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2日上午
上課成員:默箴、克涵、媽媽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_生物篇
進度:1-1 生命的起源
因為爸爸工作去了,所以,換媽媽上場囉!!
國一的課程,自然領域是以生物為主。媽媽其實也不是學生物的…,但是,媽媽相信,「閱讀可以學習新的知識」。所以,媽媽的上課方式將定調在:以閱讀的方式,和你們一起在學習新的知識。
我們手上有南一、翰林和康軒三個版本的生物課本,
分頭讀過三個版本的課本後,我們除了很快的分享每一單元的「text-based」的概念外。我們發現,三個版本都記載了地球大約已有46億年,也都記載了地球是從炎融的狀態慢慢的冷卻,然後,再慢慢的從海中開始了第一個生命。
接著,媽媽問你們:「是否都同意作者所提出來的生命起源的觀念呢?」
你們都選擇了不同意,因為,你們認為照聖經的記載,地球沒有這麼46億年。
而且,照著聖經的描寫,第一個生命也不是從海中出現。
媽媽則選擇了「部份同意」。因為,課本描寫到先有了植物後,才有足夠的氧氣供給動物,這個觀念,在某種程度上和創世記的順序不完全衝突。此外,科學家們所推估的46億年,也可能不完全錯誤,因為,所有的科學家的時間的算法都是以一天有24小時來計算,而創世記的第四天才有日月定年歲,所以,創世記的前三天,所牽涉的其實是物理學上也「測不準」的時間。
因為談到了「推估」到底地球有幾年。你們問,那科學家是怎麼「推估」呢?
這是個好問題,但是,媽媽也不完全懂。
所以,我們課堂上臨時多了一個活動,就是用iPad Google了「放射性定年法」。
因為google了「放射性定年法」,我們花了些時間聊了「分子、原子、和半衰期」。
這些對我們而言都是新的概念,我們也不急著在兩個小時內談完所有,
但是,因為有了google的幫助,所以,我們最少知道了46億年是怎麼估算的,以及,最近為什麼科學家們重新估算後,宣稱地球可能要比原本的46億年少7千年。
明天,我們會繼續上「生命的起源」,媽媽也要慢慢的學習,怎麼將我們的上課歷程記錄下來。
深願神帶領我們。
愛你們的媽媽留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以神為本的學習
哈利路亞,克涵、默箴平安:
2011年的夏天對你們而言,想來會是生命中相當特別的一個夏天。
這個夏天,你們兩個人很勇敢的獨自搭飛機到愛丁堡。
這個夏天,爸爸媽媽和你們也很勇敢的選擇了「在家教育」。
選擇「在家教育」的理由,除了爸爸在Blog寫下的「初衷」外,媽媽也盼望你們能因此有更多的時間「思想神」。
8月2日晚上是我們的開學日。一轉眼,我們的學期也快兩星期了。這兩星期來,每天早上我們一起迎著晨曦進到神的聖殿,在神的殿中,我們以禱告開始一天的生活。每天媽媽看著你們快樂的和爸爸一起上課,媽媽也享受了為你們準備三餐的快樂。
然而,在家教育畢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爸爸和媽媽都知道我們不足以教授你們所有世上的學問。我們的經濟能力也沒有好到能延聘夠多的師資來教導你們。但是,爸爸媽媽都知道,世上的知識,真正的關鍵點不在於教多少,而是在你們願意學多少。此外,媽媽還知道,世上的知識,其實多是「暫時為真」。所以,不在乎背下來多少,而是在乎我們有沒有真正敬畏神的心。只有當我們真正的成為「敬畏神的好僕人」,那麼,神就照著我們所當行的路引導我們。
在家教育的路仍長,也會有些艱辛。然而,當我們願意竭力追求認識神,神也必施恩眷顧我們。
與你們共勉
深愛你們的媽媽留
2011年的夏天對你們而言,想來會是生命中相當特別的一個夏天。
這個夏天,你們兩個人很勇敢的獨自搭飛機到愛丁堡。
這個夏天,爸爸媽媽和你們也很勇敢的選擇了「在家教育」。
選擇「在家教育」的理由,除了爸爸在Blog寫下的「初衷」外,媽媽也盼望你們能因此有更多的時間「思想神」。
8月2日晚上是我們的開學日。一轉眼,我們的學期也快兩星期了。這兩星期來,每天早上我們一起迎著晨曦進到神的聖殿,在神的殿中,我們以禱告開始一天的生活。每天媽媽看著你們快樂的和爸爸一起上課,媽媽也享受了為你們準備三餐的快樂。
然而,在家教育畢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爸爸和媽媽都知道我們不足以教授你們所有世上的學問。我們的經濟能力也沒有好到能延聘夠多的師資來教導你們。但是,爸爸媽媽都知道,世上的知識,真正的關鍵點不在於教多少,而是在你們願意學多少。此外,媽媽還知道,世上的知識,其實多是「暫時為真」。所以,不在乎背下來多少,而是在乎我們有沒有真正敬畏神的心。只有當我們真正的成為「敬畏神的好僕人」,那麼,神就照著我們所當行的路引導我們。
在家教育的路仍長,也會有些艱辛。然而,當我們願意竭力追求認識神,神也必施恩眷顧我們。
與你們共勉
深愛你們的媽媽留
2011年7月17日 星期日
思念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
現在是台灣7月17日的凌晨,媽媽的生理時鐘可能還受到法國時間的影響,以至現在頭腦仍然清醒。算算時間,在愛丁堡的你們,應該已經從教會回到大阿姨家了,也許正在幫大阿姨準備晚餐,也許你們正在明天即將啟程的芬蘭之旅打包行李。不論你們正在做什麼,媽媽知道在神的愛中,你們都將平安。也深願慈愛的上主眷顧您們的芬蘭之旅,使你們出入得平安。
