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克涵、默箴:
中秋節快樂!!
雖然,我們是默箴班上唯一沒有在今天烤肉的家庭,但是,我們仍享有這美好的中秋佳節。下午,我們也會如常的到嘉義上鋼琴課和小提琴課。誰說,中秋節就一定要烤肉呢!在美麗的音符裡讓自己繼續前行,何嘗不是另一種視野。
學琴一直是你們小學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件大事。因為,我們學琴是為了要在神的聖所中事奉神。從小,你們在教會裡看著大姐姐們司琴,天真的你們曾經以為學會司琴是天經地義的事。隨著練琴的難度開始增加,你們開始問媽媽,為什麼我們要學琴呢?我們其實不一定要學會司琴也能事奉神啊,因為,教會裡的事奉工作很多呢…!! 是啊,為什麼一定要學會彈琴?或者說,要不,為什麼還要再學小提琴呢?只學鋼琴其實就能在教會裡事奉神了。
這真是個大哉問…!!
很多問題都值得深究,都值得好好思考。不過,有些問題不一定馬上有答案。要不,咱們來問問歷任的教育部長,為什麼台灣的孩子不能只學中文,因為學了中文就足以讓我們有精熟的閱讀能力,能看遍古今中外的好書了。美國的小孩,在小學的時候不是也只學英文嗎,從來也沒聽過美國的小朋友從小開始補中文呢!!
對於一個孩子從小該學什麼?這是教育理論千古難解的大問題。媽媽想,我們也許終其一生都沒辦法知道最好的答案。但是,在陪你們成長的過程中,媽媽試著從「視野」的角度來陪你們成長。
什麼是視野?可以用「爬山」這件事來想像。
記不記得,我們在美國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到Rocky Mountain野餐,野餐後,我們登山去尋找那美麗的冰河遺址。林中的小徑愈來愈陡,也愈來愈難行,有些原本與我們同行的旅客,慢慢的停下來然後下山。但是,從山頂下來的人,總是笑著告訴我們,要繼續前行,因為山頂真的很美。有些半路折返的人會說,其實山腰上的風景就很美了。但是,山頂上下來的人總是會說,真的不一樣,一定要上到山頂才能看見那美麗的視野。於是,我們選擇繼續前行,好不容易,終於上了山頂,當我們看見那美麗的高山湖泊,也看見山腳下那一望無邊的中西部大平原時,我們才真的明白,原來,山腰和山頂的視野真的不一樣。我們也才明白,從別人所拍的圖片,和自己真正站在山頂上所看見的視野是如何的不同。
其實,學習也是這樣,我們隨時都可以因為遇到學習的瓶頸,就停下來跟自己說,其實,學到這邊也很好了,沒學到的我可以聽別人說,或是欣賞別人的演奏,一樣可以看到那高深學問的美好。但是,我們也可以選擇就是繼續前行,我們可以選擇既然神為我們預備了這美好的學習機會,我們就繼續前行。學習的過程中或許有些困難,但是,靠著神我們繼續前行,那麼當我們站上山頂時,我們就會像爬山一樣,看見這「學習的山頂」上的「視野」是多麼的美好。
所以,在學習的事上,媽媽從來不是用教育心理學書上說的「動機」或「興趣」來陪伴你們。因為,媽媽知道,在你們沒有站上「山頂」之前,其實,你們並沒有足夠的訊息能判斷「興趣」或「動機」。所以,在學習的事上,我們只需要按步就班,照著神所給我們的恩賜,單純的前行。也靠著神的恩典,求神保守帶領,讓我們能盡力的向山頂前進,那麼,當我們真的爬上山頂,看見那美好的視野後,你就會知道,神所給我們的恩典是何等的美好。是神的保守讓我們能有這樣的視野,不論是學琴或是做學問,都是一樣的。
所以,在中秋佳節要去上鋼琴和小提琴課之前,讓我們一起感謝神,感謝神給了我們健全的身體,也感謝神讓我們的生活平安,能繼續我們的學習,更要感謝神,為我們預備了好老師,因著有好老師的陪伴,我們在走向山頂的過程中,已輕省許多。也求神繼續帶領我們,讓我們真得配得能在神的殿中用詩歌來讚美神。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因為這水是從聖所中流出的(西47:12)
親愛的克涵、默箴:
颱風遠颺,雨過天青的嘉南平原讓人覺得心曠神怡,遠方的中央山脈和湛藍的天空靜靜的看著大地。這景色很美,也總是讓媽媽思想起,起初神創造天地之時,那景色是不是比現在更加動人。
水是我們嘉南平原的命脈,每年的颱風所帶來的雨量關係著數以萬計的農田生計。水所到之處,萬物滋生茁壯。
聖經裡,以西結書47章裡記載了一種河水:「這河水所到之處,百物都必生活。」這水一開始是從聖殿中流出來的,這裡是用河水來比喻神所給我們的聖靈,就是在我們肚腹中有如活水江河的聖靈。
昨天我們禱告結束後,媽媽有和你們分享以西結所看見的,一開始是從漫過腳踝到後來成了可洑的水。
今天,在上班的路上,看著遠方的山脈和滋潤著嘉南平原的諸水,讓媽媽想起在以西結書裡,神說「這河水所到之處,百物都必生活」。因為「這水是從聖水中流出來的」。
親愛的孩子,我們的身上已有神應許給我們的如活水江河的聖靈,所以,照理來說,我們也應將這水帶給眾人,讓眾人都能因此而活。
另一方面,由於這水是從聖所中流出來的,所以,以西結書這麼寫著:「 在河這邊與那邊的岸上必生長各類的樹木;其果可作食物,葉子不枯乾,果子不斷絕。每月必結新果子」。
親愛的孩子,每月都結新果子,這話值得我們同心努力,讓我們一起每月結新果子,這樣,神來的時候,我們才配得進神的國,不會被神說,唉呀這不結果子的樹,砍了吧!
我們一起努力,媽媽相信,神必看見我們的努力!!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意外的颱風假
親愛的克涵、默箴:
昨晚風雨雖有稍稍增強,但今早已平靜許多。
一如往常,我們起床、吃早餐、禱告後,我們就如常的生活。哈,怎知過沒多久,咱們家的門鈴響了。只聽見你們開心的聲音宣佈:「媽媽,今天停班停課…全校只有我們去上學…」。
親愛的孩子,聽得出來你們真的是開心極了,一點也不在意,媽媽居然沒發現今天不用上班上學。
雖然無風無雨,既然放假就放假吧!!
快樂的你們問我 :「媽媽,若我們去上學,這時間通常你在家做什麼呢?」我說,通常是收拾完早餐的用具後,就禱告囉!!
感謝神,你們也很愉快的說,那好,我們也來禱告吧!於是因為這意外的颱風假,我們多了半小時的禱告時間。這種感覺蠻好的,意外的放假,讓我們能有更多的時間親近神。
媽媽常常在想,現代的人常常喜歡比較,比如說,比誰的功課好,比誰家的車子新,比誰家的3c產品最炫。倒是很少聽到有人會想,這些東西真的能讓人的生命豐富嗎?
其實不會的。生命的意義不是比較來的,生命的意義是在於能不能常常與神相親,應該是在於能不能常常在禱告裡與神同行。
外面的雨聲不斷,讓媽媽想起,以西結書裡那一段對聖靈的比喻,以西結一開始經過的水只到腳踝,爾後,才慢慢的到腳,再漫過腰際,最後才到胸前。親愛的孩子,這應該也很像我們禱告的階段,一開始禱告,我們的心還未完全被聖靈充滿,所以,你的心思能任意而行,就好像水只淹到腳踝時,你能任意而行。漸漸的,當水漫到腰間,在水中行走的人不再能恣意的行走,因為,此時水的力量已大過人的力量,這就好像我們在禱告時,若是心意任意而行,聖靈也會提醒我們當專心在神的面前。
親愛的孩子,你們可曾體會過,在禱告中,心思意念完全被聖靈充滿,不再有我們自己的心意,此時的我們,就好像在大水中行走的人,不再能照著自己的想法而行,我們只能順著水流的力量而行。一樣的,在禱告中,也會有這樣的感覺,不再是我們自己要求什麼,取而代之的是聖靈充滿我們,是聖靈親自帶著我們與神相親。
媽媽自己覺得,禱告的時間若是很短,常常很難有這樣的感覺。雖然鑑察人內心的神不需要從我們禱告的時間來知道我們是否愛祂。但是對我們自己而言,如果都只有短時間的禱告,常常就只能是那水只及腳踝的感覺,很難真的感受到那從神的靈而來的力量。
親愛的孩子,真的很感謝神,這個意外的颱風假讓我們有了一個意外的長時間的禱告,而你們也因此有機會略略體會到聖靈的水要從腰間漫到胸前的感覺。深願慈愛的上主施恩眷顧我們,讓我們常常能在禱告中,有這種被聖靈完全充滿的美好生命。
愛你們的媽媽
昨晚風雨雖有稍稍增強,但今早已平靜許多。
一如往常,我們起床、吃早餐、禱告後,我們就如常的生活。哈,怎知過沒多久,咱們家的門鈴響了。只聽見你們開心的聲音宣佈:「媽媽,今天停班停課…全校只有我們去上學…」。
親愛的孩子,聽得出來你們真的是開心極了,一點也不在意,媽媽居然沒發現今天不用上班上學。
雖然無風無雨,既然放假就放假吧!!
快樂的你們問我 :「媽媽,若我們去上學,這時間通常你在家做什麼呢?」我說,通常是收拾完早餐的用具後,就禱告囉!!
感謝神,你們也很愉快的說,那好,我們也來禱告吧!於是因為這意外的颱風假,我們多了半小時的禱告時間。這種感覺蠻好的,意外的放假,讓我們能有更多的時間親近神。
媽媽常常在想,現代的人常常喜歡比較,比如說,比誰的功課好,比誰家的車子新,比誰家的3c產品最炫。倒是很少聽到有人會想,這些東西真的能讓人的生命豐富嗎?
