全懂。

所以,我們課堂上臨時多了一個活動,就是用iPad Google了「放射性定年法」。

因為google了「放射性定年法」,我們花了些時間聊了「分子、原子、和半衰期」。
這些對我們而言都是新的概念,我們也不急著在兩個小時內談完所有,
但是,因為有了google的幫助,所以,我們最少知道了46億年是怎麼估算的,以及,最近為什麼科學家們重新估算後,宣稱地球可能要比原本的46億年少7千年。

明天,我們會繼續上「生命的起源」,媽媽也要慢慢的學習,怎麼將我們的上課歷程記錄下來。

深願神帶領我們。

愛你們的媽媽留

以神為本的學習

哈利路亞,克涵、默箴平安:
2011年的夏天對你們而言,想來會是生命中相當特別的一個夏天。
這個夏天,你們兩個人很勇敢的獨自搭飛機到愛丁堡。
這個夏天,爸爸媽媽和你們也很勇敢的選擇了「在家教育」。
選擇「在家教育」的理由,除了爸爸在Blog寫下的「初衷」外,媽媽也盼望你們能因此有更多的時間「思想神」。

8月2日晚上是我們的開學日。一轉眼,我們的學期也快兩星期了。這兩星期來,每天早上我們一起迎著晨曦進到神的聖殿,在神的殿中,我們以禱告開始一天的生活。每天媽媽看著你們快樂的和爸爸一起上課,媽媽也享受了為你們準備三餐的快樂。

然而,在家教育畢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爸爸和媽媽都知道我們不足以教授你們所有世上的學問。我們的經濟能力也沒有好到能延聘夠多的師資來教導你們。但是,爸爸媽媽都知道,世上的知識,真正的關鍵點不在於教多少,而是在你們願意學多少。此外,媽媽還知道,世上的知識,其實多是「暫時為真」。所以,不在乎背下來多少,而是在乎我們有沒有真正敬畏神的心。只有當我們真正的成為「敬畏神的好僕人」,那麼,神就照著我們所當行的路引導我們。

在家教育的路仍長,也會有些艱辛。然而,當我們願意竭力追求認識神,神也必施恩眷顧我們。

與你們共勉

深愛你們的媽媽留

2011年7月17日 星期日

思念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

現在是台灣7月17日的凌晨,媽媽的生理時鐘可能還受到法國時間的影響,以至現在頭腦仍然清醒。算算時間,在愛丁堡的你們,應該已經從教會回到大阿姨家了,也許正在幫大阿姨準備晚餐,也許你們正在明天即將啟程的芬蘭之旅打包行李。不論你們正在做什麼,媽媽知道在神的愛中,你們都將平安。也深願慈愛的上主眷顧您們的芬蘭之旅,使你們出入得平安。

離你們單飛啟程愛丁堡的日子,一轉眼也已經過了20天了。這段時間,我們偶爾用skype聯絡,你們的聲音總是如常的輕鬆自在,第一次單飛的你們,因著神的慈愛與保守,顯然是適應的相當良好。深願主耶穌基督紀念大阿姨一家人對我們的愛心,因著大阿姨一家人的愛,你們才能有這麼美好的單飛之旅。

原本,媽媽有些擔心,長長的一個月,你們會不會想家呢?結果,你們的獨立與適應力遠超過媽媽的預期呢。看來,是媽媽擔心太多了。在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中,你們其實已經慢慢長大。現在是換媽媽該學習怎樣放手的時刻了,再來的日子,你們會有更多單飛的機會,深願神繼續保求你們,使你們不只出入得平安,更能在單飛的時候,不僅不沾染世俗,更能因主耶穌基督的真理,真正的自由而行。

思念你們的媽媽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反覆思想,以約翰福音為例

哈利路亞,親愛的孩子們平安:
        這陣子我們家庭聚會的讀經進度是約翰福音。由於約翰福音略有些艱澀,所以,我們的讀經進度略有些慢,為的是要能對這卷福音書有更清楚的了解。但是,慢慢的讀也有一個風險,就是當我們讀到後面時,可能已經忘了前面。也因此,可能會有所謂的「見樹不見林」的窘境。換言之,我們可能知道每個小段落的意義,但是,我們卻不知道,整卷約翰福音所想要傳達的核心思想是什麼,我們也未必能有系統的說出約翰福音裡的重要主題。