離你們單飛啟程愛丁堡的日子,一轉眼也已經過了20天了。這段時間,我們偶爾用skype聯絡,你們的聲音總是如常的輕鬆自在,第一次單飛的你們,因著神的慈愛與保守,顯然是適應的相當良好。深願主耶穌基督紀念大阿姨一家人對我們的愛心,因著大阿姨一家人的愛,你們才能有這麼美好的單飛之旅。
原本,媽媽有些擔心,長長的一個月,你們會不會想家呢?結果,你們的獨立與適應力遠超過媽媽的預期呢。看來,是媽媽擔心太多了。在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中,你們其實已經慢慢長大。現在是換媽媽該學習怎樣放手的時刻了,再來的日子,你們會有更多單飛的機會,深願神繼續保求你們,使你們不只出入得平安,更能在單飛的時候,不僅不沾染世俗,更能因主耶穌基督的真理,真正的自由而行。
思念你們的媽媽
現在是台灣7月17日的凌晨,媽媽的生理時鐘可能還受到法國時間的影響,以至現在頭腦仍然清醒。算算時間,在愛丁堡的你們,應該已經從教會回到大阿姨家了,也許正在幫大阿姨準備晚餐,也許你們正在明天即將啟程的芬蘭之旅打包行李。不論你們正在做什麼,媽媽知道在神的愛中,你們都將平安。也深願慈愛的上主眷顧您們的芬蘭之旅,使你們出入得平安。
離你們單飛啟程愛丁堡的日子,一轉眼也已經過了20天了。這段時間,我們偶爾用skype聯絡,你們的聲音總是如常的輕鬆自在,第一次單飛的你們,因著神的慈愛與保守,顯然是適應的相當良好。深願主耶穌基督紀念大阿姨一家人對我們的愛心,因著大阿姨一家人的愛,你們才能有這麼美好的單飛之旅。
原本,媽媽有些擔心,長長的一個月,你們會不會想家呢?結果,你們的獨立與適應力遠超過媽媽的預期呢。看來,是媽媽擔心太多了。在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中,你們其實已經慢慢長大。現在是換媽媽該學習怎樣放手的時刻了,再來的日子,你們會有更多單飛的機會,深願神繼續保求你們,使你們不只出入得平安,更能在單飛的時候,不僅不沾染世俗,更能因主耶穌基督的真理,真正的自由而行。
思念你們的媽媽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反覆思想,以約翰福音為例
哈利路亞,親愛的孩子們平安:
這陣子我們家庭聚會的讀經進度是約翰福音。由於約翰福音略有些艱澀,所以,我們的讀經進度略有些慢,為的是要能對這卷福音書有更清楚的了解。但是,慢慢的讀也有一個風險,就是當我們讀到後面時,可能已經忘了前面。也因此,可能會有所謂的「見樹不見林」的窘境。換言之,我們可能知道每個小段落的意義,但是,我們卻不知道,整卷約翰福音所想要傳達的核心思想是什麼,我們也未必能有系統的說出約翰福音裡的重要主題。
一般來說,讀較長的經卷時若沒有一氣呵成的讀完,都很容易有這種見樹不見林的困境。讀經並不只是我們家每天晚上的一個例行性的活動。反之,我們是要能真正的明白永生的生命之道,進而有力量能活出基督的形象,真正的在主裡成為新造的人。既是如此,我們當然不能讓自己只停留在「見樹不見林」的狀態,而應該進一步到「見樹也見林」的狀態。
那要如何才能「明白每一個小段落」,又能「掌握整卷經卷的脈絡與主題」?當我們細讀整卷經卷後,再重頭很快的讀一次,而且,邊讀邊「反覆思想」,往往是讓我們能理解整卷經卷全貌的不二法門。
在重讀的時候,該如何反覆思想?
首先,可以將5W的方法應用進來。重頭讀的時候,通常可以先問自己,每一段落或每一章裡,描寫了哪些人物(Who),這些人物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下(When and Where)做了哪些事情(What: Main event),以及為什麼(Why)這些主要的人物要做這些事?
這陣子我們家庭聚會的讀經進度是約翰福音。由於約翰福音略有些艱澀,所以,我們的讀經進度略有些慢,為的是要能對這卷福音書有更清楚的了解。但是,慢慢的讀也有一個風險,就是當我們讀到後面時,可能已經忘了前面。也因此,可能會有所謂的「見樹不見林」的窘境。換言之,我們可能知道每個小段落的意義,但是,我們卻不知道,整卷約翰福音所想要傳達的核心思想是什麼,我們也未必能有系統的說出約翰福音裡的重要主題。
一般來說,讀較長的經卷時若沒有一氣呵成的讀完,都很容易有這種見樹不見林的困境。讀經並不只是我們家每天晚上的一個例行性的活動。反之,我們是要能真正的明白永生的生命之道,進而有力量能活出基督的形象,真正的在主裡成為新造的人。既是如此,我們當然不能讓自己只停留在「見樹不見林」的狀態,而應該進一步到「見樹也見林」的狀態。
那要如何才能「明白每一個小段落」,又能「掌握整卷經卷的脈絡與主題」?當我們細讀整卷經卷後,再重頭很快的讀一次,而且,邊讀邊「反覆思想」,往往是讓我們能理解整卷經卷全貌的不二法門。
在重讀的時候,該如何反覆思想?
首先,可以將5W的方法應用進來。重頭讀的時候,通常可以先問自己,每一段落或每一章裡,描寫了哪些人物(Who),這些人物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下(When and Where)做了哪些事情(What: Main event),以及為什麼(Why)這些主要的人物要做這些事?
以約翰福音的第一章為到,這一章描述了兩個主角,首先是起初創造天地的神,以及為耶穌基督做見證的施洗約翰,就時空背景而言,則是從神起初創造天地開始,寫到神道了肉身來到世上這個時間點。所描述的重點包括有:神道成了肉身來到世上,以及施洗約翰講論基督耶穌的身分(施洗約翰說,基督耶穌是神的羔羊)。但是為什麼作者需要鋪陳這些事呢?