其實不會的。生命的意義不是比較來的,生命的意義是在於能不能常常與神相親,應該是在於能不能常常在禱告裡與神同行。
外面的雨聲不斷,讓媽媽想起,以西結書裡那一段對聖靈的比喻,以西結一開始經過的水只到腳踝,爾後,才慢慢的到腳,再漫過腰際,最後才到胸前。親愛的孩子,這應該也很像我們禱告的階段,一開始禱告,我們的心還未完全被聖靈充滿,所以,你的心思能任意而行,就好像水只淹到腳踝時,你能任意而行。漸漸的,當水漫到腰間,在水中行走的人不再能恣意的行走,因為,此時水的力量已大過人的力量,這就好像我們在禱告時,若是心意任意而行,聖靈也會提醒我們當專心在神的面前。
親愛的孩子,你們可曾體會過,在禱告中,心思意念完全被聖靈充滿,不再有我們自己的心意,此時的我們,就好像在大水中行走的人,不再能照著自己的想法而行,我們只能順著水流的力量而行。一樣的,在禱告中,也會有這樣的感覺,不再是我們自己要求什麼,取而代之的是聖靈充滿我們,是聖靈親自帶著我們與神相親。
媽媽自己覺得,禱告的時間若是很短,常常很難有這樣的感覺。雖然鑑察人內心的神不需要從我們禱告的時間來知道我們是否愛祂。但是對我們自己而言,如果都只有短時間的禱告,常常就只能是那水只及腳踝的感覺,很難真的感受到那從神的靈而來的力量。
親愛的孩子,真的很感謝神,這個意外的颱風假讓我們有了一個意外的長時間的禱告,而你們也因此有機會略略體會到聖靈的水要從腰間漫到胸前的感覺。深願慈愛的上主施恩眷顧我們,讓我們常常能在禱告中,有這種被聖靈完全充滿的美好生命。
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求你使我明白你的訓詞(詩119:27)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今晚,是這個夏天的第一個颱風夜,感謝神,我們所居住的這塊土地尚稱平安,也因此我們仍能在呼嘯的風聲中,敬虔度日。 在這樣的夜晚,媽媽想和你們分享如何在神的殿中學習神的命令、律例、與典章。
神的話語,是我們生命中的糧。我們的生命是因為能學習神的話語才得以存活。和媽媽比起來,你們是幸福的,因為你們自小就能進到神的殿中聽傳道人傳講這豐富美好的生命之道。從你們識字開始,媽媽就陪著你們在會堂中一起領受傳道人所傳講的生命之道。孩提時代的你們,其實只是很被動的順服,傳道人所傳講的生命之道,你們所能理解的相當有限。雖然能聽懂的不多,但是因著神的保守與憐憫,你們慢慢慢的長大了,能聽懂的比例愈來愈多了。因此,從這個暑假開始,媽媽盼望你們不再只是像孩提時代那樣被動的聽講,媽媽相信只要我們有肯學的心,神也必親自教導你們明白祂的訓詞。而這肯學的心,對媽媽而言,就是要能在聚會的時候從頭到尾都能專心的聆聽,而且還要加上認真的做筆記。當我們這樣努力了,深信慈愛的上主必親自教導我們,使我們能從傳道人所傳講的美好的生命之道,更加明白神美好的律令與典章。
已經是高年級的你們,是已經可以學習如何有效率的做聚會筆記了。事實上,每一堂的聚會講道,都是傳道人為我們用心準備的講章。因此,每一堂的聚會都值得我們用心聆聽,並且將傳道人所傳講的生命之道用筆記下來,先是記在紙上,最後,必是深深的刻在我們的心版上,成為我們這一生中極為重要的指引。
下面就是我們最近一起做筆記的過程中,媽媽從你們做筆記的方式,進一步整理出幾個能幫助你們做出更好的筆記的小方法:
首先,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從聚會開始前的會前唱詩就要開始預備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能從原本所掛慮的俗事中漸漸的安靜下來,同時調整自己的心情,一方面要感謝神讓我們能坐在神的殿中,同時更要預備敬虔的心,讓自己能專心聆聽神的生命之道。
在此同時,就要能把聚會要用的聖經、筆記本和筆都準備好了。這樣,當傳道要正式開始講道的時候,你們不論是在心態或是在做筆記所需要的基本工具方面,都已有了好的準備。
第二,要邊聽邊思想,並寫下重要的關鍵字,幫助自己提取重點。
當傳道開始講道,就是提筆做筆記的開始。既然是做筆記,就不需要當錄音機(也就是說不需要寫下傳道所說的每一個字),所以只需要寫下重要的關鍵字。
例如,有一次傳道講「認識事奉」,在那次的講道中,傳道先跟大家分享了能在安息日來到會堂是很美好的事,因為能享有肉體上的安息。但是傳道又接著說,有些人會以為既然是肉體上的安息,那在家裡也可以休息啊,不一定要到會堂來。傳道說,會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因為沒有看見在神的殿中所能享有的屬靈的安息。所以,其實,安息日來到神的殿中,是讓我們的信仰生命有真正美好的安息,並藉著這美好的安息聖日,預備進入那美好的永遠的安息。
因為,我們人類講話的速度很快,而我們提筆寫字的速度一定是跟不上的。所以,像上面這樣的一段內容,我們可以邊聽邊思想,然後,就提取你所能了解的重點,在你的筆記上,就寫下你所提取的重點。以媽媽為例,媽媽在這一段所寫的重點是「信仰的安息有兩個層面,分別是肉體的安息與屬靈生命的安息」;哥哥在這一段寫的重點是「安息日一定要來神的殿中守安息,這樣才有屬靈的安息」。兩種寫法乍看略有不同,這是因為每個人形成重點的方式會不太一樣,這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要能邊聽就邊把傳道所講的內容消化進來。當你可以用短短的幾個字寫下傳道所說的那長長的一串話,必然就已經有所學習了。
第三,多使用關鍵字,幫自己降低寫筆記時書寫的負荷量。
一堂聚會通常會有50分鐘的講道時間,傳道們通常都很用心準備。所以,大體來說,一堂聚會下來,所要記錄的重點不會太少。為了讓我們可以更專心的聽道並思想這些道理,我們在寫筆記的時候可以運用一些代號或是符號,來減低我們書寫的負擔。
例如,傳道在講「認識事奉」時,傳道說大家可以一起先讀羅馬書12章第一節。這時候,我們若花時間把羅馬書12章1節抄下來,那一定會來不及聽傳道接著要解釋的內容。所以,我們就可以只把這一節裡的關鍵字寫下來,然後,再附上經節的來源。例如媽媽的寫法是「活祭、事奉、理所當然(羅12:1)」,哥哥寫的是「事奉是理所當然的(羅馬書12章1節)」。這兩種寫法都能大大降低我們記筆記的負擔,也都能讓我們在事後回頭讀書,仍然能照著經節來源的記載,回到聖經找到傳道所引用的這段經節。
第四,邊聽、邊寫、邊整理出講章的結構
所有的傳道人的講章,幾乎都有完整的文章結構的鋪陳。有些時候,傳道會一開始就告訴大家他要說的重點或是面向有哪些,例如,傳道會說,我們可以怎麼認識事奉,一開始當然要是有正確的觀念,然後,從這個正確的觀念出發,來思想事奉的內容有哪些,以及要怎樣事奉才是神所喜悅的旨意。這時候,其實我們就可以從這段話標出三個大重點了:事奉的觀念或態度、事奉的對象、以及如何事奉。
有了這三個重點,我們在聚會時,會先按步就班的照著傳道所講的順序分別記下每一段話的重點,然後,我們就會慢慢的發現,哪些重點是屬於事奉的觀念,哪些是關於如何事奉。這時候,若是時間允許,其實我們可以稍微用不同顏色的筆做個註記,這樣,以後要再回頭讀我們自己的筆記時,就會覺的一目了解,能很快的又想起這堂聚會所記下來的重點,能讓我們很快的又能好好的思想神的生命之道。
最後,要寫下或標示出我們自己這堂聚會有什麼新的學習。
通常,傳道人在講道結束前,會稍稍的再跟大家分享他講章中主要的重點是什麼。這時候,我們可以一方面跟著傳道的歸納,檢查我們所記下的重點是不是傳道所歸納的重點,同時,我們也可以思想,這些重點對我們屬靈的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有哪些是我們現在還沒有做到,可以因為今天的聚會來重新出發的?例如,認識事奉的這一堂聚會裡,傳道告訴我們事奉不是只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得救,事奉,也是為了能讓教會裡的每一個人都能得著這美好的生命的救恩,所以,我們的事奉是要持續不斷的,直到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這樣的觀念的確很重要,因為,我們在談事奉時,比較常會談到在教會的事奉是自己做工的果效,這些果效會積在天上。而今,再加上傳道從神的話語中教導我們一個更完整的概念後,我們對事奉這件事的確就有了更完整的認識。
所以,在聚會結束前,我們一定要跟著傳道一起回顧這50分鐘的聚會內容,同時就反問自己,原本對事奉的認識是什麼,經過這堂聚會後,我們對事奉的認識又是什麼。
以上,就是媽媽和你們分享的幾個做筆記的小方法。
除了這些方法,還有幾個可以避開的做法也能幫助我們更專心做筆記。包括 :
1)筆壞了就換一隻筆,因為一旦我們停下來修理筆(或是換自動鉛筆的筆芯),我們的注意力就會從傳道的講道內容移到修理筆的事上,通常,就會沒辦法消化傳道所說的重點了。
2)不要在會堂的桌上放整個鉛筆盒,因為你們的筆盒裡通常會有吸引你注意力的一些小東西。有的時候,一不留意,我們就會拿這些小東西出來把玩,那注意力當然是就沒辦法集中囉!所以,就不要拿出來,自然就會專心了。
3)不要在筆記本上塗鴉。有的時候,傳道也許會停下來針對某一個觀念多做解釋,或是舉一些實際的見證和大家分享。這時候,的確我們是不太需要再寫什麼重點。通常,很多小朋友就會開始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畫畫。媽媽建議你們,這個時間點,正好是拿來整理出文章結構,或是思想自己目前學到了什麼,或是把剛剛還來不及整理好的重點再寫清楚的最好時間。
以上這些和你們一起分享,深願我們都能在神的殿中不斷的聽見神美好的生命之道,讓我們的生命得以存活。
深愛你們的媽媽
今晚,是這個夏天的第一個颱風夜,感謝神,我們所居住的這塊土地尚稱平安,也因此我們仍能在呼嘯的風聲中,敬虔度日。 在這樣的夜晚,媽媽想和你們分享如何在神的殿中學習神的命令、律例、與典章。
神的話語,是我們生命中的糧。我們的生命是因為能學習神的話語才得以存活。和媽媽比起來,你們是幸福的,因為你們自小就能進到神的殿中聽傳道人傳講這豐富美好的生命之道。從你們識字開始,媽媽就陪著你們在會堂中一起領受傳道人所傳講的生命之道。孩提時代的你們,其實只是很被動的順服,傳道人所傳講的生命之道,你們所能理解的相當有限。雖然能聽懂的不多,但是因著神的保守與憐憫,你們慢慢慢的長大了,能聽懂的比例愈來愈多了。因此,從這個暑假開始,媽媽盼望你們不再只是像孩提時代那樣被動的聽講,媽媽相信只要我們有肯學的心,神也必親自教導你們明白祂的訓詞。而這肯學的心,對媽媽而言,就是要能在聚會的時候從頭到尾都能專心的聆聽,而且還要加上認真的做筆記。當我們這樣努力了,深信慈愛的上主必親自教導我們,使我們能從傳道人所傳講的美好的生命之道,更加明白神美好的律令與典章。
已經是高年級的你們,是已經可以學習如何有效率的做聚會筆記了。事實上,每一堂的聚會講道,都是傳道人為我們用心準備的講章。因此,每一堂的聚會都值得我們用心聆聽,並且將傳道人所傳講的生命之道用筆記下來,先是記在紙上,最後,必是深深的刻在我們的心版上,成為我們這一生中極為重要的指引。
下面就是我們最近一起做筆記的過程中,媽媽從你們做筆記的方式,進一步整理出幾個能幫助你們做出更好的筆記的小方法:
首先,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從聚會開始前的會前唱詩就要開始預備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能從原本所掛慮的俗事中漸漸的安靜下來,同時調整自己的心情,一方面要感謝神讓我們能坐在神的殿中,同時更要預備敬虔的心,讓自己能專心聆聽神的生命之道。
在此同時,就要能把聚會要用的聖經、筆記本和筆都準備好了。這樣,當傳道要正式開始講道的時候,你們不論是在心態或是在做筆記所需要的基本工具方面,都已有了好的準備。
第二,要邊聽邊思想,並寫下重要的關鍵字,幫助自己提取重點。
當傳道開始講道,就是提筆做筆記的開始。既然是做筆記,就不需要當錄音機(也就是說不需要寫下傳道所說的每一個字),所以只需要寫下重要的關鍵字。
例如,有一次傳道講「認識事奉」,在那次的講道中,傳道先跟大家分享了能在安息日來到會堂是很美好的事,因為能享有肉體上的安息。但是傳道又接著說,有些人會以為既然是肉體上的安息,那在家裡也可以休息啊,不一定要到會堂來。傳道說,會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因為沒有看見在神的殿中所能享有的屬靈的安息。所以,其實,安息日來到神的殿中,是讓我們的信仰生命有真正美好的安息,並藉著這美好的安息聖日,預備進入那美好的永遠的安息。
因為,我們人類講話的速度很快,而我們提筆寫字的速度一定是跟不上的。所以,像上面這樣的一段內容,我們可以邊聽邊思想,然後,就提取你所能了解的重點,在你的筆記上,就寫下你所提取的重點。以媽媽為例,媽媽在這一段所寫的重點是「信仰的安息有兩個層面,分別是肉體的安息與屬靈生命的安息」;哥哥在這一段寫的重點是「安息日一定要來神的殿中守安息,這樣才有屬靈的安息」。兩種寫法乍看略有不同,這是因為每個人形成重點的方式會不太一樣,這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要能邊聽就邊把傳道所講的內容消化進來。當你可以用短短的幾個字寫下傳道所說的那長長的一串話,必然就已經有所學習了。
第三,多使用關鍵字,幫自己降低寫筆記時書寫的負荷量。
一堂聚會通常會有50分鐘的講道時間,傳道們通常都很用心準備。所以,大體來說,一堂聚會下來,所要記錄的重點不會太少。為了讓我們可以更專心的聽道並思想這些道理,我們在寫筆記的時候可以運用一些代號或是符號,來減低我們書寫的負擔。
例如,傳道在講「認識事奉」時,傳道說大家可以一起先讀羅馬書12章第一節。這時候,我們若花時間把羅馬書12章1節抄下來,那一定會來不及聽傳道接著要解釋的內容。所以,我們就可以只把這一節裡的關鍵字寫下來,然後,再附上經節的來源。例如媽媽的寫法是「活祭、事奉、理所當然(羅12:1)」,哥哥寫的是「事奉是理所當然的(羅馬書12章1節)」。這兩種寫法都能大大降低我們記筆記的負擔,也都能讓我們在事後回頭讀書,仍然能照著經節來源的記載,回到聖經找到傳道所引用的這段經節。
第四,邊聽、邊寫、邊整理出講章的結構
所有的傳道人的講章,幾乎都有完整的文章結構的鋪陳。有些時候,傳道會一開始就告訴大家他要說的重點或是面向有哪些,例如,傳道會說,我們可以怎麼認識事奉,一開始當然要是有正確的觀念,然後,從這個正確的觀念出發,來思想事奉的內容有哪些,以及要怎樣事奉才是神所喜悅的旨意。這時候,其實我們就可以從這段話標出三個大重點了:事奉的觀念或態度、事奉的對象、以及如何事奉。
有了這三個重點,我們在聚會時,會先按步就班的照著傳道所講的順序分別記下每一段話的重點,然後,我們就會慢慢的發現,哪些重點是屬於事奉的觀念,哪些是關於如何事奉。這時候,若是時間允許,其實我們可以稍微用不同顏色的筆做個註記,這樣,以後要再回頭讀我們自己的筆記時,就會覺的一目了解,能很快的又想起這堂聚會所記下來的重點,能讓我們很快的又能好好的思想神的生命之道。
最後,要寫下或標示出我們自己這堂聚會有什麼新的學習。
通常,傳道人在講道結束前,會稍稍的再跟大家分享他講章中主要的重點是什麼。這時候,我們可以一方面跟著傳道的歸納,檢查我們所記下的重點是不是傳道所歸納的重點,同時,我們也可以思想,這些重點對我們屬靈的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有哪些是我們現在還沒有做到,可以因為今天的聚會來重新出發的?例如,認識事奉的這一堂聚會裡,傳道告訴我們事奉不是只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得救,事奉,也是為了能讓教會裡的每一個人都能得著這美好的生命的救恩,所以,我們的事奉是要持續不斷的,直到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這樣的觀念的確很重要,因為,我們在談事奉時,比較常會談到在教會的事奉是自己做工的果效,這些果效會積在天上。而今,再加上傳道從神的話語中教導我們一個更完整的概念後,我們對事奉這件事的確就有了更完整的認識。
所以,在聚會結束前,我們一定要跟著傳道一起回顧這50分鐘的聚會內容,同時就反問自己,原本對事奉的認識是什麼,經過這堂聚會後,我們對事奉的認識又是什麼。
以上,就是媽媽和你們分享的幾個做筆記的小方法。
除了這些方法,還有幾個可以避開的做法也能幫助我們更專心做筆記。包括 :
1)筆壞了就換一隻筆,因為一旦我們停下來修理筆(或是換自動鉛筆的筆芯),我們的注意力就會從傳道的講道內容移到修理筆的事上,通常,就會沒辦法消化傳道所說的重點了。
2)不要在會堂的桌上放整個鉛筆盒,因為你們的筆盒裡通常會有吸引你注意力的一些小東西。有的時候,一不留意,我們就會拿這些小東西出來把玩,那注意力當然是就沒辦法集中囉!所以,就不要拿出來,自然就會專心了。
3)不要在筆記本上塗鴉。有的時候,傳道也許會停下來針對某一個觀念多做解釋,或是舉一些實際的見證和大家分享。這時候,的確我們是不太需要再寫什麼重點。通常,很多小朋友就會開始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畫畫。媽媽建議你們,這個時間點,正好是拿來整理出文章結構,或是思想自己目前學到了什麼,或是把剛剛還來不及整理好的重點再寫清楚的最好時間。
以上這些和你們一起分享,深願我們都能在神的殿中不斷的聽見神美好的生命之道,讓我們的生命得以存活。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我要自由而行,因我素來考究你的訓詞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這次足足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沒有把我們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了,是有些遺憾。深願往後,我們仍能常常有時間將我們與神相親的美好時光好好的記錄下來。
這個暑假,我們其實過得很平淡。既沒有遠赴國外,也沒有什麼機會能在台灣旅遊。但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因著神的保守與憐憫,我們也一起學習如何善用時間。就好像保羅跟以弗所教會說的,要像智慧人。智慧人其中的一項特質就是會愛惜光陰。很感謝神,這兩個月的暑假生活,你們過得相當規律,你們也學習會安排自己的時間,讀聖經、禱告是你們一天生活的開始,練琴、讀英文、讀中文則是你們每天必需完成的屬世生活的預備工作。親愛的孩子,在這樣的規律生活裡,不知道你們是否已能慢慢感受到,在敬虔的事上操練自己的益處了?
