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從「植物獲得養份的方式」談完整的閱讀策略

親愛的克涵、默箴:
上完「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後,我們其實仍然繼續生物課本的單元,剛好2-4到3-2的這幾個單元,其知識內容和知識概念間的關係相對單純。媽媽也就慢慢的把我們的學習時間,從媽媽引導及講授的型態,逐漸的帶著你們朝向,善用閱讀策略以有效從文本學習知識的方向。

閱讀策略相當多樣,除了媽媽之前在Blog裡提過的一些方法,我們這次嘗試的是更全面性的方式。相關的方式,媽媽在3-3這個單元有示範給你們看。

媽媽在這邊先把我們目前用的方法整理下來,因為,這會是你們再來幾個單元會用到的方法。

媽媽看你們3-4已經做的不錯,不過,我們還要再找時間進一步學習,自我提問時,問題的層次。所謂的問題層次,媽媽先透露一些些。一般來說,問題的層次,可以大分為,文本裡本來就有寫,然後,我們就直接挖空一些資料後,問自己挖掉的那些訊息是什麼。一般來說,我們稱這樣的問題是「文本層次」的問題。當我們掌握文本層次的問題之後,就要繼續問更進階的問題,就是文本沒有明白說,但是還是和文本內容有關的問題,我們稱這樣的問題為「詮釋理解層次」的問題,如果以3-3為例,你們想想,可以怎麼出這樣的問題?

先想想,然後,我們下次上課就可以討論討論。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上課時間:
2011/09/26 上午10:00~12:00

這星期二媽媽得去彰化開會,剛好爸爸今天早上有行程。於是,星期一上午的人文課就和我們原訂的星期二下午的自然課調課了。

今天的自然課,你們的上課態度有明顯的進步。顯然你們有把爸爸上星期和你們聊的「自學精神」的話聽進去。親愛的孩子們,要得勝自己「體貼肉體」的習慣,其實是最不容易的事。但是,看著你們願意練習「得勝自己」,真的很值得肯定。深願你們能繼續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神,繼續前行,能總是勝了又勝。

話說我們今天的課程,我們今天的主題是「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單就課文來說,這個單元並不複雜,課本給的圖也很清楚。你們邊讀就邊做了筆記,感謝神,你們的筆記內容是愈來愈有樣子囉!!
媽媽鼓勵你們,以後,做完筆記,還可以給自己簡單卻是核心的提問,例如,課本所提到的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有哪兩種?是什麼原因讓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進出方式?當然,也總是要記得問自己,為什麼需要學這個單元。

對於上述問題的答案,若從課本上的文字,大概只有第一題有答案。分別是「擴散作用」與「滲透作用」。至於第二個問題,課本裡沒有直接寫出來,不過可以推論得出來,應該是和物質的分子大小有關。所以,為什麼媽媽要你們常常提問,單單整理課本的文字,將文字分出概念的結構,常常不足以呈現這個概念的完整性。只有透過有意義的提問,才能看出隱藏在文字之後的重要概念。

至於為什麼需要學這個單元?就好像上回媽媽說過的,所有的概念都是Whole picture裡的一個小node,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其實和後面要學到的「養份的吸收」以及「生物的運輸作用」會有關。因此,每當我們讀完一個小單元,總是要記得讓自己「反覆思想」這個學科的全貌,以及這個小單元在這個全貌中所扮演的角色。

除了讀課文,我們也另外讀了兩篇從網路上查到的資料。這兩篇資料都和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所發現的「水通道概念」有關。

以國一的生物課本的內容而言,課本是告訴我們,水是以滲透作用的方式進出細胞膜,然而,從我們另外讀的這兩篇資料,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其實細胞膜上有特殊的水通道,只讓水分子通過。同樣的,也有很挑剔的「離子通道」讓其它的離子通過。

所以,嚴格來說,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可能不能是課本上的那兩個答案,最少應該要擴充為三個,首先是擴散作用、其次是滲透作用、第三是特殊通道的進出。而網路上所下載的這兩篇文章,都是國內的學者寫的,寫得都很好。我們下堂課可以繼續討論。