有時候,我們只讀一小段,不一定能馬上明白這個段落在整卷經卷裡的意義是什麼,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再利用一個方法來幫助自己。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將這個方法稱為「向作者提問(或是所謂的詰問作者)」。
因為,我們不明白為什麼作者在第一章的時候需要鋪陳這些訊息,所以,我們可以先往後快讀,這時候,我們可能會發現,第二章19節所提到的耶穌基督將自己比喻成聖殿。這個訊息,應該是要和第一章的「耶穌基督是神的羔羊」有關。尤其是21節特別說明,耶穌是以他的身體為殿。
我們都知道,舊約裡,通常是祭司將羔羊的身體獻上為百姓贖罪。在約翰福音裡,創造宇宙萬有的神,親自道成肉身,親自要成為神的羔羊,而且耶穌基督也親口告訴人們,他的身體會被拆毀,但是,全能的神能在三日以內將重新建立。
當我們練習重新讀,並邊讀邊利用這兩個方法反覆思想,我們就會慢慢的理解,前兩章的主要訊息,是要讓我們明白,主耶穌基督救恩的計劃,從起初神創造天地,到道成了肉身,並要藉著這肉身得勝死亡的計劃。短短的兩章,道盡了神奇妙的大能。
也正因為這救恩的計劃,所以,接下來,主耶穌基督跟尼哥底母(兩個主角)論重生(Main idea)。清楚的告訴我們,若要能進永生的天國,就要從水和聖靈重生。同樣的,也因為這樣的計劃,所以,主耶穌和撒馬利亞婦人談論聖靈如活水的江河;同樣的,也因為救恩的計劃,主耶穌基督藉由和法利賽人談道,說明了安息日的核心精神;同樣的,主耶穌基督藉著和門徒最後的晚餐,設立了聖餐禮與洗腳禮。
親愛的孩子,「反覆思想」,真的是我們讀經之後,能否真正明白永生之道的核心。所以,切務要記得,讀經不是例行性的家庭活動。讀經是要讓我們能像提摩太一樣,能因為明白聖經而有得救的智慧。當我們先盡自己的本分,用我們所會的方法不斷的反覆思想,慈愛的上主也必親自施恩帶領我們,用祂的聖靈親自教導我們明白祂的真理,使我們的生命因神的真理而更加豐盛。
共勉之。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幸福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
媽媽好久沒有在Blog上記錄我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很謝謝你們,在媽媽忙碌的生活中,對媽媽的體諒與幫助。
也很感謝神,讓媽媽在忙碌的生活中,仍能每天與你們相聚,也能一起在神的面前聚集,領受從神而來的生命之道。
語說有一天,我們仍然如常的在晚間到教會聚會。去聚會的路上,妹妹也總是如常的和我們分享她們級任老師的「妙語錄」。
是這麼開場的:
妹妹 :「媽媽,你知道我們老師今天問我們班什麼事嗎?」
媽媽:「不知道啊,你們老師今天有什麼驚人之語?」
妹妹:「我們老師要大家猜,誰是五年甲班最幸福的人?」
妹妹:「媽媽你猜答案是誰?」
媽媽:「這得好好來想一下」
妹妹:「我公佈答案好了,是某某某」
這時,一直沒有答話的哥哥說話了,
哥哥: 「我以為你們老師應該是要說你呢,你應該是你們班上最幸福的人」。
妹妹:「是啊,我也覺得應該是我。不過,你知道的,我們老師的標準常常很奇怪」。
媽媽:「你們覺得自己是班上很幸福的人?」
哥哥和妹妹:「是啊!」
親愛的孩子們,這是個很簡單的對話,但是一直記在媽媽的心裡。
聽見你們覺得自己幸福,媽媽也覺得很放心。一方面是,這陣子,媽媽和爸爸其實比以前比忙碌,能陪你們的時間較少,因此,你們得更獨立,例如,需要自己搭車去上鋼琴課;或是也需要你們分擔更多的家事。然而,在這樣的過程中,你們仍然覺得自己幸福,的確讓媽媽覺得很欣慰。
親愛的孩子,從你們的對話,媽媽猜想,你們或多或少明白了一件事,生命幸福與否,真的不在乎家道是否豐富。而我們的幸福,是因為,在神的面前我們有滿足的喜樂。
深願慈愛的上主,繼續施恩帶領你們,讓你們能慢慢的體會,在神的手中,將有永遠的福樂。
深愛你們的媽媽
媽媽好久沒有在Blog上記錄我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很謝謝你們,在媽媽忙碌的生活中,對媽媽的體諒與幫助。
也很感謝神,讓媽媽在忙碌的生活中,仍能每天與你們相聚,也能一起在神的面前聚集,領受從神而來的生命之道。
語說有一天,我們仍然如常的在晚間到教會聚會。去聚會的路上,妹妹也總是如常的和我們分享她們級任老師的「妙語錄」。
是這麼開場的:
妹妹 :「媽媽,你知道我們老師今天問我們班什麼事嗎?」
媽媽:「不知道啊,你們老師今天有什麼驚人之語?」
妹妹:「我們老師要大家猜,誰是五年甲班最幸福的人?」
妹妹:「媽媽你猜答案是誰?」
媽媽:「這得好好來想一下」
妹妹:「我公佈答案好了,是某某某」
這時,一直沒有答話的哥哥說話了,
哥哥: 「我以為你們老師應該是要說你呢,你應該是你們班上最幸福的人」。
妹妹:「是啊,我也覺得應該是我。不過,你知道的,我們老師的標準常常很奇怪」。
媽媽:「你們覺得自己是班上很幸福的人?」
哥哥和妹妹:「是啊!」
親愛的孩子們,這是個很簡單的對話,但是一直記在媽媽的心裡。
聽見你們覺得自己幸福,媽媽也覺得很放心。一方面是,這陣子,媽媽和爸爸其實比以前比忙碌,能陪你們的時間較少,因此,你們得更獨立,例如,需要自己搭車去上鋼琴課;或是也需要你們分擔更多的家事。然而,在這樣的過程中,你們仍然覺得自己幸福,的確讓媽媽覺得很欣慰。
親愛的孩子,從你們的對話,媽媽猜想,你們或多或少明白了一件事,生命幸福與否,真的不在乎家道是否豐富。而我們的幸福,是因為,在神的面前我們有滿足的喜樂。
深願慈愛的上主,繼續施恩帶領你們,讓你們能慢慢的體會,在神的手中,將有永遠的福樂。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約翰福音與其它三卷福音書
哈利路亞,親愛的孩子們 :
這半個月以來,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感覺不是那麼的平安。在北非的利比亞,當地的人民正因政權動盪飽受戰火之苦 ;離我們不遠的日本,也有許多人正飽受地震、海嘯、與核能輻射的苦。聽見這些事,總是讓我們覺得心傷,因為他們所經歷的是人間至深的痛。台灣暫時是平安的,但是,其實沒有人知道明天將如何,就好像上星期五晚上聚會時,傳道和我們分享的,這些事除了讓我們同感哀傷,也讓我們再次思想,若是我們屬世的生命也可能在突發的災難中結束,在結束前的那一刻,我們是否能像司提反一樣,安然的呼求主,求主接收我們的靈魂。這陣子我們正在讀的約翰福音其實也很能讓我們學習如何從追求日光之下的必朽壞的食物,改變成為那日光之上的永生勞力。
說到約翰福音,我們從第一章一路讀下來,有沒有發現,老約翰在這裡所記載的事蹟,和前面三卷福音書有相當大的不同。例如,老約翰沒有提到耶穌受洗後在曠野禁食四十天的事,也沒有提醫彼得岳母的神蹟,反倒是說了一件迦拿變水為酒的神蹟,以及與尼哥底母論重生的事。我們其實知道,老約翰一定也看過路加福音裡所記載的那些神蹟,而且以老約翰和主耶穌的關係,老約翰一定也知道耶穌在曠野禁食四十天,以及所謂的登山寶訓的事蹟。可是,為什麼,老約翰所記載下來的「耶穌行傳」是如此不同於馬太、馬可、和路加的「耶穌行傳」?