這個暑假,除了我們原有的每天一起的讀經進度外,你們在白天的時候都有自己的讀經進度,媽媽也要求你們開始練習做讀經筆記。親愛的孩子,在詩篇119篇裡有一句話這麼說,詩人說,因為他素來考究神的訓詞,所以他就能自由而行。
能真正的自由而行,其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為我們的肉體仍然活在這個短暫的虛空世界之下,因此,每天當我們睡醒,我們就受到各種外在刺激的吸引,我們的肉體其實從來就沒有真正的自由,因為我們的肉體必然會對這些外在刺激有所反應,若我們順從肉體的反應,看起來似乎是自由,但是其實也是另一種轄制。但是,詩篇119篇的作者說,他因為素來考究神的訓詞,所以他就能自由而行。媽媽相信他說的是極為真實的,因為,當我們能每天都用心的查考神的訓詞,神就將他所應許要給我們的真自由給了我們。就像保羅,他也是天天在那浮華的世界中奔走,可是,他卻看世間的一切如糞土。媽媽不認為保羅是矯情之詞,媽媽倒是認為,保羅是真得因為用心的考究了神的訓詞後,真正的明白了罪中的浮華終歸將他的生命帶向死亡,因著這樣的認識,他的肉體向著罪就死了,因為向著罪是死的,所以,保羅在這世上就有了另一種真正的自由,因為,世界上所有的虛浮對他都不再有任何意義了,他也因此很自然的就不會再對這些浮華的外在世界有所反應,也就很自然的有了真正的自由。
所以,親愛的孩子,我們天天讀聖經,一定要做到是「考究神的訓詞」的程度。而不是只是行禮如儀的把神的話讀過一遍,就交差完事。若是這樣行,表面上看起來,也是天天讀聖經,可是卻對我們真正的生命一點幫助都沒有。
考究神的訓詞的方式有很多種,這個暑假媽媽要求你們做筆記,要求你們思想,神要從你讀的這段話中告訴你什麼,或是你從自己所讀的這段話中學到了什麼。以你們這個暑假所讀的提多書為例,這封短短的書信,表面上是保羅寫給提多的。但是,實際上也是神要寫給你們的一封書信。所以,當你們在讀的時候,總是要記得思想,以你現在的年紀,你可以效法或是努力的方向是什麼。你們現在當然是不會需要去設立長老,短時間內當然也不太可能去規勸老年人或是其它的少年人。但是,有一件事,卻是你們現在一定可以做的,就是要學習能將神的救恩切切實實的講明,這可以讓你們自己明白,如何留心作正經事業,並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若沒有將所讀過的內容稍做整理,剛讀完提多書,第一個留下的印象一定是保羅要提多如何去規勸人或是如何設立長老。但是,若我們有做筆記,我們就有機會學習,我們當下所能努力的是什麼,就是我們要學習能將神的救恩切切實實的講明,讓我們自己先被感動,能預備行各樣的善事。這樣,提多書對此時的你們才會有意義,對不?
親愛的孩子,深願慈愛的上主繼續施恩憐憫我們,讓我們總是能一起天天查考聖經,使我們能真正的自由而行。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順服神:積極且盡心盡力的順服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感謝神的恩典,讓我們總是能平安的在家中一起學習神的話語。在忙碌又虛空的生活裡,一起讀經的時光是媽媽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
這陣子我們重新細讀了亞伯拉罕的事蹟。亞伯拉罕對你們而言,也算是一個耳熟能詳的人物,從幼稚班開始,你們的宗教教育課本裡,亞伯拉罕就是一個常常被提到的人物。在會堂的聚會裡,傳道人或是領會的同靈也很常用亞伯拉罕來和我們分享。
親愛的孩子,照著聖經的記載,亞伯拉罕的一生是創世記十一章26節的出生開始,然後,一直到創世記25章結束。這將近十四章的篇幅雖然不少,但你們若是從小就聽,一直聽到你們到老離世,媽媽想,就算不能滾瓜爛熟的逐字背誦,但是要將這些內容記住九成也非難事。親愛的孩子,知道嗎,有許多耳熟能詳的事情,在我們生命中不同的階段,就會呈現出不同的風貌。所以,親愛的孩子,在你們未來的生命裡,媽媽知道你們必然會再聽不下百次的亞伯拉罕的事蹟,媽媽期許你們,在不同的生命階段裡,要求神加添你們智慧,你們能對這耳熟能詳的亞伯拉罕的事蹟有更豐富的領受,使你們的生命能因此有更豐富的屬靈的內涵。
什麼是不同的生命階段會有不同的領受呢?我們可以從亞伯拉罕的故事來想想…
創世記的12章,亞伯拉罕對神的命令是完全的順服,75歲的亞伯拉罕,神告訴他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他就真的離開了。從聖經的記載,我們看不出亞伯拉罕有任何的遲延。然後,到了15章,神在異象中對亞伯拉罕說話,神說,要大大的賜福給他。這時候,亞伯拉罕說話囉,他跟神說,神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什麼呢?而且他還跟神說,神啊,因為你沒有給我兒子,所以囉,那要承受我家業的是以利以謝。
親愛的孩子,這亞伯拉罕挺有趣的,對不?他沒有安靜的聽神的祝福,反而是告訴神,是你沒有給我兒子的,那你現在又來說要給我更多的賞賜有什麼意義呢?神呢,神的回答也很有趣,神說,不是的,你本身所生的後嗣才會成為你的後裔。
時序繼續推進到創世記17章,99歲的亞伯拉罕,已經有一個13歲的兒子的亞伯拉罕。神又向亞伯拉罕顯現,神跟亞伯拉罕說,你要從撒拉得一個兒子,必有百姓的君王從他而出。結果,亞伯拉罕心裡喜笑說,我都快一百歲了,還能得兒子嗎?所以,他也說,神啊,但願以實瑪利活在你面前。
親愛的孩子,關於後裔這事,亞伯拉罕連著兩次和神有不同的看法,連著兩次,亞伯拉罕在神的面前都不是靜默無聲。他看來是心裡有疑惑就會放膽的向神求問。
再來看看亞伯拉罕為所多瑪城的事和神的對話。創世記18章這麼記載著,亞伯拉罕站在公義的神,全能的神的面前,他的第一句話是,你無論善惡都要剿滅嗎?萬一那城裏有五十個義人,你也剿滅嗎?你豈不行公義嗎?
呵呵呵,每次讀到這一段,媽媽總是覺得,這亞伯拉罕也太不知死活了,他居然在「提醒」神,何為公義。更有趣的是,當神說,好吧,為了那50個人,我就饒了全城的人吧!亞伯拉罕居然還不死心,他居然跟神說,我雖然是灰塵,但是我還知道若只是因為短了5個人就不饒了全城的人,也算是不公義吧!!那你呢,你這個公義的神,若那城真得只是比50個義了少了5個人的情況,你就毀滅那城的話,你的公義在哪裏呢?
親愛的孩子,從亞伯拉罕第一次說,是以利以謝要承受我的產業,到第二次說,願以實瑪利活在你面前,到這所多瑪城的對話,總是讓媽媽再三回味。媽媽總是會思想,到底什麼是真正的順服神?媽媽慢慢領受到一件事,對神的順服應該不是被動靜態的順服,對神的順服,應該要像亞伯拉罕一樣,是一種動態的順服,是一種盡心盡力的動態的順服。因為,不是毫無反應的被動式的順服,所以,亞伯拉罕和神建立了非常緊密的關係,所以,亞伯拉罕的生命真正的有了活潑的力量。
親愛的孩子,我們一生都是為主而活。我們一生是要順服神,但是,當你對神的命令或是應許有疑惑的時候,要記得求問神。慈愛的上主,也必親自為你解惑。解惑之後的你,將因此更有力量為神而活。我們的信仰才不會成了神說的「不冷不熱」的狀態。神最不喜歡的就是不冷不熱的人,而媽媽想,被動靜態的順服,應該很容易讓我們屬靈的生命成為神所說的不冷不熱的狀態。
藉著這次重讀亞伯拉罕,我們得以一起努力學習真正的順服神,深願慈愛的上主施恩憐憫我們,使我們一生都能放膽的在神面前求問解惑。
深愛你們的媽媽
感謝神的恩典,讓我們總是能平安的在家中一起學習神的話語。在忙碌又虛空的生活裡,一起讀經的時光是媽媽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
這陣子我們重新細讀了亞伯拉罕的事蹟。亞伯拉罕對你們而言,也算是一個耳熟能詳的人物,從幼稚班開始,你們的宗教教育課本裡,亞伯拉罕就是一個常常被提到的人物。在會堂的聚會裡,傳道人或是領會的同靈也很常用亞伯拉罕來和我們分享。
親愛的孩子,照著聖經的記載,亞伯拉罕的一生是創世記十一章26節的出生開始,然後,一直到創世記25章結束。這將近十四章的篇幅雖然不少,但你們若是從小就聽,一直聽到你們到老離世,媽媽想,就算不能滾瓜爛熟的逐字背誦,但是要將這些內容記住九成也非難事。親愛的孩子,知道嗎,有許多耳熟能詳的事情,在我們生命中不同的階段,就會呈現出不同的風貌。所以,親愛的孩子,在你們未來的生命裡,媽媽知道你們必然會再聽不下百次的亞伯拉罕的事蹟,媽媽期許你們,在不同的生命階段裡,要求神加添你們智慧,你們能對這耳熟能詳的亞伯拉罕的事蹟有更豐富的領受,使你們的生命能因此有更豐富的屬靈的內涵。
什麼是不同的生命階段會有不同的領受呢?我們可以從亞伯拉罕的故事來想想…
創世記的12章,亞伯拉罕對神的命令是完全的順服,75歲的亞伯拉罕,神告訴他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他就真的離開了。從聖經的記載,我們看不出亞伯拉罕有任何的遲延。然後,到了15章,神在異象中對亞伯拉罕說話,神說,要大大的賜福給他。這時候,亞伯拉罕說話囉,他跟神說,神啊,我既無子,你還賜我什麼呢?而且他還跟神說,神啊,因為你沒有給我兒子,所以囉,那要承受我家業的是以利以謝。
親愛的孩子,這亞伯拉罕挺有趣的,對不?他沒有安靜的聽神的祝福,反而是告訴神,是你沒有給我兒子的,那你現在又來說要給我更多的賞賜有什麼意義呢?神呢,神的回答也很有趣,神說,不是的,你本身所生的後嗣才會成為你的後裔。
時序繼續推進到創世記17章,99歲的亞伯拉罕,已經有一個13歲的兒子的亞伯拉罕。神又向亞伯拉罕顯現,神跟亞伯拉罕說,你要從撒拉得一個兒子,必有百姓的君王從他而出。結果,亞伯拉罕心裡喜笑說,我都快一百歲了,還能得兒子嗎?所以,他也說,神啊,但願以實瑪利活在你面前。
親愛的孩子,關於後裔這事,亞伯拉罕連著兩次和神有不同的看法,連著兩次,亞伯拉罕在神的面前都不是靜默無聲。他看來是心裡有疑惑就會放膽的向神求問。
再來看看亞伯拉罕為所多瑪城的事和神的對話。創世記18章這麼記載著,亞伯拉罕站在公義的神,全能的神的面前,他的第一句話是,你無論善惡都要剿滅嗎?萬一那城裏有五十個義人,你也剿滅嗎?你豈不行公義嗎?
呵呵呵,每次讀到這一段,媽媽總是覺得,這亞伯拉罕也太不知死活了,他居然在「提醒」神,何為公義。更有趣的是,當神說,好吧,為了那50個人,我就饒了全城的人吧!亞伯拉罕居然還不死心,他居然跟神說,我雖然是灰塵,但是我還知道若只是因為短了5個人就不饒了全城的人,也算是不公義吧!!那你呢,你這個公義的神,若那城真得只是比50個義了少了5個人的情況,你就毀滅那城的話,你的公義在哪裏呢?