愛你們的媽媽

生物小考與討論

上課時間:
2011/09/23 下午1:00~3:00

親愛的孩子,
細胞的構造在上星期二,就是9月20日已告一個段落。9月23日下午的課,我們先考了小考。感謝神,你們學得不錯。基本的概念都掌握得很好,非選擇題的部份也答得不錯。妹妹尤其是不容易,以小六的程度,挑戰了國一的生物。表現也和哥哥不相上下,真的是要很感謝神,感謝神給了你對文字掌握的能力。因為,你有對文字掌握的恩賜,所以,你可以跟上國一的進度。真的是很恭禧妹妹。哥哥的表現也很亮眼,你在非選擇題上的表現,的確已突破了過去一遇到文字題,就漫不經心的樣式。這樣的進步,真的是不容易,深願你繼續靠著神的恩慈,一步一步的得勝自己,使你能將神所給你的恩賜盡力的展現出來。

寫完了小考後,我們星期五剩下的時間,先從你們小考的非選擇題,討論了做筆記與事後整理消化的技巧。這部份媽媽覺得是「獨立學習」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好的學習,就是要能盡可能的監控自己的學習狀態。隨時很挑剔的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已經對這些概念熟悉,同時也要挑戰自己對知識的熱情。

例如,我們提到了最近新聞中的一個案例,就是「卡哈細胞增生症」這個罕見病的社會案例。媽媽鼓勵你們去想,你所學到的細胞構造的概念,能不能幫助你對這個新聞中所呈現的案例,有更深入的思考。例如,我們可以思考,醫生們是從細胞的哪一個構造,檢驗出卡哈細胞增生症的病理現象。是你們讀到的細胞核還是細胞質?

在這個討論的過程中,哥哥問:「那為什麼不讓這個病人安樂死?因為,病人現在真的是活著比死還痛苦」。這樣的問題,其實也是所有的生理學家或是醫生都會面對的倫理議題。尤其是病人的家根本已無力負擔如此龐大的醫藥費。

就外顯的條件而言,我們真的會忍不住思想,安樂死會不會是對這些罕見病病患的一種解脫。但是,就生命的議題而言,這涉及了殺人的議題。大部份的國家都不允許安樂死。以聖經的真理而言,也不同意病人選擇安樂死。而醫藥費的負擔那其實又是另一個社會倫理的議題。這些議題,值得我們探討了解。我們再另外找時間讀讀相關的課外書。

討論完小考的題目後,時間所剩不多。原本的進度,「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就留待下次上課囉!!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生物體的組成(二)

上課時間:
2011年9月20日下午1:00~3:00

主要重點:
1)細胞的構造
2)課外閱讀心得報告
3)學習策略_主動檢視自己所學習過的內容

時序入秋,在漸有秋意的涼爽秋日,我們在神所賜的美好日光之下,繼續我們對生命體的生命機轉的學習。

責任的歸屬:
今天的課開始之前,我們一起討論了「責任的歸屬」。思考了「心裡的聲音」。這件事的起因是中午的午休時間結束時,爸爸問你們,不是說好一天只玩30分鐘的iPad嗎?哥哥馬上說,唉呀,這是因為我沒有辦法設鬧鐘所以就玩過頭了。妹妹則是沉默以對。媽媽在旁邊看了你們三人的對話。媽媽的心裡一開始也和爸爸一樣,覺得有一點生氣。於是在上課之後,媽媽覺得是該陪你們一起來看看你們內在的心理聲音。
讓我們來想想,我們的始祖亞當,神問他,亞當啊,你是不是吃了我吩咐你不能吃的善惡果啊。這問題,其實,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了,對不?  結果亞當怎麼說? 讀過創世記的你們異口同聲的說,亞當不夠勇敢啦,他把責任推給夏娃。 是啊,我們一眼就看出亞當不敢自己承擔自己的選擇。所以,他跟神說,都是你創造的那個女人給我吃的…

感謝神,你們也聽出亞當與神的對話,其實和你們今天跟爸爸的對話很像。爸爸也是問你們,不是說好30分鐘的嗎?你們選擇的也是不直接就問題回答,你們選擇的也是先找外面的事物來幫忙扛責任。其實,大多數的人遇到相似的事情,都是採取請外面的事物來承擔責任的方式。今天,我們既然知道亞當那樣不夠勇敢,那我們就一起靠著神幫助我們,讓我們下次再遇到類似的狀況時,能靠著神所給我們的力量, 能勇敢的說,對不起,是我們沒有注意到時間,下次,我們可以怎麼提醒自己…