        一般來說,讀較長的經卷時若沒有一氣呵成的讀完,都很容易有這種見樹不見林的困境。讀經並不只是我們家每天晚上的一個例行性的活動。反之,我們是要能真正的明白永生的生命之道,進而有力量能活出基督的形象,真正的在主裡成為新造的人。既是如此,我們當然不能讓自己只停留在「見樹不見林」的狀態,而應該進一步到「見樹也見林」的狀態。

        那要如何才能「明白每一個小段落」,又能「掌握整卷經卷的脈絡與主題」?當我們細讀整卷經卷後,再重頭很快的讀一次,而且,邊讀邊「反覆思想」,往往是讓我們能理解整卷經卷全貌的不二法門

在重讀的時候,該如何反覆思想?


首先,可以將5W的方法應用進來。重頭讀的時候,通常可以先問自己,每一段落或每一章裡,描寫了哪些人物(Who),這些人物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下(When and Where)做了哪些事情(What: Main event),以及為什麼(Why)這些主要的人物要做這些事?


以約翰福音的第一章為到,這一章描述了兩個主角,首先是起初創造天地的神,以及為耶穌基督做見證的施洗約翰,就時空背景而言,則是從神起初創造天地開始,寫到神道了肉身來到世上這個時間點。所描述的重點包括有:神道成了肉身來到世上,以及施洗約翰講論基督耶穌的身分(施洗約翰說,基督耶穌是神的羔羊)。但是為什麼作者需要鋪陳這些事呢?

有時候,我們只讀一小段,不一定能馬上明白這個段落在整卷經卷裡的意義是什麼,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再利用一個方法來幫助自己。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將這個方法稱為「向作者提問(或是所謂的詰問作者)」。

因為,我們不明白為什麼作者在第一章的時候需要鋪陳這些訊息,所以,我們可以先往後快讀,這時候,我們可能會發現,第二章19節所提到的耶穌基督將自己比喻成聖殿。這個訊息,應該是要和第一章的「耶穌基督是神的羔羊」有關。尤其是21節特別說明,耶穌是以他的身體為殿
我們都知道,舊約裡,通常是祭司將羔羊的身體獻上為百姓贖罪。在約翰福音裡,創造宇宙萬有的神,親自道成肉身,親自要成為神的羔羊,而且耶穌基督也親口告訴人們,他的身體會被拆毀,但是,全能的神能在三日以內將重新建立。

當我們練習重新讀,並邊讀邊利用這兩個方法反覆思想,我們就會慢慢的理解,前兩章的主要訊息,是要讓我們明白,主耶穌基督救恩的計劃,從起初神創造天地,到道成了肉身,並要藉著這肉身得勝死亡的計劃。短短的兩章,道盡了神奇妙的大能。

也正因為這救恩的計劃,所以,接下來,主耶穌基督跟尼哥底母(兩個主角)論重生(Main idea)。清楚的告訴我們,若要能進永生的天國,就要從水和聖靈重生。同樣的,也因為這樣的計劃,所以,主耶穌和撒馬利亞婦人談論聖靈如活水的江河;同樣的,也因為救恩的計劃,主耶穌基督藉由和法利賽人談道,說明了安息日的核心精神;同樣的,主耶穌基督藉著和門徒最後的晚餐,設立了聖餐禮與洗腳禮

親愛的孩子,「反覆思想」,真的是我們讀經之後,能否真正明白永生之道的核心。所以,切務要記得,讀經不是例行性的家庭活動。讀經是要讓我們能像提摩太一樣,能因為明白聖經而有得救的智慧。當我們先盡自己的本分,用我們所會的方法不斷的反覆思想,慈愛的上主也必親自施恩帶領我們,用祂的聖靈親自教導我們明白祂的真理,使我們的生命因神的真理而更加豐盛。

共勉之。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幸福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

媽媽好久沒有在Blog上記錄我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很謝謝你們,在媽媽忙碌的生活中,對媽媽的體諒與幫助。
也很感謝神,讓媽媽在忙碌的生活中,仍能每天與你們相聚,也能一起在神的面前聚集,領受從神而來的生命之道。