親愛的孩子,從亞伯拉罕第一次說,是以利以謝要承受我的產業,到第二次說,願以實瑪利活在你面前,到這所多瑪城的對話,總是讓媽媽再三回味。媽媽總是會思想,到底什麼是真正的順服神?媽媽慢慢領受到一件事,對神的順服應該不是被動靜態的順服,對神的順服,應該要像亞伯拉罕一樣,是一種動態的順服,是一種盡心盡力的動態的順服。因為,不是毫無反應的被動式的順服,所以,亞伯拉罕和神建立了非常緊密的關係,所以,亞伯拉罕的生命真正的有了活潑的力量。
親愛的孩子,我們一生都是為主而活。我們一生是要順服神,但是,當你對神的命令或是應許有疑惑的時候,要記得求問神。慈愛的上主,也必親自為你解惑。解惑之後的你,將因此更有力量為神而活。我們的信仰才不會成了神說的「不冷不熱」的狀態。神最不喜歡的就是不冷不熱的人,而媽媽想,被動靜態的順服,應該很容易讓我們屬靈的生命成為神所說的不冷不熱的狀態。
藉著這次重讀亞伯拉罕,我們得以一起努力學習真正的順服神,深願慈愛的上主施恩憐憫我們,使我們一生都能放膽的在神面前求問解惑。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愛神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
親愛的克涵、默箴:
很謝謝你們這陣子對媽媽的包容、體諒、與關心。媽媽一向不是個聰明人,在工作上的事情總是不能像別人一樣的事半功倍。每當晚上,你們要上床睡覺時,若還看到媽媽在電腦前奮戰,你們總是會關心的問著媽媽說,嘿,媽媽,看起來你火燒眉毛囉!也總是不會忘了幫媽媽加油。隔天早上起來,你們也總是會關心的問我,媽媽,你的工作來得及交出去嗎。真得是感謝神,因著神的憐憫和你們的愛心,媽媽總也是在最後一刻完成所託。
這陣子,也要很謝謝你們的是,你們很支持媽媽將姐姐接來家裏。媽媽一直記得那個星期日晚上,當媽媽告訴你們姐姐現在所面臨的困難時,你們異口同聲的說,要把姐姐接回來家裏。感謝神,這段時間,你們和姐姐相處的很好,你們也總是不忘記提醒媽媽要像照顧你們一樣的照顧姐姐,你們對姐姐全然的接納,深信是讓姐姐重展笑顏很重要的因素。
親愛的孩子,真得很感謝神,讓我們能有姐姐來與我們一起生活。也很感謝神,讓你們有愛姐姐的心。記不記得老約翰在約翰壹書中說,愛神的,也當愛弟兄。姐姐雖然和我們沒有血緣,但是,在神的家中,姐姐和我們同飲主的靈,所以,在神的教會中,姐姐就是我們的家人。所以,我們愛姐姐,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是神吩咐我們的命令。申命記裏,神也吩咐百姓,要向你地上困苦窮乏的弟兄鬆開手,這意思就是說,當將神原本賞賜在我們手中的恩典,就是我們從神那邊領受的所有的有形的或是無形的恩典,都從我們的手中分享出去。
親愛的孩子,很感謝神讓你們能遵守神的命令,能在生命中實踐神所吩咐我們當行的命令,深願慈愛的上主,繼續帶領你們的腳步,使你們一生都能全然遵行神的命令。
深愛你們的媽媽
很謝謝你們這陣子對媽媽的包容、體諒、與關心。媽媽一向不是個聰明人,在工作上的事情總是不能像別人一樣的事半功倍。每當晚上,你們要上床睡覺時,若還看到媽媽在電腦前奮戰,你們總是會關心的問著媽媽說,嘿,媽媽,看起來你火燒眉毛囉!也總是不會忘了幫媽媽加油。隔天早上起來,你們也總是會關心的問我,媽媽,你的工作來得及交出去嗎。真得是感謝神,因著神的憐憫和你們的愛心,媽媽總也是在最後一刻完成所託。
這陣子,也要很謝謝你們的是,你們很支持媽媽將姐姐接來家裏。媽媽一直記得那個星期日晚上,當媽媽告訴你們姐姐現在所面臨的困難時,你們異口同聲的說,要把姐姐接回來家裏。感謝神,這段時間,你們和姐姐相處的很好,你們也總是不忘記提醒媽媽要像照顧你們一樣的照顧姐姐,你們對姐姐全然的接納,深信是讓姐姐重展笑顏很重要的因素。
親愛的孩子,真得很感謝神,讓我們能有姐姐來與我們一起生活。也很感謝神,讓你們有愛姐姐的心。記不記得老約翰在約翰壹書中說,愛神的,也當愛弟兄。姐姐雖然和我們沒有血緣,但是,在神的家中,姐姐和我們同飲主的靈,所以,在神的教會中,姐姐就是我們的家人。所以,我們愛姐姐,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是神吩咐我們的命令。申命記裏,神也吩咐百姓,要向你地上困苦窮乏的弟兄鬆開手,這意思就是說,當將神原本賞賜在我們手中的恩典,就是我們從神那邊領受的所有的有形的或是無形的恩典,都從我們的手中分享出去。
親愛的孩子,很感謝神讓你們能遵守神的命令,能在生命中實踐神所吩咐我們當行的命令,深願慈愛的上主,繼續帶領你們的腳步,使你們一生都能全然遵行神的命令。
深愛你們的媽媽
Goodbye!! COCO!!
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2010年的5月16日晚上10點,一直是我們全家人所鐘愛的COCO息了牠在世上的勞苦,安然離世。雖然,我們早就都有心裡準備,知道終有一天COCO會離開我們,但是,當這一天真得來臨,還是讓我們覺得心傷。
親愛的孩子,今天是COCO離我們而去的第二天,我們其實仍然相當不適應,因為我們實在太習慣有牠在我們身邊了,我們習慣在按門鈴的時候聽叫牠那充滿自信的叫聲,我們也習慣一進家門,就看見牠熱情相迎的身影。吃飯的時候,我們習慣有牠挨著我們的腳邊,全家一起出遊的時候,我們的車上也習慣有牠不經意按下車窗後所帶來的笑聲。
這些點點滴滴,當COCO還在我們身邊時,從來不覺得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而今,我們才明白,在這十四年的歲月中,COCO帶給我們的歡樂實非筆墨能形容。
未來,我們的生命中,也會有許多的一天,是我們要學習向我們親愛的家人說再見。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這是我們知道的事,媽媽想,不管是誰向誰說再見,也不管我們的心裡有再多的預備,當那天來臨時,一定也會讓我們很不習慣。
但是,親愛的孩子,總要記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已應許我們,讓我們所親愛的家人都能相聚在主寶座前,只要我們一生與神同行。所以,不論要向誰說再見,我們都知道,肉體的死亡其實只是短暫的離別,將有一天,我們會再次相聚在主懷中。
所以,我親愛的克涵、默箴,我們總要時刻相互代禱,求神帶領我們一生都在神的家中盡忠,然後,才能在神的家中再次相聚。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的5月16日晚上10點,一直是我們全家人所鐘愛的COCO息了牠在世上的勞苦,安然離世。雖然,我們早就都有心裡準備,知道終有一天COCO會離開我們,但是,當這一天真得來臨,還是讓我們覺得心傷。
親愛的孩子,今天是COCO離我們而去的第二天,我們其實仍然相當不適應,因為我們實在太習慣有牠在我們身邊了,我們習慣在按門鈴的時候聽叫牠那充滿自信的叫聲,我們也習慣一進家門,就看見牠熱情相迎的身影。吃飯的時候,我們習慣有牠挨著我們的腳邊,全家一起出遊的時候,我們的車上也習慣有牠不經意按下車窗後所帶來的笑聲。
這些點點滴滴,當COCO還在我們身邊時,從來不覺得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而今,我們才明白,在這十四年的歲月中,COCO帶給我們的歡樂實非筆墨能形容。
未來,我們的生命中,也會有許多的一天,是我們要學習向我們親愛的家人說再見。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這是我們知道的事,媽媽想,不管是誰向誰說再見,也不管我們的心裡有再多的預備,當那天來臨時,一定也會讓我們很不習慣。
但是,親愛的孩子,總要記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已應許我們,讓我們所親愛的家人都能相聚在主寶座前,只要我們一生與神同行。所以,不論要向誰說再見,我們都知道,肉體的死亡其實只是短暫的離別,將有一天,我們會再次相聚在主懷中。
所以,我親愛的克涵、默箴,我們總要時刻相互代禱,求神帶領我們一生都在神的家中盡忠,然後,才能在神的家中再次相聚。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挪亞因著信,動了敬畏的心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挪亞之於你們算是聖經中相當耳熟能詳的人物。從你們很小的時候,你們在幼稚班的課程裏,就會上到挪亞造了個大方舟,讓他、他的家人、和動物們存活了下來。後來有一段時間,媽媽也曾經跟你們分享,挪亞方舟的尺寸與教會得救的關係。
這陣子我們再一次讀到創世記中有關挪亞的記載,媽媽想用希伯來書11:7的記載來和你們分享。希伯書的作者說,挪亞因著信,就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短短的一句話,說得是創世記這裏的6-8章。
親愛的孩子,你們想,挪亞相信什麼?是什麼東西讓他相信,並且進一步動了敬畏神的心?並且因此願意預備方舟?
從創世記的第六章,我們知道挪亞是個義人,所以,神將那將要發生的事指示他,就是神將世界會被毀滅這件事告訴了挪亞。媽媽想,挪亞相信的應該就是這件事。神也跟挪亞說:「我卻要與你立約,你同你的妻子兒婦都要進入方舟好保全生命」。
人對於還沒有發生的事,通常會存有一種也許不會發生的僥倖之心。那對於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那更是不用說了,我想,大多數的人聽了多是不屑一顧吧。但是,挪亞顯然不同,對他來說,世界要被毀滅這事,雖然不曾出現在他的生活中。但是,當神告訴他這世界必然的結局時,他完全相信,而且,因著敬畏神,所以他全然遵守神的吩咐,就照著神所吩咐的來行。難怪希伯來書的作者會這麼說,他說,信心就是未見之事的實底。這個意思就是,在你還沒有看見,你就相信,那這就是所謂的信心了。
媽媽其實不知道挪亞到底是幾歲開始蓋方舟的,也許就是他五百歲那年。也許是他五百多歲的某一年。但是,不論如何,從聖經上的記載,可以推測出他一定是花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蓋好方舟。在蓋方舟的這段時間裏,挪亞是因著信,每天才能持續不斷的蓋方舟。
親愛的孩子,那我們呢?
我們相不相信神和我們的約定?
啟示錄裏,神已經告訴我們了,神說,這天地都要廢去,都要被丟進火湖裏,只剩下教會能得救。在四福音書裏,神也告訴我們,當如何在這個世代建造一個能得救的教會。我們是否也因著信,動了敬畏的心,然後,像挪亞一樣專心的照著神所吩咐的尺寸造方舟?造一個能讓世人都能保全生命的方舟?
親愛的孩子,挪亞那時候的心情必然是有些百感交集。他是個完全人,是個義人。既是如此,他也必然有著憐憫人的心腸。在當時,他也必然有他熟識的朋友或是親人。可是,神說,這些都要被毀滅,無一不死,到最後只會剩下你們一家八人。對於他的親人,他的朋友,他著急的心是何等的深。然而,在我們這個世代,神說,我們能盡力的傳,能告訴普世眾人這得救的方舟,只要我們傳這福音,人願意悔改信靠神,那麼眾人都能在教會裏保全生命。
深願慈愛的上主施恩帶領我們,讓我們能因著信,真正的有敬畏神的心。然後,能在建立完全的教會的這事上有份。
深愛你們的媽媽
挪亞之於你們算是聖經中相當耳熟能詳的人物。從你們很小的時候,你們在幼稚班的課程裏,就會上到挪亞造了個大方舟,讓他、他的家人、和動物們存活了下來。後來有一段時間,媽媽也曾經跟你們分享,挪亞方舟的尺寸與教會得救的關係。
這陣子我們再一次讀到創世記中有關挪亞的記載,媽媽想用希伯來書11:7的記載來和你們分享。希伯書的作者說,挪亞因著信,就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短短的一句話,說得是創世記這裏的6-8章。
親愛的孩子,你們想,挪亞相信什麼?是什麼東西讓他相信,並且進一步動了敬畏神的心?並且因此願意預備方舟?
從創世記的第六章,我們知道挪亞是個義人,所以,神將那將要發生的事指示他,就是神將世界會被毀滅這件事告訴了挪亞。媽媽想,挪亞相信的應該就是這件事。神也跟挪亞說:「我卻要與你立約,你同你的妻子兒婦都要進入方舟好保全生命」。
人對於還沒有發生的事,通常會存有一種也許不會發生的僥倖之心。那對於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那更是不用說了,我想,大多數的人聽了多是不屑一顧吧。但是,挪亞顯然不同,對他來說,世界要被毀滅這事,雖然不曾出現在他的生活中。但是,當神告訴他這世界必然的結局時,他完全相信,而且,因著敬畏神,所以他全然遵守神的吩咐,就照著神所吩咐的來行。難怪希伯來書的作者會這麼說,他說,信心就是未見之事的實底。這個意思就是,在你還沒有看見,你就相信,那這就是所謂的信心了。
媽媽其實不知道挪亞到底是幾歲開始蓋方舟的,也許就是他五百歲那年。也許是他五百多歲的某一年。但是,不論如何,從聖經上的記載,可以推測出他一定是花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蓋好方舟。在蓋方舟的這段時間裏,挪亞是因著信,每天才能持續不斷的蓋方舟。
親愛的孩子,那我們呢?
我們相不相信神和我們的約定?
啟示錄裏,神已經告訴我們了,神說,這天地都要廢去,都要被丟進火湖裏,只剩下教會能得救。在四福音書裏,神也告訴我們,當如何在這個世代建造一個能得救的教會。我們是否也因著信,動了敬畏的心,然後,像挪亞一樣專心的照著神所吩咐的尺寸造方舟?造一個能讓世人都能保全生命的方舟?