所以,親愛的孩子,人偶爾總是會被過犯所勝。但是,我們是靠著神在這世上過著得勝有餘的生活。既是要得勝,首先,一定要先勝過自己的習慣,尤其是這種將責任外推的習慣。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都能靠著那賞賜人豐盛屬靈力量的神,幫助我們,使我們勝了又勝。

回顧: writing and thinking
在開始今天的正課之前,媽媽先請你們對上星期四的課進行回顧,並寫下你所理解的重點。在這個過程中,妹妹很明顯的已經能用文字描繪出主要的重點。哥哥則是過去慣有的風格,只有非常少的字描述了上一課的內容。這部份,也許是和每個人對文字的掌握度有關,媽媽會建議哥哥繼續挑戰自己的文字能力,例如,可以先寫下幾個關鍵字的重點,然後,再從這些重點慢慢的描繪出這些重點的內涵。妹妹的部份,媽媽則是建議,可以從現有習慣的單點式的描述,慢慢的進入更具有文字脈絡的段落式描述。
媽媽之所以,常常要你們寫下自己所學習的內容,最核心的思想是,藉由writing,我們可以檢視自己對所學過的概念是否熟悉,所以,在書寫的過程,若發現對某些概念不熟悉,其實很好,我們就可以做個記號,然後,提醒自己再把這些資料找出來重讀一次,藉由這樣的反覆檢驗,我們就有機會能將所閱讀的新內容,真正的內化成我們自己的知識。

Reading and Presentation
寫完了上一課的回顧,我們先花了一些時間聽哥哥和我們分享科學人的文章。這部份,媽媽會希望可以持續進行,一方面是科學人這本期刊的確提供了我們許多有趣的科學發現,這些資料會是我們未來學習自然科學的重要背景知識。另一方面,則是媽媽希望藉此讓你們練習科學文章的閱讀策略,科學人的文章因為夠長,知識結構也清晰,算是相當好的練習文本。在此同時,媽媽也盼望藉由這樣的分享過程,讓你們練習能清楚的將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別人,就是媽媽在工作上常需要用到的技巧,How to do a good presentation.

今天哥哥分享的是「赤道降雨道北移」對環境的影響。這次的報告,哥哥做得不錯,首先,哥哥是站起來面對我們解說,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為這樣的高度,能幫助報告的人掌握聽眾的表情,可以從聽眾的表情來判斷聽眾是否有理解自己所報告的內容。

接下來,哥哥先介紹了什麼是赤道降雨帶北移,接下來哥哥說明了赤道降雨帶北移會帶來什麼影響,最後,哥哥也介紹了,科學家是利用水藻這個工具來推算出過去數百年來的降雨量分配情形。

整體來說,哥哥有掌握了整篇文章的主要架構。這是相當值得肯定的學習成果。媽媽給你的建議是,下次,在報告開始之前,可以先給聽眾一個outline,例如,先讓聽眾知道你今天要報告的內容重點會有哪些部份。然後,再慢慢的依照你給聽眾的outline慢慢的說明。因為,上一段媽媽幫你記錄下來的報告重點,其實是媽媽聽完後消化出來的,但是,媽媽畢竟是「高階聽眾」所以,我能消化出來。對妹妹來說,因為沒有outline,媽媽可以感覺得到,妹妹就不能消化了。所以囉,下回要報告的時候,也要記得先預想一下你的聽眾是誰,為你的聽眾設身處地想一下,怎麼樣的報告方式,會讓聽眾有更好的理解因為,唯有聽者有好的理解,才能和報告者有更多的互動囉!!

細胞的構造
好囉,那就讓我們繼續細胞構造的內容了。這部份,我們上一課其實已經有概略式的讀過,今天則是要很紮實的學習細胞的構造。所謂的紮實,媽媽的意思就是要很認真的把細胞構造的相關概念都很精準的學習下來。




大體上來說,所有的學習內容,都會有一些是屬於「蹲馬步式」的學習成份。例如,英文裡的背單字,鋼琴裡的音階練習,國語課裡的生字抄寫等等。這些內容,通常都需要反覆不斷的練習,然後,最後能「倒背如流」,最好,就是能進到「自動化」的階段,例如現在對你們來說,寫國字幾乎是自然而然就發生的,不再需要特別的腦力來提取。



一般來說,死背當然是個好方法。不過,在背誦的過程中,若能再加上「理解」來降低自己背誦的負荷量,那麼就是個聰明的學習者,因為,通常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以學英文單字來說好了,先背preview,也同時理解pre這個字首的意義,之後,遇到prepare這個新的生字,就可以用pre這個字首來降低新生字的記憶負荷。



同樣的道理,我們現在要來學「細胞的構造」。那該怎麼背下來呢?