語說有一天,我們仍然如常的在晚間到教會聚會。去聚會的路上,妹妹也總是如常的和我們分享她們級任老師的「妙語錄」。

是這麼開場的:
妹妹 :「媽媽,你知道我們老師今天問我們班什麼事嗎?」
媽媽:「不知道啊,你們老師今天有什麼驚人之語?」
妹妹:「我們老師要大家猜,誰是五年甲班最幸福的人?」
妹妹:「媽媽你猜答案是誰?」
媽媽:「這得好好來想一下」
妹妹:「我公佈答案好了,是某某某」
這時,一直沒有答話的哥哥說話了,
哥哥: 「我以為你們老師應該是要說你呢,你應該是你們班上最幸福的人」。
妹妹:「是啊,我也覺得應該是我。不過,你知道的,我們老師的標準常常很奇怪」。
媽媽:「你們覺得自己是班上很幸福的人?」
哥哥和妹妹:「是啊!」

親愛的孩子們,這是個很簡單的對話,但是一直記在媽媽的心裡。
聽見你們覺得自己幸福,媽媽也覺得很放心。一方面是,這陣子,媽媽和爸爸其實比以前比忙碌,能陪你們的時間較少,因此,你們得更獨立,例如,需要自己搭車去上鋼琴課;或是也需要你們分擔更多的家事。然而,在這樣的過程中,你們仍然覺得自己幸福,的確讓媽媽覺得很欣慰。

親愛的孩子,從你們的對話,媽媽猜想,你們或多或少明白了一件事,生命幸福與否,真的不在乎家道是否豐富。而我們的幸福,是因為,在神的面前我們有滿足的喜樂。

深願慈愛的上主,繼續施恩帶領你們,讓你們能慢慢的體會,在神的手中,將有永遠的福樂。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約翰福音與其它三卷福音書

哈利路亞,親愛的孩子們 :

  這半個月以來,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感覺不是那麼的平安。在北非的利比亞,當地的人民正因政權動盪飽受戰火之苦 ;離我們不遠的日本,也有許多人正飽受地震、海嘯、與核能輻射的苦。聽見這些事,總是讓我們覺得心傷,因為他們所經歷的是人間至深的痛。台灣暫時是平安的,但是,其實沒有人知道明天將如何,就好像上星期五晚上聚會時,傳道和我們分享的,這些事除了讓我們同感哀傷,也讓我們再次思想,若是我們屬世的生命也可能在突發的災難中結束,在結束前的那一刻,我們是否能像司提反一樣,安然的呼求主,求主接收我們的靈魂。這陣子我們正在讀的約翰福音其實也很能讓我們學習如何從追求日光之下的必朽壞的食物,改變成為那日光之上的永生勞力。

  說到約翰福音,我們從第一章一路讀下來,有沒有發現,老約翰在這裡所記載的事蹟,和前面三卷福音書有相當大的不同。例如,老約翰沒有提到耶穌受洗後在曠野禁食四十天的事,也沒有提醫彼得岳母的神蹟,反倒是說了一件迦拿變水為酒的神蹟,以及與尼哥底母論重生的事。我們其實知道,老約翰一定也看過路加福音裡所記載的那些神蹟,而且以老約翰和主耶穌的關係,老約翰一定也知道耶穌在曠野禁食四十天,以及所謂的登山寶訓的事蹟。可是,為什麼,老約翰所記載下來的「耶穌行傳」是如此不同於馬太、馬可、和路加的「耶穌行傳」?
  事實上,從老約翰所描寫的這些事,媽媽猜想必然和老約翰寫這卷書信的目的有關。就如你們在寫作文一樣,每個作者在下筆的時候,都會有他想要傳達的主旨。以老約翰來說,我們從約翰福音的脈絡來看,大概可以猜得出,老約翰希望世人能因著這卷書信,得以明白,「主耶穌基督所帶給我們的是真正的光,在這光中不再有黑暗,在這光中,我們得以領受那從天上來的生命的糧,得以有永遠滿足的喜樂與平安」。

  在這樣的脈絡下,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想想,那到底迦拿變水為酒的意義是什麼?以及這事為什麼能顯出他的榮耀?同樣的,在幾乎沒有描述醫病趕鬼的前言中,為什麼約翰告訴我們神為自己的殿心裡焦急?

  在這我們目前讀到的第六章之前,其實,我們可以發現,老約翰真是用心良苦的將主耶穌基督當時在世所論述過的永生的生命之道按步就班的陳述出來。這一路讀下來,親愛的孩子們,你們是否被老約翰所描述的這永生的救恩感動?