親愛的孩子,挪亞那時候的心情必然是有些百感交集。他是個完全人,是個義人。既是如此,他也必然有著憐憫人的心腸。在當時,他也必然有他熟識的朋友或是親人。可是,神說,這些都要被毀滅,無一不死,到最後只會剩下你們一家八人。對於他的親人,他的朋友,他著急的心是何等的深。然而,在我們這個世代,神說,我們能盡力的傳,能告訴普世眾人這得救的方舟,只要我們傳這福音,人願意悔改信靠神,那麼眾人都能在教會裏保全生命。
深願慈愛的上主施恩帶領我們,讓我們能因著信,真正的有敬畏神的心。然後,能在建立完全的教會的這事上有份。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在平凡的生活中得勝死亡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真得很感謝神,讓我們昨晚有那麼美好的讀經時光。
我們昨晚的讀經進度來到了創世記第5章的1:20。算是有閱讀能力的你們,很快就發現了有一個一直重複的句法結構,就是誰活到幾歲生了誰,誰生誰之後,又活了幾年,並且生兒養女。是的,從亞當生塞特,一直到雅列生以諾,總共七代都是這樣描述,所以,這樣的語法結構就會出現七次。一讀完,你們就說,這句型不背起來都很難。只需要置換人名和歲數,這一章就可以完成了。
一直以來,媽媽也很喜歡和你們分享,人在世上總要有歷史時間感,比如說,我們要能想像台灣建國一百年,看似漫長,但德國或英國相比,這一百年看來就不長了。顯然,這樣的歷史感是有在你們的心裡了,所以,我們昨晚一起畫了人類最初七代的家族史。
你們用一毫米代表十年的歲月,然後,按步就班的記載著這七代祖先的生命。因著這樣的年代表,你們才能算出亞當是235歲的看見了孫子以挪士出生,是325歲的時候,看到曾孫該南出生。一代一代的畫著,所以,當亞當622歲的時候,他看見以諾出生了。就是365歲的時候,就被神接到天上的以諾,是人類史上第一個得勝死亡的那個以諾。
在一筆一畫的記錄中,我們才知道,這些孩子都是親眼見過亞當的人,應該也是都能親耳聽過亞當見證神所創造的伊甸園的人。相對應於該隱的後代,塞特的後代看來就平凡無奇了,他們乍看之下,就是不會生兒養女。但是,對媽媽而言,媽媽最好奇的是,他們是怎麼能教養出以諾這樣的後代。在這麼平凡的生活中,他們是怎麼讓以諾認識神的?又是怎麼讓以諾比自己的祖先都行得更好,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要讓我們的下一代比我們更好。
媽媽猜,他們一定是有努力的,一定是努力的在平凡的生活裡學習敬畏神,然後,才能讓一代比一代更親近神,然後,到了以諾,他真得就得勝死亡,不在這世上了。這當中的細節創世記沒有清楚的記載,但是,親愛的克涵、默箴,媽媽是比他們更幸運的,因為,媽媽有聖經呢,媽媽能用聖經陪著你們長大。而且,我們也有神十架的救恩,現在神已將我們贖回,已應許我們必得勝死亡,所以,和以諾的媽媽相起,媽媽的工作相對容易了,媽媽深信,我們也已得勝死亡,現在,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保守自己,然後,在神願意用我們的時候,將我們的生命全然奉獻給神。最終,我們就能在神的面前,坦然無懼的站立。
深愛你們的媽媽留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神定第七日為聖日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收信平安:
時序已進入四月中旬,因著神的憐憫與保守,在這個失序的社會裏,我們才能因著神的恩典,有規律且能自潔的生活。就像你們在學校看到的,總是會有人破壞學校的整潔,讓你們的打掃工作倍感辛苦;也開始有同學因著對異性的好奇,不論是在言語或行為上,讓人覺得不是那麼的舒坦。你們學校裏的同學,年紀最長的也不會超過十二歲,從出生到十二歲,照理說,應該還有著所謂的童真,是應該還能保有赤子之心的歲月。然而,在這個失序的社會裡,本該是純真的小學生活,也已被世俗污染了。
親愛的孩子,我們是因著能親近神,因為能常常讀神的話語,所以,神的話在我們的內心裏,我們的生命才能一天新似一天。但是,我們總是要記得,要讓我們身邊的同學也能因為我們得以認識神,要將這些同學的生命放在我們的禱告裡,懇求神施恩賜福給他們。
創世記第二章神告訴我們,祂用六日造齊了天地萬物。到第七日,神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這一段話,看似平凡無奇,就有點像你們的日記,只是照著時間順序將當時發生的事記錄下來一樣。但是,神不會做沒有意義的事,神所留給我們的每一句話,必然都是為了讓我們能更加明白神的救恩與恩典。
在這裡,神說祂造物的工已經完畢。既是完畢,必然就和創世第一天大不相同了。起初神創造的時候,地是混沌空虛黑暗。經過了六天的工作,第七天是個怎麼樣的景像呢?創世記中沒有描述第七天的景像,我們甚至不知道那些動物或是已經被創造的亞當,在第七天的時候是在做什麼?如果只看創世記第二章的描述,我們只知道這一天是聖日,是神所賜福的日子。但是,最少我們可以知道,只有第七天是被神定為聖日,是神所賜福的日子。
媽媽在想,神到底賜了什麼福氣給第七天?如果按我們現在的觀念,我們會覺得賜福,也許是指世上的財富或是世上的平安,或是我們也可能會覺得賜福是屬靈上的,例如,我們的靈命得以成長。可是,對創世的第七天而言,這些福氣應該都不適用吧!那麼,神到底賜了什麼福氣給第七天?
關於這個問題,媽媽也還沒有很清楚的答案。但是,媽媽想,應該和啟示錄二十二章所記載的有關。啟示錄22:5說不再有黑夜,也不用燈光與日光,因為,主神要光照他們。起初神還沒有開始創造天地時,地是全部黑暗;啟示錄這邊所記載的是一個完全的對比,是一個完全沒有黑暗,只有神的光照耀的地方。
在創世的前六天,每一天都是有早晨有夜晚,但是,到了第七日,聖經上沒有寫有早晨有夜晚。媽媽猜,神所賜福的第七日,很可能沒有夜晚了,很可能就是啟示錄22:5的描述了。
但是,這在時間點看來,或許會略有不合。因為,啟示錄22:5所記載的,是將來才要發生的事。但是,創世記第二章所記載的,看起來像是已經完成了的事。關於這一點,希伯來的作者有很清楚的說明,在4:3的後面說道,其實造物之工從創世以來已經成全了。
但是,自從亞當離開伊甸園後,人似乎就與第七日的福氣隔絕了。後來,因著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所以,當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神才從天上降上糧食,將第七日的福氣賜給人。
這也是希伯來書作者在第四章說的,必另有一個安息日的安息,是為神的子民存留的。
當現在的我們來說,啟示錄22:5節的確是還沒有發生,但是,因著神的應許,我們得以每星期六回到神的教會,享受神從天上要賜給我們的糧食,讓我們能因此進入那永遠的安息。
親愛的孩子,我們現在的安息日,乍看也只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個普通的日子。但是,因著神的憐憫,每當我們在安息日調轉腳步來到神的教會,我們不僅得以讓自己的生命與神永生的生命連結,媽媽總是深信,這一天也是神賜福的日子,是一個在屬靈上只有神光照耀的日子,是一個沒有黑夜的日子。
下個安息日開始,當你們進到神的殿中,進得慢慢的體會,慢慢的感受,只有神光照耀的美好。媽媽相信,你們一定會更加明白,為什麼我們得以稱為是神光明的子女。
愛你們的媽媽
時序已進入四月中旬,因著神的憐憫與保守,在這個失序的社會裏,我們才能因著神的恩典,有規律且能自潔的生活。就像你們在學校看到的,總是會有人破壞學校的整潔,讓你們的打掃工作倍感辛苦;也開始有同學因著對異性的好奇,不論是在言語或行為上,讓人覺得不是那麼的舒坦。你們學校裏的同學,年紀最長的也不會超過十二歲,從出生到十二歲,照理說,應該還有著所謂的童真,是應該還能保有赤子之心的歲月。然而,在這個失序的社會裡,本該是純真的小學生活,也已被世俗污染了。
親愛的孩子,我們是因著能親近神,因為能常常讀神的話語,所以,神的話在我們的內心裏,我們的生命才能一天新似一天。但是,我們總是要記得,要讓我們身邊的同學也能因為我們得以認識神,要將這些同學的生命放在我們的禱告裡,懇求神施恩賜福給他們。
創世記第二章神告訴我們,祂用六日造齊了天地萬物。到第七日,神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這一段話,看似平凡無奇,就有點像你們的日記,只是照著時間順序將當時發生的事記錄下來一樣。但是,神不會做沒有意義的事,神所留給我們的每一句話,必然都是為了讓我們能更加明白神的救恩與恩典。
在這裡,神說祂造物的工已經完畢。既是完畢,必然就和創世第一天大不相同了。起初神創造的時候,地是混沌空虛黑暗。經過了六天的工作,第七天是個怎麼樣的景像呢?創世記中沒有描述第七天的景像,我們甚至不知道那些動物或是已經被創造的亞當,在第七天的時候是在做什麼?如果只看創世記第二章的描述,我們只知道這一天是聖日,是神所賜福的日子。但是,最少我們可以知道,只有第七天是被神定為聖日,是神所賜福的日子。
媽媽在想,神到底賜了什麼福氣給第七天?如果按我們現在的觀念,我們會覺得賜福,也許是指世上的財富或是世上的平安,或是我們也可能會覺得賜福是屬靈上的,例如,我們的靈命得以成長。可是,對創世的第七天而言,這些福氣應該都不適用吧!那麼,神到底賜了什麼福氣給第七天?
關於這個問題,媽媽也還沒有很清楚的答案。但是,媽媽想,應該和啟示錄二十二章所記載的有關。啟示錄22:5說不再有黑夜,也不用燈光與日光,因為,主神要光照他們。起初神還沒有開始創造天地時,地是全部黑暗;啟示錄這邊所記載的是一個完全的對比,是一個完全沒有黑暗,只有神的光照耀的地方。
在創世的前六天,每一天都是有早晨有夜晚,但是,到了第七日,聖經上沒有寫有早晨有夜晚。媽媽猜,神所賜福的第七日,很可能沒有夜晚了,很可能就是啟示錄22:5的描述了。
但是,這在時間點看來,或許會略有不合。因為,啟示錄22:5所記載的,是將來才要發生的事。但是,創世記第二章所記載的,看起來像是已經完成了的事。關於這一點,希伯來的作者有很清楚的說明,在4:3的後面說道,其實造物之工從創世以來已經成全了。
但是,自從亞當離開伊甸園後,人似乎就與第七日的福氣隔絕了。後來,因著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所以,當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神才從天上降上糧食,將第七日的福氣賜給人。
這也是希伯來書作者在第四章說的,必另有一個安息日的安息,是為神的子民存留的。
當現在的我們來說,啟示錄22:5節的確是還沒有發生,但是,因著神的應許,我們得以每星期六回到神的教會,享受神從天上要賜給我們的糧食,讓我們能因此進入那永遠的安息。
親愛的孩子,我們現在的安息日,乍看也只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個普通的日子。但是,因著神的憐憫,每當我們在安息日調轉腳步來到神的教會,我們不僅得以讓自己的生命與神永生的生命連結,媽媽總是深信,這一天也是神賜福的日子,是一個在屬靈上只有神光照耀的日子,是一個沒有黑夜的日子。
下個安息日開始,當你們進到神的殿中,進得慢慢的體會,慢慢的感受,只有神光照耀的美好。媽媽相信,你們一定會更加明白,為什麼我們得以稱為是神光明的子女。
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前陣子我們已略略讀了耶利米書的前幾章。這陣子,我們一起讀的進度是創世記。
從小,你們就知道起初是神創造了天地。這也不是我們第一次一起讀創世記了。但是,媽媽深深的祈求主耶穌基督,讓我們在這一次一起讀創世記的過程中,讓你們更加明白,起初神創造天地的奧秘。
對媽媽來說,整本聖經中記載了許多讓媽媽甚為希奇的神蹟奇事。聖經裏不只一次因著神的慈悲,死人得以復活,這是大神蹟;因著選民的信心,神讓以色列人過紅海,無庸置疑的,這也是一件大神蹟。但是,對媽媽而言,所有的神蹟奇事,都比不上神創造天地這件事。也因此,每當媽媽在生命中或有困頓之時,總是能因著反復思想神起初創造天地的大能,得以重新得力。親愛的孩子,深願慈愛的上主在你們用靈言禱告的過程中,慢慢的教導你們,使你們得以看見並明白,神起初創造天地的奧秘。
創世記1:26節這麼記載著,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這句話是整本聖經中,第一次記載到我們人類和神之間的關係。這裏說得很清楚,我們乃是照著神的形像和樣式造的。
親愛的孩子,媽媽以前剛讀這句話時,還問了當時的駐牧傳道,因為,媽媽不能明白,怎麼神明明只有一個,卻又說要照著我們的形像和樣式造人。雖然,27節就有說,神是按著自己的形像照人,可是26節那邊的說法,總是讓媽媽百思不得其解。
當時傳道很有耐心的解釋給媽媽聽,但是初信之時的媽媽,其實能領會的並不多。以至每次讀創世記時,那種不甚理解的感覺總是會再次浮現。
感謝神,媽媽現在也略略能體會了。媽媽當然知道,神是只有一位,而26節的我們當然不是說有很多神的意思。媽媽一開始會覺得不甚理解,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媽媽用人的想法來理解神的形象。我們人受限於有限的經驗,其實很難完全理解神的形像。就好像,出埃及記裏這麼記載,神和摩西面對面說話;可是,同時在同一個經卷裏,當摩西跟神求能看見神的榮耀時,神卻說,你只能見我的背,不能見我的面。當媽媽對神的話慢慢的思量,媽媽才慢慢的明白,不論是面或背,看來都不是我們屬世的世界中所能描述的面或背了。所以,媽媽慢慢的明白,神的靈是只有一個,但是啟示錄第一章裏所寫的在神寶座前的七靈,應該是指神的靈裏有七種特質。
所以,神的形像是什麼?是公義,是正直,是憐憫,是良善,是聖潔。這些都是神的形象,所以,神說,照著我們的形象,有可能是指這些不同面向的形象。所以,被神所創造的人,也是應該有這樣的形象,是公義,是正直,有憐憫,有良善,也是聖潔。所以,這26節裏的我們,說得就是神這麼多樣的形像了。這樣的明白,讓媽媽深感喜樂,因為,媽媽明白,我們既已受洗成為新造的人,就像亞當還沒犯罪剛被新造之時一樣,所以,在受洗的那當下,我們就是按著神的形像被重新造出來了。既是如此,我們這一生,就當靠著神的幫助,活出神的形像,對不?
至於神的樣式是什麼呢?