首先,邊讀邊設定自己是要立即小考,是一個好方法。也就是說,讀完後,就把課本蓋起來,自己考自己囉!!



那要怎麼善用理解呢?

以細胞這個單元,可能沒有像英文單字那種規則可用。

不過,有一個方法你們倒是可以試試看,就是所謂的SERT(Self Explanation Reading Training)。這個意思是,讀的時候,就一邊自己解釋給自己聽,解釋完後,就告訴自己怎麼背下來。



另一個方法則是我們用過的畫概念構圖。



今天的課,還沒有時間好好的練習這兩個方法。等9月23日上課時,我們再來試試看。



加油囉!!

媽媽可以預估,再來的每個單元,可能都會有很高的訊息量,我們要一起努力,能善用各種好方法,讓我們能不花太多時間,就能有好的學習效率!!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生物體的構造(一)

上課時間:
2011/09/16 下午2:00~4:00

主要重點:
1)細胞學說
2)學習技巧_Thinking the whole picture before the new unit
3)閱讀策略-推論與詰問作者

這節課開始,是要談「個別的生物體」了。在進到新的單元之前,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回想「生命的起源」和「生物圈」這兩個大單元。這麼做的目的,是要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將已經學過的知識,與即將要學的新單元,串連起來以形成一個Whole picture

Biology,是一門學科。國中生物算是所有人涉略「生物」的導論課。但是什麼是Biology?這門學科最主要關心的議題是什麼?媽媽國中和高中都上過生物,但是,媽媽當時並不知道「生物」這門學科的全貌到底為何?所以,媽媽想,也許我們可以先對這門學科的全貌有點掌握,再以這個全貌做為我們學習「生物」這個學科的鷹架。媽媽背後的想法是,每一個新學習的單元,不可能是憑空出現的,照理說,一定會和整個學科所感興趣的大主題有關。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在生物圈的未來這一本書裡,它看起來是在講生物圈裡的生態問題。但是,在第六章,作者提到了「細胞」與「生物倫理」的關係。作者的描述,就讓媽媽看到了,原來,「細胞」這個看似只是物種構成的基本單位,和生物多樣性的議題中仍然有關。也因此,可以幫助媽媽進一步思想,為什麼課本需要教我們了解「細胞」這個概念了。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今天的課程,就先一起想像了「生物」這門學科所想要探討的範圍。在我們的討論裡,我們將生物這個學科,先大分為兩類,首先是「生態系統這個巨觀的議題」,其次是「個別生命體維持生命現象的相關議題」。

有了這樣的大結構,我們一起讀了一上生物課本的目錄,媽媽希望藉由讀目錄這個動作,先讓你們對「個別生命體維持生命現象的相關議題」的子議題有一個whole picture的了解。這是媽媽自己讀書時習慣的方法,不一定是百分之百正確的方法,但是,總是要先練習過,才能有機會判斷這方法到底合不合用,對不?

有了第一節課的「Whole picture」的練習,接下來的第二節課,我們一起讀了生物課本的2-1,課本的內容主要描述細胞學說的由來,以及細胞的構造。

這一個單元,其實充滿了許多知識訊息,要理解這樣的文章,有意義的進行「推論」以確保自己真的有理解作者想表達的主要概念,以及不斷的問作者為什麼需要介紹這些概念,應該是很好的閱讀策略。

所謂有意義的推論,以課文來舉例,「虎克稱這些小格子為細胞。後來科學家陸續發現其它動、植物也都由細胞組成…」。這短短一句話,所謂的後來的科學家指的是誰?以及,為什麼後來的科學家發現了動、植物也都由細胞組成,會和細胞學說有關?當我們閱讀的時候,停下來想這些問題,將這些問題弄清楚,才能算是對課文有基本的理解。當然,有時候,光靠作者給我們的訊息,我們也推論不出來。還好,現在的google給了我們很大的方便,上網一google,這些問題就會解決。

至於詰問作者,同樣以課本為例,我們邊讀就要邊問,作者這樣鋪陳,他最主要想傳達的概念是什麼?或是,也可以問,能不能有更好的鋪陳方式?