事實上,從老約翰所描寫的這些事,媽媽猜想必然和老約翰寫這卷書信的目的有關。就如你們在寫作文一樣,每個作者在下筆的時候,都會有他想要傳達的主旨。以老約翰來說,我們從約翰福音的脈絡來看,大概可以猜得出,老約翰希望世人能因著這卷書信,得以明白,「主耶穌基督所帶給我們的是真正的光,在這光中不再有黑暗,在這光中,我們得以領受那從天上來的生命的糧,得以有永遠滿足的喜樂與平安」。
在這樣的脈絡下,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想想,那到底迦拿變水為酒的意義是什麼?以及這事為什麼能顯出他的榮耀?同樣的,在幾乎沒有描述醫病趕鬼的前言中,為什麼約翰告訴我們神為自己的殿心裡焦急?
在這我們目前讀到的第六章之前,其實,我們可以發現,老約翰真是用心良苦的將主耶穌基督當時在世所論述過的永生的生命之道按步就班的陳述出來。這一路讀下來,親愛的孩子們,你們是否被老約翰所描述的這永生的救恩感動?
夜已深,剩的媽媽再找時間補上來。願你們平安!!
深愛你們的媽媽留
這半個月以來,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感覺不是那麼的平安。在北非的利比亞,當地的人民正因政權動盪飽受戰火之苦 ;離我們不遠的日本,也有許多人正飽受地震、海嘯、與核能輻射的苦。聽見這些事,總是讓我們覺得心傷,因為他們所經歷的是人間至深的痛。台灣暫時是平安的,但是,其實沒有人知道明天將如何,就好像上星期五晚上聚會時,傳道和我們分享的,這些事除了讓我們同感哀傷,也讓我們再次思想,若是我們屬世的生命也可能在突發的災難中結束,在結束前的那一刻,我們是否能像司提反一樣,安然的呼求主,求主接收我們的靈魂。這陣子我們正在讀的約翰福音其實也很能讓我們學習如何從追求日光之下的必朽壞的食物,改變成為那日光之上的永生勞力。
說到約翰福音,我們從第一章一路讀下來,有沒有發現,老約翰在這裡所記載的事蹟,和前面三卷福音書有相當大的不同。例如,老約翰沒有提到耶穌受洗後在曠野禁食四十天的事,也沒有提醫彼得岳母的神蹟,反倒是說了一件迦拿變水為酒的神蹟,以及與尼哥底母論重生的事。我們其實知道,老約翰一定也看過路加福音裡所記載的那些神蹟,而且以老約翰和主耶穌的關係,老約翰一定也知道耶穌在曠野禁食四十天,以及所謂的登山寶訓的事蹟。可是,為什麼,老約翰所記載下來的「耶穌行傳」是如此不同於馬太、馬可、和路加的「耶穌行傳」?
事實上,從老約翰所描寫的這些事,媽媽猜想必然和老約翰寫這卷書信的目的有關。就如你們在寫作文一樣,每個作者在下筆的時候,都會有他想要傳達的主旨。以老約翰來說,我們從約翰福音的脈絡來看,大概可以猜得出,老約翰希望世人能因著這卷書信,得以明白,「主耶穌基督所帶給我們的是真正的光,在這光中不再有黑暗,在這光中,我們得以領受那從天上來的生命的糧,得以有永遠滿足的喜樂與平安」。
在這樣的脈絡下,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想想,那到底迦拿變水為酒的意義是什麼?以及這事為什麼能顯出他的榮耀?同樣的,在幾乎沒有描述醫病趕鬼的前言中,為什麼約翰告訴我們神為自己的殿心裡焦急?
在這我們目前讀到的第六章之前,其實,我們可以發現,老約翰真是用心良苦的將主耶穌基督當時在世所論述過的永生的生命之道按步就班的陳述出來。這一路讀下來,親愛的孩子們,你們是否被老約翰所描述的這永生的救恩感動?
夜已深,剩的媽媽再找時間補上來。願你們平安!!
深愛你們的媽媽留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施洗約翰的見證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約翰福音第一章的第二個段落描寫的是施洗約翰的見證。
事情發生的經過是這樣的,有一天,大家從耶路撒冷差了祭司和利未人來到猶太的曠野找施洗約翰,為得是要問清楚約翰到底是誰? 大家當然都知道他的名字叫約翰,約翰的爸爸撒加利亞其實也是祭司,所以,他們其實知道約翰的家人是誰,以及約翰當年出生的故事。路加福音1:66節這麼記載:「凡聽見的人都將這事放在心裡說,這個孩子將來怎麼樣呢,因為有主與他同在」。既然大家對約翰並不陌生,那又是為什麼如此大費周章的來問約翰,他是誰?
從約翰的回答,媽媽想,當時也許是有人猜測約約翰可能就是彌賽亞,但是,應該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正因為眾人的看法不一致,大家就想,與其爭執不下,還不如直接問約翰吧。所以,當人們問約翰說你是誰,約翰就說,我跟你們明說吧,我不是基督。我是以賽亞先知所說的,乃是為主預備道路的那個人。
700多年前,先知以賽亞就預言,在基督耶穌來到世上之前,會先有一個人來為基督耶穌預備道路。當施洗約翰親口告訴眾人這個消息時,眾人的心情會是如何?更歡喜的等候彌賽亞的到來嗎?因為,既然施洗約翰已經來了,那彌賽亞必然是不遠了。從聖經上我們看不出當時眾人的心情。
隔天,當約翰看見耶穌。約翰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這句話,就媽媽目前的理解,只有出現在約翰福音裡。而這句話,也正是神為我們世人所預備的最大救恩。其實也是神整個救恩經綸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舊約裡,每年總有一隻羔羊為百姓贖罪。而今,聖潔無瑕的神,親自道成肉身為眾人將自己一次獻上,好除掉世人的罪。就好像保羅說的,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神就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明顯了。
親愛的孩子,施洗約翰當年的見證,約翰福音的作者將它清楚的寫下來,為得就是要我們能明白,這創造宇宙萬有的神,為了讓我們能有神兒女的權柄,祂親自承擔我們的罪,將自己一次獻上,使我們能重新被造,不論是屬靈的生命或是我們的肉體,都將因此能從死裡復活。
所以,親愛的孩子,總是要記得,要反覆思想約翰福音起頭所描寫的這至為寶貴的救恩。我們一生中,最大的盼望就是能在神末次號筒吹響的時候,能從死裡復活,本來是必朽壞的身體將要成為不朽壞的身體。深願慈愛的上主,保守我們,使我們能將約翰所說的見證,確確實實的存在我們心裡,至到進永生的天國。
愛你們的媽媽
約翰福音第一章的第二個段落描寫的是施洗約翰的見證。
事情發生的經過是這樣的,有一天,大家從耶路撒冷差了祭司和利未人來到猶太的曠野找施洗約翰,為得是要問清楚約翰到底是誰? 大家當然都知道他的名字叫約翰,約翰的爸爸撒加利亞其實也是祭司,所以,他們其實知道約翰的家人是誰,以及約翰當年出生的故事。路加福音1:66節這麼記載:「凡聽見的人都將這事放在心裡說,這個孩子將來怎麼樣呢,因為有主與他同在」。既然大家對約翰並不陌生,那又是為什麼如此大費周章的來問約翰,他是誰?