  夜已深,剩的媽媽再找時間補上來。願你們平安!!

深愛你們的媽媽留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施洗約翰的見證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約翰福音第一章的第二個段落描寫的是施洗約翰的見證。

事情發生的經過是這樣的,有一天,大家從耶路撒冷差了祭司和利未人來到猶太的曠野找施洗約翰,為得是要問清楚約翰到底是誰? 大家當然都知道他的名字叫約翰約翰的爸爸撒加利亞其實也是祭司,所以,他們其實知道約翰的家人是誰,以及約翰當年出生的故事。路加福音1:66節這麼記載:「凡聽見的人都將這事放在心裡說,這個孩子將來怎麼樣呢,因為有主與他同在」。既然大家對約翰並不陌生,那又是為什麼如此大費周章的來問約翰,他是誰?

從約翰的回答,媽媽想,當時也許是有人猜測約約翰可能就是彌賽亞,但是,應該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正因為眾人的看法不一致,大家就想,與其爭執不下,還不如直接問約翰吧。所以,當人們問約翰說你是誰,約翰就說,我跟你們明說吧,我不是基督。我是以賽亞先知所說的,乃是為主預備道路的那個人。

700多年前,先知以賽亞就預言,在基督耶穌來到世上之前,會先有一個人來為基督耶穌預備道路。當施洗約翰親口告訴眾人這個消息時,眾人的心情會是如何?更歡喜的等候彌賽亞的到來嗎?因為,既然施洗約翰已經來了,那彌賽亞必然是不遠了。從聖經上我們看不出當時眾人的心情。

隔天,當約翰看見耶穌。約翰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這句話,就媽媽目前的理解,只有出現在約翰福音裡。而這句話,也正是神為我們世人所預備的最大救恩。其實也是神整個救恩經綸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舊約裡,每年總有一隻羔羊為百姓贖罪。而今,聖潔無瑕的神,親自道成肉身為眾人將自己一次獻上,好除掉世人的罪。就好像保羅說的,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神就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明顯了。

親愛的孩子,施洗約翰當年的見證,約翰福音的作者將它清楚的寫下來,為得就是要我們能明白,這創造宇宙萬有的神,為了讓我們能有神兒女的權柄,祂親自承擔我們的罪,將自己一次獻上,使我們能重新被造,不論是屬靈的生命或是我們的肉體,都將因此能從死裡復活。

所以,親愛的孩子,總是要記得,要反覆思想約翰福音起頭所描寫的這至為寶貴的救恩。我們一生中,最大的盼望就是能在神末次號筒吹響的時候,能從死裡復活,本來是必朽壞的身體將要成為不朽壞的身體。深願慈愛的上主,保守我們,使我們能將約翰所說的見證,確確實實的存在我們心裡,至到進永生的天國。

愛你們的媽媽

道成了肉身(約1:14)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一轉眼時序又進入初春,在南部的我們已可以從空氣中聞到春天的氣息。寒假結束時,我們家庭讀經的進度正好讀完創世記。開學後,我們就開始讀「約翰福音」。

為什麼讀約翰福音呢?
首先,它和創世記一樣都清楚明白的點出這世界都是神所造。而且,它更進一步說明了神救恩的經綸。怎麼說呢?約翰福音1章1節:「太初有道,道就是神…,萬物都是藉著他造的」這段記載算是創世記第一章的摘要重點,然後,1:4~14,算是作者將神從創世以來,整個救恩的經綸摘要出來(「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凡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


其次,則是因為你們自小常讀的是馬太、馬可和路加三卷對觀福音。至目前為止,你們還沒有細讀過約翰福音。於是媽媽想,以你們現在的年紀,是可以開始慢慢學習領受約翰福音裡豐富的恩典了。

感謝神,在神的眷顧保守中,開學後的你們並沒有因為功課忙碌停止我們的家庭讀經。深願神保守我們,讓我們總是能在生活中「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我們的神」。

1章1:18節是我們的第一段讀經進度。
這段初讀,妹妹說,讀起來有點像繞口令。哥哥則有點不懂,為什麼15節裡,施洗約翰會說那本來在以後的反成了在我以前,因他本來就在我以前。