媽媽想,應該是和羅馬書六章裏提到的,我們受洗歸入神的死,並與神同復活,得以有新生的樣式,並且在復活的形狀上與神聯合。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肉體在復活的時候都會轉變,轉變成一個永活的身體。一個和我們現在的身體全然不同的身體。
所以,創世之初被造的亞當,他的肉體是和按著神的樣式被造的。而現在的我們,則是在等候身體的得贖(羅8:23),我們才能真正的明白創世之初那被造的樣式是什麼。
親愛的孩子,我們如今,因著神的憐憫,才能因著神寶血的洗禮,成為新造的人。就是重新按著神的形像和樣式被造。所以,要常常記得,我們當在生命中活出神聖潔公義且滿有恩慈的形像,這才不枉費了神將我們新造出來。
深愛你們的媽媽
前陣子我們已略略讀了耶利米書的前幾章。這陣子,我們一起讀的進度是創世記。
從小,你們就知道起初是神創造了天地。這也不是我們第一次一起讀創世記了。但是,媽媽深深的祈求主耶穌基督,讓我們在這一次一起讀創世記的過程中,讓你們更加明白,起初神創造天地的奧秘。
對媽媽來說,整本聖經中記載了許多讓媽媽甚為希奇的神蹟奇事。聖經裏不只一次因著神的慈悲,死人得以復活,這是大神蹟;因著選民的信心,神讓以色列人過紅海,無庸置疑的,這也是一件大神蹟。但是,對媽媽而言,所有的神蹟奇事,都比不上神創造天地這件事。也因此,每當媽媽在生命中或有困頓之時,總是能因著反復思想神起初創造天地的大能,得以重新得力。親愛的孩子,深願慈愛的上主在你們用靈言禱告的過程中,慢慢的教導你們,使你們得以看見並明白,神起初創造天地的奧秘。
創世記1:26節這麼記載著,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這句話是整本聖經中,第一次記載到我們人類和神之間的關係。這裏說得很清楚,我們乃是照著神的形像和樣式造的。
親愛的孩子,媽媽以前剛讀這句話時,還問了當時的駐牧傳道,因為,媽媽不能明白,怎麼神明明只有一個,卻又說要照著我們的形像和樣式造人。雖然,27節就有說,神是按著自己的形像照人,可是26節那邊的說法,總是讓媽媽百思不得其解。
當時傳道很有耐心的解釋給媽媽聽,但是初信之時的媽媽,其實能領會的並不多。以至每次讀創世記時,那種不甚理解的感覺總是會再次浮現。
感謝神,媽媽現在也略略能體會了。媽媽當然知道,神是只有一位,而26節的我們當然不是說有很多神的意思。媽媽一開始會覺得不甚理解,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媽媽用人的想法來理解神的形象。我們人受限於有限的經驗,其實很難完全理解神的形像。就好像,出埃及記裏這麼記載,神和摩西面對面說話;可是,同時在同一個經卷裏,當摩西跟神求能看見神的榮耀時,神卻說,你只能見我的背,不能見我的面。當媽媽對神的話慢慢的思量,媽媽才慢慢的明白,不論是面或背,看來都不是我們屬世的世界中所能描述的面或背了。所以,媽媽慢慢的明白,神的靈是只有一個,但是啟示錄第一章裏所寫的在神寶座前的七靈,應該是指神的靈裏有七種特質。
所以,神的形像是什麼?是公義,是正直,是憐憫,是良善,是聖潔。這些都是神的形象,所以,神說,照著我們的形象,有可能是指這些不同面向的形象。所以,被神所創造的人,也是應該有這樣的形象,是公義,是正直,有憐憫,有良善,也是聖潔。所以,這26節裏的我們,說得就是神這麼多樣的形像了。這樣的明白,讓媽媽深感喜樂,因為,媽媽明白,我們既已受洗成為新造的人,就像亞當還沒犯罪剛被新造之時一樣,所以,在受洗的那當下,我們就是按著神的形像被重新造出來了。既是如此,我們這一生,就當靠著神的幫助,活出神的形像,對不?
至於神的樣式是什麼呢?
媽媽想,應該是和羅馬書六章裏提到的,我們受洗歸入神的死,並與神同復活,得以有新生的樣式,並且在復活的形狀上與神聯合。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肉體在復活的時候都會轉變,轉變成一個永活的身體。一個和我們現在的身體全然不同的身體。
所以,創世之初被造的亞當,他的肉體是和按著神的樣式被造的。而現在的我們,則是在等候身體的得贖(羅8:23),我們才能真正的明白創世之初那被造的樣式是什麼。
親愛的孩子,我們如今,因著神的憐憫,才能因著神寶血的洗禮,成為新造的人。就是重新按著神的形像和樣式被造。所以,要常常記得,我們當在生命中活出神聖潔公義且滿有恩慈的形像,這才不枉費了神將我們新造出來。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先知--耶利米(一)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關於春天,我們饒富詩意的祖先們對它有很多的形容。例如,春暖花開,說得大概就像我們現在滿眼可及的日本櫻花在樹梢綻放的景象。至於乍暖還寒,大概就可以形容我們這一兩天的天氣了。前幾天,讓高鐵因此停擺一天的甲仙地震的那一天,氣溫熱到讓我們換上了夏衣。也不過幾天的光景,今早,你們都披上了厚重的冬衣去上學。親愛的孩子,這就是春天,一個讓人捉摸不定的季節,在這個捉摸不定的季節裡,倒是讓媽媽想起神在約伯記裡跟約伯的對話,在約伯記的37章這麼記載,神發出奇妙的雷聲,他行大事,我們不能測透…他對雪說要降在地上…他封住各人的手,叫所造的萬人都曉得他的作為……或為責罰或為潤地或為施慈愛。約伯阿,你要留心聽,要站立思想神奇妙的作為。
感謝神,即使氣候有著這樣極端的變化,神對我們的慈愛卻是信實永不改變。就像你們昨晚的禱告,你們說,感謝神,讓我們在寒冷的天氣裏仍然有一個溫暖的家,能在這個小小的家中一起讀經聚會。親愛的孩子,你們真的是一天天慢慢的長大了,從你們每天的禱告裏,媽媽看見了你們對神的認識日益清楚,深願,慈愛的上主,繼續施恩帶領你們,讓你們與神日益相親。
這陣子,我們的讀經進度是耶利米書。之所以會讀耶利米書,是因為你們很好奇為什麼聖經中會有耶利米哀歌這樣的經卷。你們很好奇,是什麼事讓耶利米悲傷。要明白耶利米的心傷,也許應該也讀讀耶利米書的,就這樣,我們開始了我們的「耶利米書」讀經進度。
愛你們的媽媽
關於春天,我們饒富詩意的祖先們對它有很多的形容。例如,春暖花開,說得大概就像我們現在滿眼可及的日本櫻花在樹梢綻放的景象。至於乍暖還寒,大概就可以形容我們這一兩天的天氣了。前幾天,讓高鐵因此停擺一天的甲仙地震的那一天,氣溫熱到讓我們換上了夏衣。也不過幾天的光景,今早,你們都披上了厚重的冬衣去上學。親愛的孩子,這就是春天,一個讓人捉摸不定的季節,在這個捉摸不定的季節裡,倒是讓媽媽想起神在約伯記裡跟約伯的對話,在約伯記的37章這麼記載,神發出奇妙的雷聲,他行大事,我們不能測透…他對雪說要降在地上…他封住各人的手,叫所造的萬人都曉得他的作為……或為責罰或為潤地或為施慈愛。約伯阿,你要留心聽,要站立思想神奇妙的作為。
感謝神,即使氣候有著這樣極端的變化,神對我們的慈愛卻是信實永不改變。就像你們昨晚的禱告,你們說,感謝神,讓我們在寒冷的天氣裏仍然有一個溫暖的家,能在這個小小的家中一起讀經聚會。親愛的孩子,你們真的是一天天慢慢的長大了,從你們每天的禱告裏,媽媽看見了你們對神的認識日益清楚,深願,慈愛的上主,繼續施恩帶領你們,讓你們與神日益相親。
這陣子,我們的讀經進度是耶利米書。之所以會讀耶利米書,是因為你們很好奇為什麼聖經中會有耶利米哀歌這樣的經卷。你們很好奇,是什麼事讓耶利米悲傷。要明白耶利米的心傷,也許應該也讀讀耶利米書的,就這樣,我們開始了我們的「耶利米書」讀經進度。
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主必快來(啟22:20)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
時間果然是個靜默的巨人,記得我們才剛從2009年進到2010年,一轉眼,2010年也已過了1/6了。那個大家期待的咱們台灣教育史上最長的寒假也在一個星期前結束了。
感謝神,開學的第一天,你們就已神清氣爽的上學去,一點也沒有因為漫長的寒假,而不適應開學的日子。親愛的孩子,想來這有點像保羅說的了,不論處何境遇,我們都已得著了得勝的秘訣。因為對我們而言,長長的假期我們仍然是為神而活,所以,我們仍然是工作六日,到第七日才進神的聖殿,得享神所賜福的安息聖日。因著這樣的規律,長假對我們而言,反而滿有更多的恩典,因為我們能有更多的時間親近神。
這個長長的寒假,我們一起讀了啟示錄的一到五章,還有二十一到二十二章。
因為媽媽想,六到二十章可以等你們再長大一點再來唸。
然而不論年紀大小,總是要記得神在啟示錄裏最後的應許,神說「祂必快來」。這就好像,不論年紀大小,對於神的全能,總是要記得從起初神創造天地來揣摩。因為神起初創造天地,所行的就是一個最大的神蹟,聖經裡所有的神蹟奇事,其實都比不上起初神創造天地這個作為更能顯出神的全能。
我們的信仰,若是不能理解神創造天地的全能,就很容易流於在小事上尋求神,例如,會以為,感冒生病蒙神醫治,或是,學校考試成績理想,或是,長大後找工作順利等等。這些事,若是順利,當然是應該要感謝神。但是,若總是在這些事上尋求神的能力,那也實在是有點可惜,因為,我們的神,是創造宇宙萬有的神,萬有都在祂的手中,我們若不能時刻仰望神的創造,卻總是在日光之下尋求神蹟,那大概就像以賽亞書中說的「雅各,你這個蟲啊」。因為,蟲因為牠自身高度的限制,所以視野是有限的。而我們,從神創造天地萬有的神蹟中,是應該要能如鷹展翅飛翔的,對不。
同樣的,我們的信仰也不能忘了「主必快來」,當我們篤定的明白神必親自再臨,而且時候不多了。那麼,我們自然會儆醒,會預備。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讀啟示錄時,媽媽又花了一些時間陪你們讀了馬太福音的24到25章,因為,當我們知道主必快來了,就要記得耶穌在世時親自告訴我們的,該怎麼儆醒,該怎麼預備。十個童女裏,那五個聰明的童女,就是很明白主必快來的人,所以,他們儆醒預備。
這樣想來,其實,我們的信仰,很重要的就是要明白,我們的神是創造宇宙萬有的神,祂在起初創造了這天地,而現在,祂已經快要再來。
我們如今,已經像是一棵樹栽在生命河旁,照著啟示錄21章的記載,我們當每月結出12樣果子,為要醫治萬民。記不記得耶穌在福音書裏曾責備那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照著大自然的時序,無花果樹也是按季節結果子的,但是耶穌當時卻不管那當時是不是結果子的季節,就嚴厲的斥責了這無花果樹。親愛的孩子,若是對照回啟示錄21章,我們就可以理解,原來,在神的園中,我們是每時每刻都要能按月結果子的。所以,那無花果樹在耶穌來時,沒能結果子,才會被斥責。
我們既已明白,主必快來。深願我們彼此互相勉勵,總是要記得按月結出好果子,好醫治萬民。使這世上的萬國萬民都能因我們而得福。
深愛你們的媽媽
時間果然是個靜默的巨人,記得我們才剛從2009年進到2010年,一轉眼,2010年也已過了1/6了。那個大家期待的咱們台灣教育史上最長的寒假也在一個星期前結束了。
感謝神,開學的第一天,你們就已神清氣爽的上學去,一點也沒有因為漫長的寒假,而不適應開學的日子。親愛的孩子,想來這有點像保羅說的了,不論處何境遇,我們都已得著了得勝的秘訣。因為對我們而言,長長的假期我們仍然是為神而活,所以,我們仍然是工作六日,到第七日才進神的聖殿,得享神所賜福的安息聖日。因著這樣的規律,長假對我們而言,反而滿有更多的恩典,因為我們能有更多的時間親近神。
這個長長的寒假,我們一起讀了啟示錄的一到五章,還有二十一到二十二章。
因為媽媽想,六到二十章可以等你們再長大一點再來唸。
然而不論年紀大小,總是要記得神在啟示錄裏最後的應許,神說「祂必快來」。這就好像,不論年紀大小,對於神的全能,總是要記得從起初神創造天地來揣摩。因為神起初創造天地,所行的就是一個最大的神蹟,聖經裡所有的神蹟奇事,其實都比不上起初神創造天地這個作為更能顯出神的全能。
我們的信仰,若是不能理解神創造天地的全能,就很容易流於在小事上尋求神,例如,會以為,感冒生病蒙神醫治,或是,學校考試成績理想,或是,長大後找工作順利等等。這些事,若是順利,當然是應該要感謝神。但是,若總是在這些事上尋求神的能力,那也實在是有點可惜,因為,我們的神,是創造宇宙萬有的神,萬有都在祂的手中,我們若不能時刻仰望神的創造,卻總是在日光之下尋求神蹟,那大概就像以賽亞書中說的「雅各,你這個蟲啊」。因為,蟲因為牠自身高度的限制,所以視野是有限的。而我們,從神創造天地萬有的神蹟中,是應該要能如鷹展翅飛翔的,對不。
同樣的,我們的信仰也不能忘了「主必快來」,當我們篤定的明白神必親自再臨,而且時候不多了。那麼,我們自然會儆醒,會預備。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讀啟示錄時,媽媽又花了一些時間陪你們讀了馬太福音的24到25章,因為,當我們知道主必快來了,就要記得耶穌在世時親自告訴我們的,該怎麼儆醒,該怎麼預備。十個童女裏,那五個聰明的童女,就是很明白主必快來的人,所以,他們儆醒預備。
這樣想來,其實,我們的信仰,很重要的就是要明白,我們的神是創造宇宙萬有的神,祂在起初創造了這天地,而現在,祂已經快要再來。
我們如今,已經像是一棵樹栽在生命河旁,照著啟示錄21章的記載,我們當每月結出12樣果子,為要醫治萬民。記不記得耶穌在福音書裏曾責備那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照著大自然的時序,無花果樹也是按季節結果子的,但是耶穌當時卻不管那當時是不是結果子的季節,就嚴厲的斥責了這無花果樹。親愛的孩子,若是對照回啟示錄21章,我們就可以理解,原來,在神的園中,我們是每時每刻都要能按月結果子的。所以,那無花果樹在耶穌來時,沒能結果子,才會被斥責。
我們既已明白,主必快來。深願我們彼此互相勉勵,總是要記得按月結出好果子,好醫治萬民。使這世上的萬國萬民都能因我們而得福。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寫信給七個教會
親愛的孩子們:
我們這幾天已經開始讀啟示錄中,約翰照著神所的吩咐,所寫給七間教會的信。感謝神,你們也慢慢發現了一些閱讀的小訣竅。最先是你們發現了,「凡有的就應當聽」這句話總是一直出現 ;然後,你們也發現了,總是會的「得勝的」這三個字。
雖然我們還沒有完全讀完這七封信,不過,媽媽想,還是可以先和你們分享這七封信的形式架構。一般來說,文章通常可以大分為「敘事體」和「說明文體」這兩類。在說明文體裏面,照著文章裏的內容,有時可以再細分為「因果關係」、「時間序列」、「排比對照」等類。如果我們把啟示錄裏的這七封信當成一篇完整的說明文體,那麼,我們通常會把這篇說明文分類為「排比對照」的形式。
基本上,這七封信的結構是一樣的,都是先描述神的特性,然後,說明教會的現況(有正面,也有反面);接著再說神的回應,神的回應裏,有針對教會現況的回應,同時還有針對那些「得勝的」人(或教會)的回應。最後,信中一定會提到,「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若是整理出來,大體上就會類似下面的這個表格。
變成了表格後,有沒有覺得有一種更能看得出全貌的感覺?