從約翰的回答,媽媽想,當時也許是有人猜測約約翰可能就是彌賽亞,但是,應該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正因為眾人的看法不一致,大家就想,與其爭執不下,還不如直接問約翰吧。所以,當人們問約翰說你是誰,約翰就說,我跟你們明說吧,我不是基督。我是以賽亞先知所說的,乃是為主預備道路的那個人。
700多年前,先知以賽亞就預言,在基督耶穌來到世上之前,會先有一個人來為基督耶穌預備道路。當施洗約翰親口告訴眾人這個消息時,眾人的心情會是如何?更歡喜的等候彌賽亞的到來嗎?因為,既然施洗約翰已經來了,那彌賽亞必然是不遠了。從聖經上我們看不出當時眾人的心情。
隔天,當約翰看見耶穌。約翰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這句話,就媽媽目前的理解,只有出現在約翰福音裡。而這句話,也正是神為我們世人所預備的最大救恩。其實也是神整個救恩經綸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舊約裡,每年總有一隻羔羊為百姓贖罪。而今,聖潔無瑕的神,親自道成肉身為眾人將自己一次獻上,好除掉世人的罪。就好像保羅說的,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神就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明顯了。
親愛的孩子,施洗約翰當年的見證,約翰福音的作者將它清楚的寫下來,為得就是要我們能明白,這創造宇宙萬有的神,為了讓我們能有神兒女的權柄,祂親自承擔我們的罪,將自己一次獻上,使我們能重新被造,不論是屬靈的生命或是我們的肉體,都將因此能從死裡復活。
所以,親愛的孩子,總是要記得,要反覆思想約翰福音起頭所描寫的這至為寶貴的救恩。我們一生中,最大的盼望就是能在神末次號筒吹響的時候,能從死裡復活,本來是必朽壞的身體將要成為不朽壞的身體。深願慈愛的上主,保守我們,使我們能將約翰所說的見證,確確實實的存在我們心裡,至到進永生的天國。
愛你們的媽媽
道成了肉身(約1:14)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一轉眼時序又進入初春,在南部的我們已可以從空氣中聞到春天的氣息。寒假結束時,我們家庭讀經的進度正好讀完創世記。開學後,我們就開始讀「約翰福音」。
為什麼讀約翰福音呢?
首先,它和創世記一樣都清楚明白的點出這世界都是神所造。而且,它更進一步說明了神救恩的經綸。怎麼說呢?約翰福音1章1節:「太初有道,道就是神…,萬物都是藉著他造的」這段記載算是創世記第一章的摘要重點,然後,1:4~14,算是作者將神從創世以來,整個救恩的經綸摘要出來(「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凡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
其次,則是因為你們自小常讀的是馬太、馬可和路加三卷對觀福音。至目前為止,你們還沒有細讀過約翰福音。於是媽媽想,以你們現在的年紀,是可以開始慢慢學習領受約翰福音裡豐富的恩典了。
感謝神,在神的眷顧保守中,開學後的你們並沒有因為功課忙碌停止我們的家庭讀經。深願神保守我們,讓我們總是能在生活中「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我們的神」。
1章1:18節是我們的第一段讀經進度。
這段初讀,妹妹說,讀起來有點像繞口令。哥哥則有點不懂,為什麼15節裡,施洗約翰會說那本來在以後的反成了在我以前,因他本來就在我以前。
的確,前面的這18節,文字都不難,但是讀的時候頭腦可忙得很,得很清楚的釐清到底是在講施洗約翰還是在說基督耶穌。然後,還要能慢慢的消化一些概念,例如,為什麼第4節會說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本來如果只讀第4節的上半部份,我們也許會直接解讀成,神就是賜人生命氣息的神,所以,這裡說的生命在他裡頭,指的意思應該是神讓我們能活著,能呼吸,能思考…,但是,當我們讀到第4節的下半句後,就會發現,嗯,好像不完全只有指活著的肉體生命。因為,作者後來有繼續說明,這生命是人的光,能照在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生在世上的人,就是我們剛剛說的,能活著能動的人。
所以囉,起頭18節的文字是不難,但裡面所談論的救恩卻值得我們不斷的反覆思想。
至於15節為什麼說本來在後卻實際是在前。則是作者清楚的從施洗約翰的見證,向我們後世的人說明,父與子原為一。因為,父本來就是自有永有的神了,是在施洗約翰降生之前就已存在,道成了肉身來到世上的時間乍看是比施洗約翰來得慢,但是,施洗約翰很清楚的知道,道成了肉身來到世上的時間雖然比他晚,但是,其實,神本來就在的。
短短的18節,我們花了三個晚上慢慢的反覆思想。年幼如你們,對於這極為美好的救恩也許還有一點點的模糊,但是,只要我們立定心志,求明白神的事。那麼,慈愛的上主也必慢慢引導你們,照著你們所能領受的慢慢堅立你們。使你們能與救恩有份。
愛你們的媽媽
一轉眼時序又進入初春,在南部的我們已可以從空氣中聞到春天的氣息。寒假結束時,我們家庭讀經的進度正好讀完創世記。開學後,我們就開始讀「約翰福音」。
為什麼讀約翰福音呢?