媽媽今天分享的兩個方法,對你們可能有點陌生。這其實也很正常,閱讀策略也是需要學習,而且也是常常用才會熟悉。以今天的表現而言,媽媽覺得你們算是很不錯了,這個單元,我們還會繼續上個幾天,上課的時候,我們就將這些方法拿出來多用幾次,相信,以你們的領悟力,一定很快就會上手的。

愛你們的媽咪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生物圈(四)

上課時間:
2011/09/13
上午10:00~12:00

主要重點:
1)作業討論
2)學習方法_反覆思想與自我提問
3)課外閱讀_生物圈的未來第一章

這一堂課,算是我們生物圈這個單元的尾聲。利用上星期四給你們的學習單,我們一方面要復習「生物圈」與「生物多樣性」這兩個主要概念,同時,也要利用「族群、群集、及生態系」這三個概念,略略的涉略物種分類的概念,物種的分類,在生物課本的編排,是在一下的第五章才會提到。但是,因為我們已經談到了生物多樣性,所以,是可以略略的先有些概念。

上課一開始,妹妹先和我們分享了她閱讀科學人112期上的「超級雜草」一文的感受。這部份,妹妹做得不錯,所以她賺到了100points。很恭禧妹妹。進入正課之前,我們也從妹妹的分享,一起討論了為什麼科學人需要寫這篇文章。你們都提到了,因為,我們人類太喜歡用農藥了,所以,現在有超級厲害的雜草不怕農藥了。

這樣的想法和分享都很好,也很合理。媽媽只是要再提醒你們,如果,只是要分享這個概念,那應該是不會放進科學人的,因為,這樣的概念,大家早就熟悉了。所以,一定是有些什麼理由的,或是,這篇文章一定提到了些什麼我們還不太熟悉的概念。

要讀出這樣的概念,媽媽想,下次的上課,可以陪你們一起讀讀科學人,我們一起來發現,如何用好方法,讀出科學人的好味道。

先讓我們回到我們「生物圈」的這個學習單。

上星期的學習單,基本上不難,只要有用心就能完成。但是,因為是開放式的問題,哥哥和妹妹都有一個相同的困境,就是還不熟悉如何用自己的語言,為科學概念下清楚的界定。例如,媽媽請你們先找出課本和Wikipedia上針對生物圈所下定義的異同,然後,在此基礎之上,寫出你們對生物圈的定義。

找出異同,基本上比較沒有問題。但是在寫下自己的定義時,就不容易了。你們的回答都有不夠完整的現象。媽媽本來是想,藉由比較異同的過程,讓你們思考,生物圈這個定義,到底需要哪些條件才算合理?不過,媽媽想,媽媽的確沒有清楚的教你們這件事,就是在定義一個概念時,需要進一步思考,何謂合理且完整的定義。這部份,我們可以繼續練習,對媽媽來說,是教學上的練習,媽媽應該要練習將這個能力再拆解成更小的步驟,讓你們能逐步發展出完整的能力。對你們而言,則是要練習,不是死背任何一個資料來源給我們的答案,一個主動負責的學習者,應該是可以練習發現,不同的資料來源有哪些共同的概念,又有哪些差異,然後,由你們來判斷共同的概念,是不是就一定必要,差異的部份,又有哪些應該留下來,又有哪些可以去蕪存菁。而且,很重要的是,要判斷哪些概念該留,哪些概念可以合併或捨去,應該是經過合理思考過,且也要能提供一些例子來支持你的決定。

由於妹妹要修改的部份較少,所以,妹妹有一些空出來的時間,媽媽請妹妹先讀「生物圈的未來」第一章,這部份,要先謝謝秋華阿姨幫我們從成大的圖書館借了這本書。因為,只有一本,也剛好妹妹有空可以先讀,想來,這也許會是我們以後共讀科普書的一種方式。