的確是的,這七封信其實就是寫給我們現在看的,我們現在並不特定是這七間教會裏的哪一間,但是,這七封信的內容,是要讓我們能因此,「勝了又勝」,成為那真正得勝的教會。
讓我們一起努力!!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1月30日 星期六
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神的祭司(啟1:6)_上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媽媽又好久沒有把我們一起讀經的點滴記下來,實在是很可惜。我們的主題式查經,第一個主題是「神的尺寸」,之後是「以利亞先知」。這兩個主題結束後,你們提議要讀啟示錄。所以,我們從一月中旬開始就一起學習啟示錄裡的道理。以利亞先知的那些點點滴滴,媽媽現在是有心但已無力補回來了。不過,啟示錄的部份趁著我們還沒走太遠,媽媽多多少少來補上一些,好做為我們日後繼續成長進步的基礎。
耶穌的門徒約翰晚年,因著神福音的緣故被人拘禁在一個孤島上。有一天,神的話臨到老約翰,要他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給神的眾僕人知道。所以老約翰就將那時所看到的啟示原原本本的寫了下來,為得就是要讓神的眾僕人知道這些必要快成的事是什麼。
親愛的孩子,我們就是神的「僕人」。就好像亞伯拉罕是神的僕人一樣。記不記得亞伯拉罕在幔利橡樹下接待了三個人的那段故事?照那場景,其實,亞伯拉罕稱得上是主人的,因為,是他出面用家裏豐盛的食物款待那三個客旅。但是,若你們再細想一下那情節,一定也不會忘記,當那三個人在用餐的時候,亞伯拉罕是侍立在旁,好像僕人般的伺候這三個客人。
提到亞伯拉罕,讓我們再回想另一個你們也耳熟能詳的段落。那時,亞伯拉罕還用他原本的名字,就是亞伯蘭,他當時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有一天,神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親愛的孩子,因著神的憐憫,我們現在已能明白,神所應許要給亞伯蘭的大國,就是神用聖靈在地上親自建立的教會。所以,我們也都知道神的教會,必然興起,在這地上成為大國。
有了這樣的認知,才能清楚的明白老約翰在啟示錄第一章第五節要告訴我們的事情。就是,神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又使我們成為國民。親愛的孩子,我們原都是與救恩無分的人,我們就像馬太福音裏面提到的,我們是神從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的子孫。我們是白白的得到這樣的恩典,白白的成為神救恩的國度裏的國民。
神救我們,使我們成為他的國民,為得是什麼呢?
當然不是為了要讓我們在這世上讀書更厲害,也不是為了幫我在這世上找到最會賺錢的工作。因為,這些事情都是會過去會朽壞的。在民數記裏,神早就告訴我們了,我們是獨居的民,是不屬這世界的。保羅在腓利比書三章20節說得更清楚,保羅說,我們是天上的國民。當地上的人還未能進入神的教會時,他們就不是天上的國民,所以,他們專以地上的事為念。
親愛的孩子,那我們呢?我們已蒙神的寶血贖回,配得稱為神天上的國的國民了。我們專以什麼事為念呢?耶穌在他十二歲的時候,就這麼告訴馬利亞和約瑟了,耶穌說,你們豈不知道我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
親愛的孩子,媽媽想答案就是「當以我父的事為念」這句話了。一個僕人,若永遠都是主人一個命令,他才做一件事,這樣的僕人通常不會被主人視為是個忠心的好僕人。一個能讓主人真正歡喜的好僕人,通常就是為以主人的事為念的人。就是在主人還沒有吩咐他的時候,他就會先想好,也會先做好。然後,當一切的工作都做好的時候,他還會說,主啊,其實我只是一個無用的僕人。願一切的榮耀都歸給我的主人。
親愛的孩子,神揀選我們成為天國的國民,不是要我們無所事事,成為一個懶散無用的僕人。反之,是要做一個能蒙主耶穌基督悅納的好僕人。 讓我們常常彼此勸勉,一起成為神家中忠心的好僕人。
時間晚了,媽媽先寫到這邊。父神的祭司的部份,媽媽明天再接再厲。
深愛你們的媽媽
媽媽又好久沒有把我們一起讀經的點滴記下來,實在是很可惜。我們的主題式查經,第一個主題是「神的尺寸」,之後是「以利亞先知」。這兩個主題結束後,你們提議要讀啟示錄。所以,我們從一月中旬開始就一起學習啟示錄裡的道理。以利亞先知的那些點點滴滴,媽媽現在是有心但已無力補回來了。不過,啟示錄的部份趁著我們還沒走太遠,媽媽多多少少來補上一些,好做為我們日後繼續成長進步的基礎。
耶穌的門徒約翰晚年,因著神福音的緣故被人拘禁在一個孤島上。有一天,神的話臨到老約翰,要他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給神的眾僕人知道。所以老約翰就將那時所看到的啟示原原本本的寫了下來,為得就是要讓神的眾僕人知道這些必要快成的事是什麼。
親愛的孩子,我們就是神的「僕人」。就好像亞伯拉罕是神的僕人一樣。記不記得亞伯拉罕在幔利橡樹下接待了三個人的那段故事?照那場景,其實,亞伯拉罕稱得上是主人的,因為,是他出面用家裏豐盛的食物款待那三個客旅。但是,若你們再細想一下那情節,一定也不會忘記,當那三個人在用餐的時候,亞伯拉罕是侍立在旁,好像僕人般的伺候這三個客人。
提到亞伯拉罕,讓我們再回想另一個你們也耳熟能詳的段落。那時,亞伯拉罕還用他原本的名字,就是亞伯蘭,他當時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有一天,神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親愛的孩子,因著神的憐憫,我們現在已能明白,神所應許要給亞伯蘭的大國,就是神用聖靈在地上親自建立的教會。所以,我們也都知道神的教會,必然興起,在這地上成為大國。
有了這樣的認知,才能清楚的明白老約翰在啟示錄第一章第五節要告訴我們的事情。就是,神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又使我們成為國民。親愛的孩子,我們原都是與救恩無分的人,我們就像馬太福音裏面提到的,我們是神從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的子孫。我們是白白的得到這樣的恩典,白白的成為神救恩的國度裏的國民。
神救我們,使我們成為他的國民,為得是什麼呢?
當然不是為了要讓我們在這世上讀書更厲害,也不是為了幫我在這世上找到最會賺錢的工作。因為,這些事情都是會過去會朽壞的。在民數記裏,神早就告訴我們了,我們是獨居的民,是不屬這世界的。保羅在腓利比書三章20節說得更清楚,保羅說,我們是天上的國民。當地上的人還未能進入神的教會時,他們就不是天上的國民,所以,他們專以地上的事為念。
親愛的孩子,那我們呢?我們已蒙神的寶血贖回,配得稱為神天上的國的國民了。我們專以什麼事為念呢?耶穌在他十二歲的時候,就這麼告訴馬利亞和約瑟了,耶穌說,你們豈不知道我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
親愛的孩子,媽媽想答案就是「當以我父的事為念」這句話了。一個僕人,若永遠都是主人一個命令,他才做一件事,這樣的僕人通常不會被主人視為是個忠心的好僕人。一個能讓主人真正歡喜的好僕人,通常就是為以主人的事為念的人。就是在主人還沒有吩咐他的時候,他就會先想好,也會先做好。然後,當一切的工作都做好的時候,他還會說,主啊,其實我只是一個無用的僕人。願一切的榮耀都歸給我的主人。
親愛的孩子,神揀選我們成為天國的國民,不是要我們無所事事,成為一個懶散無用的僕人。反之,是要做一個能蒙主耶穌基督悅納的好僕人。 讓我們常常彼此勸勉,一起成為神家中忠心的好僕人。
時間晚了,媽媽先寫到這邊。父神的祭司的部份,媽媽明天再接再厲。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謝謝你們!!
親愛的克涵、默箴:
今天,是媽媽滿38歲又過了一天。謝謝你們給媽媽的生日禮物,看著你們用心完成的卡片和禮物,真得是讓媽媽覺得滿心的感動和喜悅。昨天,大姐、二姐也都送給媽媽滿滿的祝福。媽媽真得是很幸福,對不?
也是在昨天,媽媽收到了一個期刊主編的來信,主編大人通知媽媽說,我們投出去的稿子他們接受了。那篇稿子,在媽媽工作的學術界裏是所謂的SSCI的等級,通常,五年內能登上一篇就很棒了。所以囉,看到主編大人的來信,媽媽當然也是很感謝神,感謝神施恩幫助,讓媽媽這種破英文還能用英文寫出一篇稿子登上國際期刊。
這篇稿子的審稿過程其實諸多波折。一開始,媽媽和柯老師將稿子送到另一本期刊,大約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就被審查委員退稿了,而且是死當,連修改的機會也沒有。後來,柯老師和媽媽再接再厲,我們根據審查委員的意見,全部重寫後就改送給另一本期刊。送出之後,哇,整整半年都沒有回音,後來,媽媽戒慎惶恐的寫信給主編,請問主編審稿的進度。結果,兩個星期後,主編回信了。他說,之所以拖這麼久,實在是因為第二個審查委員一直沒有把意見送回來。他又說,但是,根據第一個審查委員的意見,他覺得我們這篇稿子的資料的確很有意義,所以,以他主編的權責,他可以決定就不等第二個審查委員的意見,直接只採計第一個審查委員的意見。他問媽媽同不同意他的決定,若是同意,審查進度就可以繼續往前,若是不同意,就繼續再等第二個審查委員的意見。
哈,親愛的孩子,這種天上掉下來的好機會,媽媽怎麼可能會不同意呢?媽媽當然很快就回信謝謝主編囉!!結果,主編當然很快就把第一個審查委員的意見寄給媽媽囉!唉,媽媽果然是經驗不夠老道,都沒想到,主編怎麼會只願意採計一個審查委員的意見?
結果是,原來第一個審查委員是媽媽常常拜讀他著作的一位老先生,這位老先生就像主編說的囉,在國際上,他是這個領域的第一把交椅了。承蒙這位老先生看得起,他沒有完全拒絕媽媽,可是得修改很多地方。媽媽當然是乖乖照著改囉,改完後再送回去重審,老先生還是覺得不滿意。來來回回四次,都沒能讓老先生滿意。感謝神的是,老先生這麼忙碌,倒也沒有就乾脆拒絕不再審了。到了第五次,才終於過關。
媽媽向來就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但是,感謝神,神仍然施恩帶領媽媽,讓媽媽能有柯老師這樣的好老闆,來來回回修改的過程,是柯老師的支持和鼓勵,讓媽媽有精神繼續向前。感謝神,是神的施恩幫助,媽媽才能遇到這位老先生。對這位老先生而言,學術界裏有那麼多優秀的後輩,媽媽和他幾乎素昧平生,他其實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幫媽媽這樣修改的。他是個日理萬機的優秀學者,他大可以在媽媽第二次修改的時候,就因為不耐媽媽的程度直接拒絕就好。但是,因著神的憐憫幫助,媽媽意外的得到老先生無比的耐心與幫助。
親愛的孩子,真得謝謝你們!!也感謝神,讓媽媽能和你們分享神所賞賜的這段奇妙的恩典。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當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上個星期六傍晚,對我們或是這世上大多數的人而言,就只是一個平常的星期六。當我們仍如常的過著我們平凡的生活時,對你們朱主任一家人而言,上個星期六的傍晚卻是哀傷的開始。雖然我們都知道生死本就是無常,然而,朱主任才46歲,他的突然離世,讓他的家人陷入深深的哀傷當中。死是眾人的結局,面對死亡,沒有人能有任何置喙的餘地。不論再如何的不捨,我們熟悉的朱主任再也不會回到我們的眼前。不論再如何的不敢置信,我們就是得接受,朱主任的確是沒有留下任何一句話,就離開了我們。
聖經上說,往遭喪之家去強如往宴樂之家。親愛的孩子,這話你們可能揣摩那其中的智慧呢?