首先,它和創世記一樣都清楚明白的點出這世界都是神所造。而且,它更進一步說明了神救恩的經綸。怎麼說呢?約翰福音1章1節:「太初有道,道就是神…,萬物都是藉著他造的」這段記載算是創世記第一章的摘要重點,然後,1:4~14,算是作者將神從創世以來,整個救恩的經綸摘要出來(「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凡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
其次,則是因為你們自小常讀的是馬太、馬可和路加三卷對觀福音。至目前為止,你們還沒有細讀過約翰福音。於是媽媽想,以你們現在的年紀,是可以開始慢慢學習領受約翰福音裡豐富的恩典了。
感謝神,在神的眷顧保守中,開學後的你們並沒有因為功課忙碌停止我們的家庭讀經。深願神保守我們,讓我們總是能在生活中「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我們的神」。
1章1:18節是我們的第一段讀經進度。
這段初讀,妹妹說,讀起來有點像繞口令。哥哥則有點不懂,為什麼15節裡,施洗約翰會說那本來在以後的反成了在我以前,因他本來就在我以前。
的確,前面的這18節,文字都不難,但是讀的時候頭腦可忙得很,得很清楚的釐清到底是在講施洗約翰還是在說基督耶穌。然後,還要能慢慢的消化一些概念,例如,為什麼第4節會說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本來如果只讀第4節的上半部份,我們也許會直接解讀成,神就是賜人生命氣息的神,所以,這裡說的生命在他裡頭,指的意思應該是神讓我們能活著,能呼吸,能思考…,但是,當我們讀到第4節的下半句後,就會發現,嗯,好像不完全只有指活著的肉體生命。因為,作者後來有繼續說明,這生命是人的光,能照在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生在世上的人,就是我們剛剛說的,能活著能動的人。
所以囉,起頭18節的文字是不難,但裡面所談論的救恩卻值得我們不斷的反覆思想。
至於15節為什麼說本來在後卻實際是在前。則是作者清楚的從施洗約翰的見證,向我們後世的人說明,父與子原為一。因為,父本來就是自有永有的神了,是在施洗約翰降生之前就已存在,道成了肉身來到世上的時間乍看是比施洗約翰來得慢,但是,施洗約翰很清楚的知道,道成了肉身來到世上的時間雖然比他晚,但是,其實,神本來就在的。
短短的18節,我們花了三個晚上慢慢的反覆思想。年幼如你們,對於這極為美好的救恩也許還有一點點的模糊,但是,只要我們立定心志,求明白神的事。那麼,慈愛的上主也必慢慢引導你們,照著你們所能領受的慢慢堅立你們。使你們能與救恩有份。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約瑟的彩衣與細麻衣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媽媽一向很喜歡寒暑假,因為,寒暑假的時候我們總是能有更多的時間親近神。而這個寒假,因為神的恩典,我們也能每天一起到教會參加早禱會。這是何等美好的恩典,能在早晨的禱告中向神陳明我們的心意,並在禱告中儆醒預備自己成為神眼中聖潔無暇疪的兒女,深願這樣美好的恩典,能時刻在你們的生命之中,使你們的靈性更加美好。
這陣子,我們的讀經進度已從雅各的一生進到約瑟的一生。
每當提起約瑟,你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約瑟的彩衣。因為宗教教育的共習課,總是少不了讓你們做件彩衣穿在身上。當幼稚班時,當你們穿上親手做的小彩衣時,你們那歡喜的表情,媽媽至今仍然歷歷在目。到了幼年班或是少年班的你們,共習課能做出來的彩衣,似乎就不那麼吸引你們了。這時候,約瑟的彩衣,在你們的心中代表了什麼呢?
你們開始會想像,當年約瑟的那件彩衣必然是極為貴重的,要不,哥哥們怎麼會因此心生嫉妒?你們也會問,為什麼雅各要這麼偏心呢?若雅各能好好的愛每個孩子,不是就能讓兄弟和睦同居嗎?
的確是有這些可能。這美麗並極其貴重的彩衣,是雅各對約瑟相深的愛,這愛,其實沒有帶給約瑟太多的歡樂,相反的,這愛帶給了約瑟許多的苦楚。在苦難中的約瑟,不知道是否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悵惆的想著,也許當年沒有那件彩衣,他就不用被賣為奴,當然更不用被下在監牢。不過,當約瑟與弟兄相認後,約瑟其實是明白,過去的這些苦,乃是為了要保全一家人的性命(創45:5)。
只是,在13年苦難的歲月中,約瑟還不明白這苦原是有神美好的旨意之前,約瑟和神的關係是什麼?
從聖經裡的記載,我們很清楚的看到,約瑟在那極大的苦難中,雖不明白神為何讓他遭遇到這麼大的苦,但他總是立定心志榮耀神,當他在波提乏家中,他盡心的工作;當他被下在監牢裡,他也盡心的工作,所以,聖經總是說「因為神與他同在,所以,神就使他在主人面前蒙恩」。
親愛的孩子,初為奴的約瑟,認真工作,並讓人看出神與他同在。已是相當難得,因為原是家中最受父親竉愛的約瑟,竟能忍得住為奴的生活。但是,在這樣盡心的生活裡,卻為了堅持不能做得罪神的事,卻被下在監牢裡,若換成是我們,也許能忍住不出口埋怨神,但再要像約瑟那樣盡力的服事人,恐怕已遠遠超過我們所能承擔的極限了。
13年苦難的歲月,在苦盡甘來的時候,約瑟對法老說,解夢不在乎我,神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這13年,神其實從來沒有出聲安慰過約瑟,然而,當約瑟站在法老王的面前,他回答法老王的第一句話,就是在法老的面前尊榮神。
親愛的孩子,在苦難中的約瑟,從來沒有忘記要尊榮神。所以,神也必尊榮他。
穿上細麻衣的約瑟,那一刻必是百感交集,因為,他一生的大起大落幾乎都和衣裳有關,是那曾經美麗的彩衣,再拿到父親面前時,已是苦難的血衣。為了不得罪神而捨棄的外衣,卻成了在波提乏面前誣告約瑟的證物。
啟示錄有一段話這麼寫著:「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
約瑟的細麻衣,乍看似乎是一個偶然的結局,因為,他只是幫國王解夢,就領受了那比彩衣更加貴重的細麻衣。若我們再細數約瑟苦難的歲月,我們就能體會約瑟的細麻衣,其實不是平空得到的,那美麗的細麻衣,其實是約瑟在苦難中一步一步編織出來的。
親愛的孩子,我們的一生,大概不會像約瑟這麼苦。但是,總要記得,在世上的每一天,也要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一步一步的編織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細麻衣,那麼等主再來時,我們才能領受那至為美好的永生福份。
愛你們的媽媽
媽媽一向很喜歡寒暑假,因為,寒暑假的時候我們總是能有更多的時間親近神。而這個寒假,因為神的恩典,我們也能每天一起到教會參加早禱會。這是何等美好的恩典,能在早晨的禱告中向神陳明我們的心意,並在禱告中儆醒預備自己成為神眼中聖潔無暇疪的兒女,深願這樣美好的恩典,能時刻在你們的生命之中,使你們的靈性更加美好。
這陣子,我們的讀經進度已從雅各的一生進到約瑟的一生。
每當提起約瑟,你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約瑟的彩衣。因為宗教教育的共習課,總是少不了讓你們做件彩衣穿在身上。當幼稚班時,當你們穿上親手做的小彩衣時,你們那歡喜的表情,媽媽至今仍然歷歷在目。到了幼年班或是少年班的你們,共習課能做出來的彩衣,似乎就不那麼吸引你們了。這時候,約瑟的彩衣,在你們的心中代表了什麼呢?
你們開始會想像,當年約瑟的那件彩衣必然是極為貴重的,要不,哥哥們怎麼會因此心生嫉妒?你們也會問,為什麼雅各要這麼偏心呢?若雅各能好好的愛每個孩子,不是就能讓兄弟和睦同居嗎?