這部份的閱讀,媽媽覺得妹妹掌握的很好,從妹妹事後寫下來的重點摘要,以及在閱讀過程中的討論和提問,都可以明確的看見妹妹的確是能透過「廣泛閱讀」學習新知識了。

哥哥的部份因為作業修改的時間較久,來不及在課堂上讀完,就等你囉,等你讀完,媽媽再幫你看看你掌握科普文章的能力發展得如何!!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生物圈(三)

上課時間
2011年9月8日上午11:00~12:00
學習領域:生物

主題: 生態系統與人文關懷

星期三的空白課程,媽媽請你們用「高美溼地」和「白海豚事件」為關鍵字,看看Google上出現哪些資料。這部份,你們都完成的很好,很能符合「自主學習」的精神。

今天一開始上課,我們就從這兩個主題,討論了「人類」與「生態系統」的概念。對於高美溼地,你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怎麼會有那麼多人總是不顧勸告的要到高美溼地做那麼多奇怪的事?你們很單純的認為,這些人實在是太沒有保育的概念了,只顧自己的私利,完全沒顧念溼地是何等寶貴的生態系統。

這部份,媽媽同意你們的看法,就是保育生態的概念在台灣仍有改善的空間。但是,在這過程中,我們也一起討論了另一種可能,就是當這些人已「生死交關」之際,是他們的生活所需迫求,還是那看不見的「生態浩劫」迫切?

同樣的主軸,也出現在白海豚事件的討論上。你們都對「白海豚會轉彎」的說法深感不以為然,你們也訝異高層官員怎麼也和市井小民一樣為了吃食之事破壞生態。是的,政府官員說出「白海豚會轉彎」這樣的論述,的確有欠周延,但是,如何幫助失業的居民能養家活口,顯然是政府官員的兩難。

從這樣的討論,媽媽試著讓你們聽見,生態學和社會學、經濟學其實是不能切割的。我們雖然沒有特別的課程來上所謂的「社會學或經濟學」,但是,從生態學的議題出發,我們一樣可以學習,如何從社會整體的層面,來思考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社會事件。

今天的這堂課,媽媽最想與你們分享的概念是,聖經裡說的「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保護地球上岌岌可危的生態系統,可說是普世共同的價值。但是,在這價值之下,我們也要對所在的人文結構有更謹慎的思維。今天的我們,從來不曾面臨過無飯可吃的窘境,所以,我們可以義正嚴辭的指責那些破壞溼地的無知小民。但是,我們也要記得想想,若這些人和我們一樣,能安安穩穩的在冷氣房裡享受著用iPad查詢資料的生活,他們還會去溼地捉魚嗎,同樣的,那些要政府為他們蓋工廠的百姓,若也和媽媽一樣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難道,他們還會想逼白海豚轉彎嗎?所以,當我們對這些破壞生態的人有所指責之前,一定要記得反問自己,我們可曾為他們設身處地想過他們的生存?我們可曾為他們的安身立命共盡一份心力?

神是愛,神愛人類也愛祂手所造的萬物。這世界的生態,已不復當年初被創造時的美好。這世界的人們,也早成了「專顧自己不愛別人」的奇怪物種。

而今,我們能有機會從科學的角度更加了解神所創造的奇妙生態,我們除了讚歎神創造的大能,也要記得以更謙卑的心來思考神所要我們努力的是什麼?

媽媽想,應當是存著「敬畏神的心,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先做好自己的學習,然後,照著神所給我們的彊界,在神所給我們的崗位上,愛人也愛神所給我們的美好生態」。

愛你們的媽媽

生物圈(二)

上課時間:
2011年9月6日下午1:00~3:00
學習領域:自然科學_生物篇
進度: 生物圈(二)
學習重點:
1)生物圈中的生物多樣性

學習策略:
1)Take notes
2)Thinking
生物多樣性(Web of life)


今天我們上課的主題是延續上星期五剛展開的「生物圈」。在上課之前,媽媽花了一些時間與你們一起討論「上課的態度與方法」。

為什麼需要討論上課的態度與方法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媽媽發現,這幾堂生物課上下來,你們上課的時候雖然都能認真的參與討論,但是,你們所提出的討論問題,有時候會有點只是隨興式的突發奇想,並不是真正的扣緊我們正在討論的主題。有時候,突發性奇想式的提問,當然是相當有意義的原創性的好問題。不過,恕媽媽說句真心話,我們目前的討論當中,還沒有真正出現過有原創性的好問題。面對這樣的現象,媽媽並不覺得是你們上課不夠努力,其實比較可能的原因是,你們過去的學習經驗並沒有機會讓你們練習好的「提問邏輯」,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你們練習好的「學習方法」。