這世上誰不喜歡樂?又有誰會喜歡那生死兩隔的哀傷呢?我想,答案是相當清楚的,若是人可以選擇,人人當然都想永遠不要有這生死兩別的苦楚。
只是,死是眾人的結局。沒有人能例外,或若有所不同的,最多只是人是如何離開這世上的吧。有的人,是久病後離世,像你們的曾祖父母;也有人是來不及向親愛的家人告別,就猝然離世,像你們的朱主任。死的確是世人的王,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但是,親愛的孩子,我們的神,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就捨身為我們開了一條新路,讓我們的靈體與肉體都能復活重生。
神在兩千年就已替我們打開了這條美好的天國路,而今,我們因著神的眷顧,得以在世上靠著神的恩典,過我們每一天的生命。媽媽想和你們分享的是,我們要記得,每一天都當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愛主我們的神,因為,我們真得都不知道,死在什麼時候會臨到我們的身上。
但是,若我們每天都已經盡力而活,而且是照著神所喜悅的旨意而活,那麼,不論我們是久病離世,或是猝然離世,媽媽相信,我們與主相見之時,總是能坦然見主,也能很歡喜的告訴我們的主說:「主啊,你所交給我的工,我都盡力了。」
親愛的孩子,盡力的做一件事,絕對是一種很美好的經驗。就好像你們在田徑場上的比賽一樣,當你盡力的跑到終點時那種美好的感覺。就是一種沒有遺憾的感覺,對不?
親愛的孩子,神所賞賜給我們的每一天,我們也都要有這種沒有遺憾的感覺,盡力的愛人,也盡力的將神的福音傳給人,那麼,當我們再見主面時,我們定會有一種坦然的欣喜。對不?
深愛你們的媽媽
上個星期六傍晚,對我們或是這世上大多數的人而言,就只是一個平常的星期六。當我們仍如常的過著我們平凡的生活時,對你們朱主任一家人而言,上個星期六的傍晚卻是哀傷的開始。雖然我們都知道生死本就是無常,然而,朱主任才46歲,他的突然離世,讓他的家人陷入深深的哀傷當中。死是眾人的結局,面對死亡,沒有人能有任何置喙的餘地。不論再如何的不捨,我們熟悉的朱主任再也不會回到我們的眼前。不論再如何的不敢置信,我們就是得接受,朱主任的確是沒有留下任何一句話,就離開了我們。
聖經上說,往遭喪之家去強如往宴樂之家。親愛的孩子,這話你們可能揣摩那其中的智慧呢?
這世上誰不喜歡樂?又有誰會喜歡那生死兩隔的哀傷呢?我想,答案是相當清楚的,若是人可以選擇,人人當然都想永遠不要有這生死兩別的苦楚。
只是,死是眾人的結局。沒有人能例外,或若有所不同的,最多只是人是如何離開這世上的吧。有的人,是久病後離世,像你們的曾祖父母;也有人是來不及向親愛的家人告別,就猝然離世,像你們的朱主任。死的確是世人的王,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但是,親愛的孩子,我們的神,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就捨身為我們開了一條新路,讓我們的靈體與肉體都能復活重生。
神在兩千年就已替我們打開了這條美好的天國路,而今,我們因著神的眷顧,得以在世上靠著神的恩典,過我們每一天的生命。媽媽想和你們分享的是,我們要記得,每一天都當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愛主我們的神,因為,我們真得都不知道,死在什麼時候會臨到我們的身上。
但是,若我們每天都已經盡力而活,而且是照著神所喜悅的旨意而活,那麼,不論我們是久病離世,或是猝然離世,媽媽相信,我們與主相見之時,總是能坦然見主,也能很歡喜的告訴我們的主說:「主啊,你所交給我的工,我都盡力了。」
親愛的孩子,盡力的做一件事,絕對是一種很美好的經驗。就好像你們在田徑場上的比賽一樣,當你盡力的跑到終點時那種美好的感覺。就是一種沒有遺憾的感覺,對不?
親愛的孩子,神所賞賜給我們的每一天,我們也都要有這種沒有遺憾的感覺,盡力的愛人,也盡力的將神的福音傳給人,那麼,當我們再見主面時,我們定會有一種坦然的欣喜。對不?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我們怎麼看新年的曙光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從2010年的第一天,媽媽就很想將這篇文章寫下來和你們分享。三天的元旦假期,乍看應該是有時間能提筆寫下的。不過,在米多綠民宿那樣悠閒的氣氛中,這事也耽擱了。
元旦假期結束,媽媽又恢復了忙碌的生活,感謝神,今天終於有了空檔。
2009年近尾聲之時,許多人會關心2010年的第一道曙光會在哪裏出現?也有很多人會很認真的去等待2010年的第一道曙光。媽媽曾經看過日出,第一道劃破黑暗的日光真得很有震撼力。是應該找一個不那麼冷的季節,帶你們去看看日出的感覺。這樣你們就能知道,那道劃破黑暗的光雖然無聲,卻是多麼的有力量。
媽媽從來不知道,每一年的第一天的第一道曙光,在物理定義上,是否和這一年的其它日子不同。不過,媽媽相信,很多人之所以願意在寒冷的低溫中迎接這一年的第一天的第一道曙光,應該不是因為這一道光和其它日子的光有什麼不同。我想,這一道光的意義其實是那些人特別賦予它的,也許是覺得,這一道光感覺像是這一年的序曲,不管,過去的生命有何苦樂,總是都過去了,現在,這一道光所揭示的,就是一個新的開始。其實,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感覺,讓自己揮別過去,好好的展開新生活。
親愛的孩子,對我們而言,真正劃破黑暗的那一道光是什麼?
從創世記,我們很清楚的知道,起初,神創造天地的時候,地是混沌黑暗的。那時,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那光是真光,是能真正得勝黑暗的真光。而我們現在所能看見的曙光,其實是神在創世第四天所創造的那個大光體。這個大光體,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太陽,它的確可以照亮地球,但是它不能使瞎眼的得看見,也不能戰勝死亡的黑暗。
曾經我們也是坐在死亡黑暗中的人,我們也和其它的人一樣,是伏在死亡的權勢之下的。但是,因著神對我們的愛,神親自救贖了我們,神的真光照亮了我們,對我們而言,真正劃破黑暗生命的那道光,是神的真光。從我們受洗重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是神的光明之子。
以賽亞書42章6節這麼說:「神憑公義召你,必攙扶你的手,保守你,使你作眾民的中保,作外邦人的光。開瞎子的眼,領被囚的出牢獄,領坐黑暗的出監牢。」
親愛的孩子,這世上有這麼多的人,是那麼的渴望他們的生命能有一個全新的開始。所以,每一年的第一天的第一道曙光,才會這麼迷人。只是,那光只是日光,不是生命的真光。所以,每一年,總是有人又重新揮別自己過往的一年,再告訴自己再夢想一次,也許這一年真得會開始不一樣了。
親愛的孩子,他們需要的其實是我們,因為,神說,我們是眾民的中保,是能作外邦人的光,能開瞎子的眼,使他們從黑暗的監牢走向神的光明國度。
雅歌書不是這麼說嗎?「那向外觀看,如晨光發現,美麗如月亮; 皎潔如日頭…的是誰呢?」
是的,就是我們,我們本是沒有光的,而今,我們看見了神的真光,每當我們仰望神,就好像月亮能反射太陽的光到地球來一樣。我們也是能將神的光反射出來給人的,能讓人從我們的身上看見神的光。
親愛的孩子,讓我們一起攜手前行,一起努力將神的光照亮給我們身邊的人,使他們得以看見神的全能,讓他們也和我們一樣,能在神的自由國度裏,享受生命的真光。
深愛你們的媽媽
從2010年的第一天,媽媽就很想將這篇文章寫下來和你們分享。三天的元旦假期,乍看應該是有時間能提筆寫下的。不過,在米多綠民宿那樣悠閒的氣氛中,這事也耽擱了。
元旦假期結束,媽媽又恢復了忙碌的生活,感謝神,今天終於有了空檔。
2009年近尾聲之時,許多人會關心2010年的第一道曙光會在哪裏出現?也有很多人會很認真的去等待2010年的第一道曙光。媽媽曾經看過日出,第一道劃破黑暗的日光真得很有震撼力。是應該找一個不那麼冷的季節,帶你們去看看日出的感覺。這樣你們就能知道,那道劃破黑暗的光雖然無聲,卻是多麼的有力量。
媽媽從來不知道,每一年的第一天的第一道曙光,在物理定義上,是否和這一年的其它日子不同。不過,媽媽相信,很多人之所以願意在寒冷的低溫中迎接這一年的第一天的第一道曙光,應該不是因為這一道光和其它日子的光有什麼不同。我想,這一道光的意義其實是那些人特別賦予它的,也許是覺得,這一道光感覺像是這一年的序曲,不管,過去的生命有何苦樂,總是都過去了,現在,這一道光所揭示的,就是一個新的開始。其實,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感覺,讓自己揮別過去,好好的展開新生活。
親愛的孩子,對我們而言,真正劃破黑暗的那一道光是什麼?
從創世記,我們很清楚的知道,起初,神創造天地的時候,地是混沌黑暗的。那時,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那光是真光,是能真正得勝黑暗的真光。而我們現在所能看見的曙光,其實是神在創世第四天所創造的那個大光體。這個大光體,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太陽,它的確可以照亮地球,但是它不能使瞎眼的得看見,也不能戰勝死亡的黑暗。
曾經我們也是坐在死亡黑暗中的人,我們也和其它的人一樣,是伏在死亡的權勢之下的。但是,因著神對我們的愛,神親自救贖了我們,神的真光照亮了我們,對我們而言,真正劃破黑暗生命的那道光,是神的真光。從我們受洗重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是神的光明之子。
以賽亞書42章6節這麼說:「神憑公義召你,必攙扶你的手,保守你,使你作眾民的中保,作外邦人的光。開瞎子的眼,領被囚的出牢獄,領坐黑暗的出監牢。」
親愛的孩子,這世上有這麼多的人,是那麼的渴望他們的生命能有一個全新的開始。所以,每一年的第一天的第一道曙光,才會這麼迷人。只是,那光只是日光,不是生命的真光。所以,每一年,總是有人又重新揮別自己過往的一年,再告訴自己再夢想一次,也許這一年真得會開始不一樣了。
親愛的孩子,他們需要的其實是我們,因為,神說,我們是眾民的中保,是能作外邦人的光,能開瞎子的眼,使他們從黑暗的監牢走向神的光明國度。
雅歌書不是這麼說嗎?「那向外觀看,如晨光發現,美麗如月亮; 皎潔如日頭…的是誰呢?」
是的,就是我們,我們本是沒有光的,而今,我們看見了神的真光,每當我們仰望神,就好像月亮能反射太陽的光到地球來一樣。我們也是能將神的光反射出來給人的,能讓人從我們的身上看見神的光。
親愛的孩子,讓我們一起攜手前行,一起努力將神的光照亮給我們身邊的人,使他們得以看見神的全能,讓他們也和我們一樣,能在神的自由國度裏,享受生命的真光。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唱詩禱告會:從日光之下到日光之上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
我們每晚的讀經聚會,偶爾也會有幾次是用唱詩禱告會的方式進行。
前晚,我們也一起唱了很多詩歌。雖然我們沒有任何樂器能伴奏(哈,因為所有的樂器都在公公家),但是,我們那晚的唱詩禱告會仍然很美好。
我們一起口唱心和的唱著一首又一首的詩歌。每唱一首,媽媽總是會想起,是在什麼時候和你們一起學會的。每唱一首,媽媽就愈加感謝神,感謝神讓媽媽有這樣美好的回憶與經驗。親愛的孩子,真得,不是每個媽媽都像媽媽一樣,能有這樣美好的時光。能和自己的孩子有同樣的詩歌能一起歌唱。在那樣的夜晚,媽媽滿心感謝讚美神。
「神的孩子」是我們上星期六才剛學會的曲子。
這首曲子的歌詞很美好,值得我們細細思量。
媽媽很喜歡它一開頭說的,「神的孩子,不要沮喪,舉目向上望」。
親愛的孩子,生命當中,真正的喜樂,不在這日光之下的世界。所以,當我們在世上遇到愁苦或是艱難時,要記得,舉目仰望神。要像亞伯拉罕一樣,舉目望見那看不見的天上的應許。當我們的目光,從日光之下跳到日光之上的世界後,我們就能明白,我們的神,創造宇宙萬有的神,向我們守約施慈愛的神,在日光之上,時刻的為我們禱告,為得是讓我們能一路忠心走到底,為得是讓我們能坦然無懼的到神的施恩寶座前,很坦然的告訴神,祂所交付我們的一切工作,我們都已完成。
親愛的孩子,你們不只是媽媽所寶愛的孩子,你們更是我們的神所鍾愛的孩子。
深願你們能愈加明白,神對你們的愛是何等的深…
愛你們的媽媽
我們每晚的讀經聚會,偶爾也會有幾次是用唱詩禱告會的方式進行。
前晚,我們也一起唱了很多詩歌。雖然我們沒有任何樂器能伴奏(哈,因為所有的樂器都在公公家),但是,我們那晚的唱詩禱告會仍然很美好。
我們一起口唱心和的唱著一首又一首的詩歌。每唱一首,媽媽總是會想起,是在什麼時候和你們一起學會的。每唱一首,媽媽就愈加感謝神,感謝神讓媽媽有這樣美好的回憶與經驗。親愛的孩子,真得,不是每個媽媽都像媽媽一樣,能有這樣美好的時光。能和自己的孩子有同樣的詩歌能一起歌唱。在那樣的夜晚,媽媽滿心感謝讚美神。
「神的孩子」是我們上星期六才剛學會的曲子。
這首曲子的歌詞很美好,值得我們細細思量。
媽媽很喜歡它一開頭說的,「神的孩子,不要沮喪,舉目向上望」。
親愛的孩子,生命當中,真正的喜樂,不在這日光之下的世界。所以,當我們在世上遇到愁苦或是艱難時,要記得,舉目仰望神。要像亞伯拉罕一樣,舉目望見那看不見的天上的應許。當我們的目光,從日光之下跳到日光之上的世界後,我們就能明白,我們的神,創造宇宙萬有的神,向我們守約施慈愛的神,在日光之上,時刻的為我們禱告,為得是讓我們能一路忠心走到底,為得是讓我們能坦然無懼的到神的施恩寶座前,很坦然的告訴神,祂所交付我們的一切工作,我們都已完成。
親愛的孩子,你們不只是媽媽所寶愛的孩子,你們更是我們的神所鍾愛的孩子。
深願你們能愈加明白,神對你們的愛是何等的深…
愛你們的媽媽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