的確是有這些可能。這美麗並極其貴重的彩衣,是雅各對約瑟相深的愛,這愛,其實沒有帶給約瑟太多的歡樂,相反的,這愛帶給了約瑟許多的苦楚。在苦難中的約瑟,不知道是否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悵惆的想著,也許當年沒有那件彩衣,他就不用被賣為奴,當然更不用被下在監牢。不過,當約瑟與弟兄相認後,約瑟其實是明白,過去的這些苦,乃是為了要保全一家人的性命(創45:5)。
只是,在13年苦難的歲月中,約瑟還不明白這苦原是有神美好的旨意之前,約瑟和神的關係是什麼?
從聖經裡的記載,我們很清楚的看到,約瑟在那極大的苦難中,雖不明白神為何讓他遭遇到這麼大的苦,但他總是立定心志榮耀神,當他在波提乏家中,他盡心的工作;當他被下在監牢裡,他也盡心的工作,所以,聖經總是說「因為神與他同在,所以,神就使他在主人面前蒙恩」。
親愛的孩子,初為奴的約瑟,認真工作,並讓人看出神與他同在。已是相當難得,因為原是家中最受父親竉愛的約瑟,竟能忍得住為奴的生活。但是,在這樣盡心的生活裡,卻為了堅持不能做得罪神的事,卻被下在監牢裡,若換成是我們,也許能忍住不出口埋怨神,但再要像約瑟那樣盡力的服事人,恐怕已遠遠超過我們所能承擔的極限了。
13年苦難的歲月,在苦盡甘來的時候,約瑟對法老說,解夢不在乎我,神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這13年,神其實從來沒有出聲安慰過約瑟,然而,當約瑟站在法老王的面前,他回答法老王的第一句話,就是在法老的面前尊榮神。
親愛的孩子,在苦難中的約瑟,從來沒有忘記要尊榮神。所以,神也必尊榮他。
穿上細麻衣的約瑟,那一刻必是百感交集,因為,他一生的大起大落幾乎都和衣裳有關,是那曾經美麗的彩衣,再拿到父親面前時,已是苦難的血衣。為了不得罪神而捨棄的外衣,卻成了在波提乏面前誣告約瑟的證物。
啟示錄有一段話這麼寫著:「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
約瑟的細麻衣,乍看似乎是一個偶然的結局,因為,他只是幫國王解夢,就領受了那比彩衣更加貴重的細麻衣。若我們再細數約瑟苦難的歲月,我們就能體會約瑟的細麻衣,其實不是平空得到的,那美麗的細麻衣,其實是約瑟在苦難中一步一步編織出來的。
親愛的孩子,我們的一生,大概不會像約瑟這麼苦。但是,總要記得,在世上的每一天,也要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一步一步的編織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細麻衣,那麼等主再來時,我們才能領受那至為美好的永生福份。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神賜名以色列(創32:28)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這陣子我們讀的是創世記裡所記載的雅各。
從25章,雅各在母腹中緊抓住哥哥的腳跟開始,一路讀來,已經來到創世紀32章了。在創世記25章裡,形容雅各是個「為人安靜」的人。然而,在32章,這個「為人安靜」,且高齡97歲的雅各,居然頗有興緻的和人摔跤「直到黎明」。而且,我們顯然不能小覷已近一百歲的雅各,因為,那來和雅各摔跤的人知道自己勝不過雅各。所以在黎明之時,那人只好跟雅各說:「容我去罷」。
每次讀這段,媽媽總是會想,97歲的人怎麼還會如此好鬥呢?更何況是個「素來為人安靜」的人。而且,這個得勝的雅各,還對那人說,「若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從32章的記載,一個可能的推測是,雅各應該是一開始就知道這個夜間來到雅博渡口的這人不是世上的凡人。而為人素來安靜的雅各,照著聖經的記載,其實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相當看重從神而來的福氣。所以,當哥哥跟他要紅豆湯的時候,雅各脫口而出的是,請哥哥把長子的名分賣給他。同樣的,在這個雅博渡口,剛與人摔跤完的雅各,脫口而出的是要天使為他祝福。97歲的雅各,早已不是20年前那個孑然一身的雅各了,以世人的眼光,雅各是個富足的人了。可是,他仍然要天使為他祝福,顯然他要的是從神而來的福氣。
於是那人說,你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與人較力都得勝了。
以色列這名字,是神給他的祝福。
這人為他祝福了,雅各卻仍然沒有放手,沒有讓那人離開。
雅各接著問,請將你的名告訴我。
親愛的孩子,曾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顯現的神,從來不曾將神的名告訴他們,亞伯拉罕和以撒也不曾問過向他們顯現的神,請神將神的名告訴他們。
可是雅各問了,在剛得勝也得到神的祝福的時候,雅各迫不及待的趁勢追問。雖然,神並沒有回答雅各,但是,卻也讓我們看見,雅各真得是全心全意的看重從神而來的福分。因為,若不是雅各曾在心裡思想過,神的名到底為何,那麼,在雅博渡口,剛得勝的雅各不太可能會追問神的名。
親愛的孩子,雅各真得是值得我們效法的好榜樣。尤其是,他在信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他在母腹中,神就說了,大的要服事小的。所以,他可能從小就開始思念這個應許的實現,當機會來了,哥哥來要紅豆湯了,他就主動的將這長子的名分買了過來。當他認為的天使來了,他認真的與天使摔跤,為要得那天上來的祝福。當那人說,你與神較力得勝了,雅各說,要將你的名告訴我。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要耐心等候神的應許,但是,在信仰上,我們也可以效法雅各,要認真積極的把握每一次讓應許實現的機會。認真的為神,不斷的奔向更高之處。
與你們共勉。
愛你們的媽媽
這陣子我們讀的是創世記裡所記載的雅各。
從25章,雅各在母腹中緊抓住哥哥的腳跟開始,一路讀來,已經來到創世紀32章了。在創世記25章裡,形容雅各是個「為人安靜」的人。然而,在32章,這個「為人安靜」,且高齡97歲的雅各,居然頗有興緻的和人摔跤「直到黎明」。而且,我們顯然不能小覷已近一百歲的雅各,因為,那來和雅各摔跤的人知道自己勝不過雅各。所以在黎明之時,那人只好跟雅各說:「容我去罷」。
每次讀這段,媽媽總是會想,97歲的人怎麼還會如此好鬥呢?更何況是個「素來為人安靜」的人。而且,這個得勝的雅各,還對那人說,「若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從32章的記載,一個可能的推測是,雅各應該是一開始就知道這個夜間來到雅博渡口的這人不是世上的凡人。而為人素來安靜的雅各,照著聖經的記載,其實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相當看重從神而來的福氣。所以,當哥哥跟他要紅豆湯的時候,雅各脫口而出的是,請哥哥把長子的名分賣給他。同樣的,在這個雅博渡口,剛與人摔跤完的雅各,脫口而出的是要天使為他祝福。97歲的雅各,早已不是20年前那個孑然一身的雅各了,以世人的眼光,雅各是個富足的人了。可是,他仍然要天使為他祝福,顯然他要的是從神而來的福氣。