所以,在今天上課的一開始,媽媽利用我們上星期所讀的「生物圈值多少」這篇文章,重新來談好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所謂好的學習態度,媽媽認為最主要的核心關鍵是,負責學習的人,應該要在學習的當下,就不斷的問自己,我目前所讀的內容,或是正在學習的內容,我是否已經理解作者所要傳達給我的主要概念了。所以,一篇文章讀完後,媽媽要你們練習問自己,這篇文章裡,有哪些內容可以回答作者所給的「題目」。例如,到底「生物圈」值多少錢?又作者有哪些方法來估算出「生物圈」的價值?又這些估算的方法,你是否都已明白?

有這樣的態度為前提,我們就能發展出相對應的好方法。以「生物圈值多少」這篇文章為例,因為,它的文章篇幅相當長,訊息量又多。為了幫助自己檢核讀完文章後到底掌握住多少重點,讀完後利用「反覆思想」再加上找出「文章結構」的概念構圖策略,就會有機會讓自己對這篇文章有更深的理解。

Take notes」,其實就是將上述方法具體實現的好點子。上課的時候,聽演講的時候,主動負責任的讀者或聽者,一定會「記筆記」的。一方面可以將聽到的重點或讀到的重點,立即反覆思想,同時也能立即將自己的問題或是反思寫下來,當你動筆寫下任何的點子,你的學習就開始只是被動的「接收」,慢慢的轉換成「主動的消化」。被動與主動只有一字之差,可是這一字之差,會讓你的學習品質,有天與地的差別。深願這個技巧,能成為你們學習路上的好幫手,使你們的學習更有意義。

今天的上課,除了聊「學習的態度與方法」,媽媽另一個重點則是要你們繼續練習善用網路上豐富的資料,來拓展自己的學習廣度與深度

為什麼不能只讀課本?為什麼還需要找其它的學習材料來拓展學習的廣度與深度?

那是因為,科學知識是不斷更新的,所有的科學概念都是暫時為真。許許多多的科學家,為了窮究真理,不斷的進行研究,這些不斷更新的知識,有些來不及寫進課本裡。還好,現在的網路世界提供給我們相當豐富的學習資源,因此,學會主動的從網路上建立自己的知識素養,必然是現代學習者的基本素養。

那麼何謂學習的廣度?可以是指學習者利用一個關鍵字,找到與這個關鍵字有關的相關知識,例如,用「生物圈」這三個字google一下,就會發現「蓋婭生物圈」、「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這幾個關鍵詞不斷出現。由這幾個關鍵詞所帶出來的相關資料,就是可以延伸的學習廣度。

何謂學習深度?以生物圈的定義為例,上星期五我們都讀過了課本對生物圈的定義。今天當我們利用google蒐尋資料時,我們都發現了有一筆資料來源從Wikipedia而來,而且在排序上被google放在第一順位,這一筆資料原來是Wikipedia提供有關「生物圈」的定義。認真如你們,也幾乎是一眼就認出了這裡所寫的定義和課本所寫的定義略有不同。所以,我們也一起比較了兩個定義之間的異同,以及哪一個定義比較能幫助我們的理解。這種就同一個概念進行比較,就可以稱之為加深學習的深度了。

很快的,第一節課就在閱讀網路所找到的「生物圈」與「生態系統」這些資料中近了尾聲。第二節課,我們還要來試試另一種學習方式。

「The web of Life」是一個專為兒童設計的「生物多樣性」學習網站,第二節課,我們就一起讀了由這個網站所提的原文資料。

為什麼媽媽要你們練習讀原文的資料?媽媽背後的理由有二,首先,可以練習英文的閱讀,因為網路上有許多資料還來不及翻譯成中文,所以,我們偶爾練習閱讀英文的網路資料,一方面可以幫助自己累積英文閱讀的經驗,同時,也能讓自己的閱讀廣度更廣,不需要只侷限在中文的資料裡。第二個理由則是,英文的句法結構,對科學概念的描述往往比中文的句型結構清楚。所以,學會閱讀英文的科學性文本,應該也是我們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習重點之一。

互勉之。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生物圈(一)