的確,前面的這18節,文字都不難,但是讀的時候頭腦可忙得很,得很清楚的釐清到底是在講施洗約翰還是在說基督耶穌。然後,還要能慢慢的消化一些概念,例如,為什麼第4節會說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本來如果只讀第4節的上半部份,我們也許會直接解讀成,神就是賜人生命氣息的神,所以,這裡說的生命在他裡頭,指的意思應該是神讓我們能活著,能呼吸,能思考…,但是,當我們讀到第4節的下半句後,就會發現,嗯,好像不完全只有指活著的肉體生命。因為,作者後來有繼續說明,這生命是人的光,能照在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生在世上的人,就是我們剛剛說的,能活著能動的人。

所以囉,起頭18節的文字是不難,但裡面所談論的救恩卻值得我們不斷的反覆思想。

至於15節為什麼說本來在後卻實際是在前。則是作者清楚的從施洗約翰的見證,向我們後世的人說明,父與子原為一。因為,父本來就是自有永有的神了,是在施洗約翰降生之前就已存在,道成了肉身來到世上的時間乍看是比施洗約翰來得慢,但是,施洗約翰很清楚的知道,道成了肉身來到世上的時間雖然比他晚,但是,其實,神本來就在的。

短短的18節,我們花了三個晚上慢慢的反覆思想。年幼如你們,對於這極為美好的救恩也許還有一點點的模糊,但是,只要我們立定心志,求明白神的事。那麼,慈愛的上主也必慢慢引導你們,照著你們所能領受的慢慢堅立你們。使你們能與救恩有份。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約瑟的彩衣與細麻衣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媽媽一向很喜歡寒暑假,因為,寒暑假的時候我們總是能有更多的時間親近神。而這個寒假,因為神的恩典,我們也能每天一起到教會參加早禱會。這是何等美好的恩典,能在早晨的禱告中向神陳明我們的心意,並在禱告中儆醒預備自己成為神眼中聖潔無暇疪的兒女,深願這樣美好的恩典,能時刻在你們的生命之中,使你們的靈性更加美好。

這陣子,我們的讀經進度已從雅各的一生進到約瑟的一生。

每當提起約瑟,你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約瑟的彩衣。因為宗教教育的共習課,總是少不了讓你們做件彩衣穿在身上。當幼稚班時,當你們穿上親手做的小彩衣時,你們那歡喜的表情,媽媽至今仍然歷歷在目。到了幼年班或是少年班的你們,共習課能做出來的彩衣,似乎就不那麼吸引你們了。這時候,約瑟的彩衣,在你們的心中代表了什麼呢?

你們開始會想像,當年約瑟的那件彩衣必然是極為貴重的,要不,哥哥們怎麼會因此心生嫉妒?你們也會問,為什麼雅各要這麼偏心呢?若雅各能好好的愛每個孩子,不是就能讓兄弟和睦同居嗎?

的確是有這些可能。這美麗並極其貴重的彩衣,是雅各對約瑟相深的愛,這愛,其實沒有帶給約瑟太多的歡樂,相反的,這愛帶給了約瑟許多的苦楚。在苦難中的約瑟,不知道是否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悵惆的想著,也許當年沒有那件彩衣,他就不用被賣為奴,當然更不用被下在監牢。不過,當約瑟與弟兄相認後,約瑟其實是明白,過去的這些苦,乃是為了要保全一家人的性命(創45:5)。
只是,在13年苦難的歲月中,約瑟還不明白這苦原是有神美好的旨意之前,約瑟和神的關係是什麼?
從聖經裡的記載,我們很清楚的看到,約瑟在那極大的苦難中,雖不明白神為何讓他遭遇到這麼大的苦,但他總是立定心志榮耀神,當他在波提乏家中,他盡心的工作;當他被下在監牢裡,他也盡心的工作,所以,聖經總是說「因為神與他同在,所以,神就使他在主人面前蒙恩」。

親愛的孩子,初為奴的約瑟,認真工作,並讓人看出神與他同在。已是相當難得,因為原是家中最受父親竉愛的約瑟,竟能忍得住為奴的生活。但是,在這樣盡心的生活裡,卻為了堅持不能做得罪神的事,卻被下在監牢裡,若換成是我們,也許能忍住不出口埋怨神,但再要像約瑟那樣盡力的服事人,恐怕已遠遠超過我們所能承擔的極限了。