2011年9月2日下午3:00~4:00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_生物篇
進度:生物圈(一)

教學重點:
1)何謂生物圈
2)為什麼需要學習「生物圈」的概念

照著生物課本的進度,生命的起源這個小單元結束後,緊接著上場的就是「生物圈」這個單元。媽媽在備課的時候,發現課本所寫的概念並不難,同時也覺得課本的描述有些零亂。但是,媽媽總是會想,怎麼可能會設計一個單元只是為了介紹生物圈的定義,然後,為了讓版面夠長,再零亂的介紹不同地區裡不同的動植物呢?邊讀總是覺得「事必有蹊蹺」。媽媽覺得「生物圈」應該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要不然,不會所有的版本都用一個完整的單元來介紹這個概念。但是,媽媽實在不了解,怎麼會每個版本讀起來都一樣凌亂?照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規定,所有的課本都是經過專家編審的,這些專家當時在讀的時候,一定沒有媽媽這種讀完後凌亂也找不到意義的茫然感,所以,媽媽猜想,專家們在閱讀的時候,應該是有利用他們豐富的專業知識,串起了「生物圈」和整個生物學科的關連。媽媽因為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讀起來就沒有那種「A-Ha」的成就感。所以,媽媽就開始Google了,果不其然,當媽媽用「生物圈」這三個字google之後,就出現了許多有意義的訊息了,包括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等概念。一看到「生物多樣性」媽媽就明白為什麼生物課本會在一開始就介紹「生物圈」的概念,因為,這必然會牽涉到後面需要介紹的「食物鏈」、「生物族群、群集」等重要概念。當媽媽的腦海中補上了「生物多樣性」五個字之後,再重讀課本,就不覺得那麼雜亂無章,也開始覺得在1-3就出現這個單元,其實能有助於我接下來的生物的學習。

親愛的孩子,之所以和你們分享媽媽備課時的心情,最主要是要告訴你們,當我們進到一個新的學科,第一次閱讀該學科的教科書,若我們覺得讀起來不順或是覺得零亂,或是覺得讀完後找不到重點,其實並不是我們的閱讀能力不好,只是我們需要補充適當的關鍵概念。所以,媽媽建議你們,要記得善用google無遠弗屆的力量。具體的策略如下 ,當我們讀完一篇文章,覺得自己對該篇文章捉不著頭緒,記得不要放棄,也不要說自己讀不來。我們只要記得,把這篇文章的關鍵字(通常會出現在大標題)放進google,盡責的google就會給我們一些有意義的訊息

好了,言歸正傳,來談談我們今天的正課。

這堂課一開始,媽媽讓你們讀一遍課本。你們讀完後,並沒有覺得文章難懂。事實上也是,其實課本寫的並不難。但是,你們一致同意,該篇課文的重點只有一段,就是生物圈的定義。你們這樣的詮釋理解也沒有錯,因為,其它段落真的都是裝飾用的。所以,我們暫時也就不花太多時間再細讀課文。
但是,我們一起讀了「生物圈值多少」(出自生物圈的未來,第四章)這篇文章的前半段。藉由這一篇文章,我們慢慢的看到了,原來,生物圈的概念,並不是只有課本上說的海平面上下1萬公里這樣單薄的定義。事實上,生物圈裡的所有事件,都和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我們看見了,原來生物圈裡的土壤,就是上一個單元所定義的無生物,其實也在生物圈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因此,我們才明白,生物圈真正精準的定義,應該是包括生命體和非生命體所共同交織出來的範圍。

在閱讀「生物圈值多少」這篇文章時,我們討論了許多有趣的議題。不過,媽媽也發現,當你們閱讀這樣長篇的科普文章時,你們對文章重點的掌握和媽媽有著明顯的不同,文章裡有精準定義的概念,比較吸引媽媽。文章裡較有感情的陳述會比較吸引你們。媽媽想,這都無妨,但是,我們在閱讀的過程,可以慢慢的學習去思考,為什麼同樣一篇文章讀下來,我們會被不同的觀點吸引,我們也可以慢慢的練習,閱讀的時候就開始自己提問,例如,能不能有不同的觀點來理解該篇文章,或是,有沒有那些觀點是這篇文章還沒提到的。這些都是閱讀策略中很有趣的好策略。

本課結束囉!!

愛你們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