13年苦難的歲月,在苦盡甘來的時候,約瑟對法老說,解夢不在乎我,神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這13年,神其實從來沒有出聲安慰過約瑟,然而,當約瑟站在法老王的面前,他回答法老王的第一句話,就是在法老的面前尊榮神。

親愛的孩子,在苦難中的約瑟,從來沒有忘記要尊榮神。所以,神也必尊榮他。
穿上細麻衣的約瑟,那一刻必是百感交集,因為,他一生的大起大落幾乎都和衣裳有關,是那曾經美麗的彩衣,再拿到父親面前時,已是苦難的血衣。為了不得罪神而捨棄的外衣,卻成了在波提乏面前誣告約瑟的證物。

啟示錄有一段話這麼寫著:「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

約瑟的細麻衣,乍看似乎是一個偶然的結局,因為,他只是幫國王解夢,就領受了那比彩衣更加貴重的細麻衣。若我們再細數約瑟苦難的歲月,我們就能體會約瑟的細麻衣,其實不是平空得到的,那美麗的細麻衣,其實是約瑟在苦難中一步一步編織出來的。

親愛的孩子,我們的一生,大概不會像約瑟這麼苦。但是,總要記得,在世上的每一天,也要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一步一步的編織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細麻衣,那麼等主再來時,我們才能領受那至為美好的永生福份。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神賜名以色列(創32:28)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這陣子我們讀的是創世記裡所記載的雅各。
從25章,雅各在母腹中緊抓住哥哥的腳跟開始,一路讀來,已經來到創世紀32章了。在創世記25章裡,形容雅各是個「為人安靜」的人。然而,在32章,這個「為人安靜」,且高齡97歲的雅各,居然頗有興緻的和人摔跤「直到黎明」。而且,我們顯然不能小覷已近一百歲的雅各,因為,那來和雅各摔跤的人知道自己勝不過雅各。所以在黎明之時,那人只好跟雅各說:「容我去罷」。

每次讀這段,媽媽總是會想,97歲的人怎麼還會如此好鬥呢?更何況是個「素來為人安靜」的人。而且,這個得勝的雅各,還對那人說,「若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從32章的記載,一個可能的推測是,雅各應該是一開始就知道這個夜間來到雅博渡口的這人不是世上的凡人。而為人素來安靜的雅各,照著聖經的記載,其實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相當看重從神而來的福氣。所以,當哥哥跟他要紅豆湯的時候,雅各脫口而出的是,請哥哥把長子的名分賣給他。同樣的,在這個雅博渡口,剛與人摔跤完的雅各,脫口而出的是要天使為他祝福。97歲的雅各,早已不是20年前那個孑然一身的雅各了,以世人的眼光,雅各是個富足的人了。可是,他仍然要天使為他祝福,顯然他要的是從神而來的福氣。

於是那人說,你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與人較力都得勝了。

以色列這名字,是神給他的祝福。

這人為他祝福了,雅各卻仍然沒有放手,沒有讓那人離開。

雅各接著問,請將你的名告訴我

親愛的孩子,曾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顯現的神,從來不曾將神的名告訴他們,亞伯拉罕和以撒也不曾問過向他們顯現的神,請神將神的名告訴他們。

可是雅各問了,在剛得勝也得到神的祝福的時候,雅各迫不及待的趁勢追問。雖然,神並沒有回答雅各,但是,卻也讓我們看見,雅各真得是全心全意的看重從神而來的福分。因為,若不是雅各曾在心裡思想過,神的名到底為何,那麼,在雅博渡口,剛得勝的雅各不太可能會追問神的名。

親愛的孩子,雅各真得是值得我們效法的好榜樣。尤其是,他在信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他在母腹中,神就說了,大的要服事小的。所以,他可能從小就開始思念這個應許的實現,當機會來了,哥哥來要紅豆湯了,他就主動的將這長子的名分買了過來。當他認為的天使來了,他認真的與天使摔跤,為要得那天上來的祝福。當那人說,你與神較力得勝了,雅各說,要將你的名告訴我。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要耐心等候神的應許,但是,在信仰上,我們也可以效法雅各,要認真積極的把握每一次讓應許實現的機會。認真的為神,不斷的奔向更高之處。

與你們共勉。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在知識上漸漸更新(西3:10)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2011年了,先祝你們新的這一年,滿有神的恩眷,並能行在主的路上。
2011年的第一個安息日早上,傳道勉勵我們要「在知識上漸漸更新」。
親愛的孩子們,除了傳道那天和我們分享的內容之外,媽媽也想在這裡和你們分享一些想法。是值得我們一起努力的方向。

我們都感覺到了,現今的世代,變得相當有彈性,很多事情的界限變得不是那麼的明顯。例如,男女之間的界限,以前在台灣,我們幾乎不會看到男孩子留長髮或是戴耳環。現在,男孩子愛怎麼打扮,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這樣的變化,以人際互動的角度來看,的確是沒有什麼對或錯的界限了。這樣的變化,以學界來看,稱得上是一種「知識」的更新,因為,人們從過去的「性別刻板印象」,進步到「能彼此尊重包容」的新知識了

這些世界上的「知識」更新,多多少少也影響到了我們和神的關係。
例如,在教會裡,當長輩們教導年輕一代到神的聖殿敬拜神時,該怎麼做的時候,
年輕的孩子們可能會說,時代已經改變了,一定需要那麼保守嗎?
更何況,我們的心也是有尊重神,而且我們這樣的行為真得也是沒有怎麼樣!

親愛的孩子們,世界上的「知識」或是「潮流」,看起來似乎是一直在更新,而且,是朝著更尊重人(或是所謂的更體貼人意)的方向更新。那麼,在這樣的世代中,我們到底該如何在神的道理中,能在屬神的知識上漸漸更新呢?

首先,一定要記得主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裡是這麼教導我們的,在末後審判的時候,不是照著我們個人的良心,乃是照著神的道(約12:48)。
這是什麼意思呢,以現在的世界來說,世上的知識,代表的是世上的人現在的良心,世人的行為,是照著世人所想出來的標準而行,這些標準就成了世人的良心,也成了世人判斷自己行為是否合宜的標準。
一般來說,世上的人,彼此在討論行為是否合宜時,通常,都只能問自己是否能心安,就是問自己到底有沒有憑著良心做事。
那我們呢?我們的行為標準是什麼?
已經蒙神寶血救贖的我們,當然不再是憑著良心行事,我們乃是要以神的道為行事的標準,因為,神是要照著祂的道來審判我們的行為。

因此,我們根本不能說,我們的某些行為,因為符合這個時代的良心,就也能適用在教會裡。例如,要不要在高中或國中求學的階段交男女朋友這件事,在媽媽讀高中的時候,這事在當時的社會風俗裡並不是件好事,但是,在現在的世代,沒人會覺得怪了。這是世上的知識的變化。
但是在教會裡,我們要想的是,從神的眼中,神怎麼看待這件事。所以,不是我們在這事上沒有犯十誡就表示我們能接受這個世代的「觀念」。我們要想的,應該還是以神的道來看,當我們在高中或國中時和異性交往,是否能讓我們在神面前坦然無懼的站立得住。親愛的孩子,當我們將眼目從世上的知識,調轉回神的道,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世上的知識的轉變,幾乎都沒辦法在神的面前站立得住。

也許,仍然會有同學問你們,在求學階段交往異性朋友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只要不犯罪,不也是有聽神的道了嗎?有需要這麼保守嗎?

親愛的孩子,你們現在都還沒遇到這樣的挑戰,也沒有同學質疑你們。
但是,這個世代的人,總是喜歡人們和他們一起去行他們眼中看為正的事,
所以,媽媽還是先在這邊先教教你們該怎麼去面對這種可能的試探。

親愛的孩子,一定要記得,我們一生乃是為主而活,
凡我們所做的任何事,都當為榮耀神而行。
就像保羅說的,他連吃東西或喝個水都要能榮耀神,
我們當然也是如此。
從世人眼中的新知或新觀念的標準,神所給我們的道顯得有些一成不變。然而,為了讓世人從我們身上看見神的榮耀,我們所有的行動,都只要記得求問神,是否能得神的喜悅。所以,我們不是只求不犯最低的標準。相反的,我們的信仰是積極而且有力量的信仰,我們靠著厚賜人智慧的神,我們滿有力量行出神純全旨意所願我們行的。

因為,要時刻察驗主所喜悅的旨意,所以,我們在屬神的知識上,就一定要漸漸更新,如此,才能抵擋得住世上的「潮流或觀念」。

以此和你們共勉

愛你們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