於是那人說,你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與人較力都得勝了。
以色列這名字,是神給他的祝福。
這人為他祝福了,雅各卻仍然沒有放手,沒有讓那人離開。
雅各接著問,請將你的名告訴我。
親愛的孩子,曾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顯現的神,從來不曾將神的名告訴他們,亞伯拉罕和以撒也不曾問過向他們顯現的神,請神將神的名告訴他們。
可是雅各問了,在剛得勝也得到神的祝福的時候,雅各迫不及待的趁勢追問。雖然,神並沒有回答雅各,但是,卻也讓我們看見,雅各真得是全心全意的看重從神而來的福分。因為,若不是雅各曾在心裡思想過,神的名到底為何,那麼,在雅博渡口,剛得勝的雅各不太可能會追問神的名。
親愛的孩子,雅各真得是值得我們效法的好榜樣。尤其是,他在信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他在母腹中,神就說了,大的要服事小的。所以,他可能從小就開始思念這個應許的實現,當機會來了,哥哥來要紅豆湯了,他就主動的將這長子的名分買了過來。當他認為的天使來了,他認真的與天使摔跤,為要得那天上來的祝福。當那人說,你與神較力得勝了,雅各說,要將你的名告訴我。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要耐心等候神的應許,但是,在信仰上,我們也可以效法雅各,要認真積極的把握每一次讓應許實現的機會。認真的為神,不斷的奔向更高之處。
與你們共勉。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在知識上漸漸更新(西3:10)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2011年了,先祝你們新的這一年,滿有神的恩眷,並能行在主的路上。
2011年的第一個安息日早上,傳道勉勵我們要「在知識上漸漸更新」。
親愛的孩子們,除了傳道那天和我們分享的內容之外,媽媽也想在這裡和你們分享一些想法。是值得我們一起努力的方向。
我們都感覺到了,現今的世代,變得相當有彈性,很多事情的界限變得不是那麼的明顯。例如,男女之間的界限,以前在台灣,我們幾乎不會看到男孩子留長髮或是戴耳環。現在,男孩子愛怎麼打扮,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這樣的變化,以人際互動的角度來看,的確是沒有什麼對或錯的界限了。這樣的變化,以學界來看,稱得上是一種「知識」的更新,因為,人們從過去的「性別刻板印象」,進步到「能彼此尊重包容」的新知識了。
這些世界上的「知識」更新,多多少少也影響到了我們和神的關係。
例如,在教會裡,當長輩們教導年輕一代到神的聖殿敬拜神時,該怎麼做的時候,
年輕的孩子們可能會說,時代已經改變了,一定需要那麼保守嗎?
更何況,我們的心也是有尊重神,而且我們這樣的行為真得也是沒有怎麼樣!
親愛的孩子們,世界上的「知識」或是「潮流」,看起來似乎是一直在更新,而且,是朝著更尊重人(或是所謂的更體貼人意)的方向更新。那麼,在這樣的世代中,我們到底該如何在神的道理中,能在屬神的知識上漸漸更新呢?
首先,一定要記得主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裡是這麼教導我們的,在末後審判的時候,不是照著我們個人的良心,乃是照著神的道(約12:48)。
這是什麼意思呢,以現在的世界來說,世上的知識,代表的是世上的人現在的良心,世人的行為,是照著世人所想出來的標準而行,這些標準就成了世人的良心,也成了世人判斷自己行為是否合宜的標準。
一般來說,世上的人,彼此在討論行為是否合宜時,通常,都只能問自己是否能心安,就是問自己到底有沒有憑著良心做事。
那我們呢?我們的行為標準是什麼?
已經蒙神寶血救贖的我們,當然不再是憑著良心行事,我們乃是要以神的道為行事的標準,因為,神是要照著祂的道來審判我們的行為。
因此,我們根本不能說,我們的某些行為,因為符合這個時代的良心,就也能適用在教會裡。例如,要不要在高中或國中求學的階段交男女朋友這件事,在媽媽讀高中的時候,這事在當時的社會風俗裡並不是件好事,但是,在現在的世代,沒人會覺得怪了。這是世上的知識的變化。
但是在教會裡,我們要想的是,從神的眼中,神怎麼看待這件事。所以,不是我們在這事上沒有犯十誡就表示我們能接受這個世代的「觀念」。我們要想的,應該還是以神的道來看,當我們在高中或國中時和異性交往,是否能讓我們在神面前坦然無懼的站立得住。親愛的孩子,當我們將眼目從世上的知識,調轉回神的道,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世上的知識的轉變,幾乎都沒辦法在神的面前站立得住。
也許,仍然會有同學問你們,在求學階段交往異性朋友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只要不犯罪,不也是有聽神的道了嗎?有需要這麼保守嗎?
親愛的孩子,你們現在都還沒遇到這樣的挑戰,也沒有同學質疑你們。
但是,這個世代的人,總是喜歡人們和他們一起去行他們眼中看為正的事,
所以,媽媽還是先在這邊先教教你們該怎麼去面對這種可能的試探。
親愛的孩子,一定要記得,我們一生乃是為主而活,
凡我們所做的任何事,都當為榮耀神而行。
就像保羅說的,他連吃東西或喝個水都要能榮耀神,
我們當然也是如此。
從世人眼中的新知或新觀念的標準,神所給我們的道顯得有些一成不變。然而,為了讓世人從我們身上看見神的榮耀,我們所有的行動,都只要記得求問神,是否能得神的喜悅。所以,我們不是只求不犯最低的標準。相反的,我們的信仰是積極而且有力量的信仰,我們靠著厚賜人智慧的神,我們滿有力量行出神純全旨意所願我們行的。
因為,要時刻察驗主所喜悅的旨意,所以,我們在屬神的知識上,就一定要漸漸更新,如此,才能抵擋得住世上的「潮流或觀念」。
以此和你們共勉
愛你們的媽媽
2011年了,先祝你們新的這一年,滿有神的恩眷,並能行在主的路上。
2011年的第一個安息日早上,傳道勉勵我們要「在知識上漸漸更新」。
親愛的孩子們,除了傳道那天和我們分享的內容之外,媽媽也想在這裡和你們分享一些想法。是值得我們一起努力的方向。
我們都感覺到了,現今的世代,變得相當有彈性,很多事情的界限變得不是那麼的明顯。例如,男女之間的界限,以前在台灣,我們幾乎不會看到男孩子留長髮或是戴耳環。現在,男孩子愛怎麼打扮,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這樣的變化,以人際互動的角度來看,的確是沒有什麼對或錯的界限了。這樣的變化,以學界來看,稱得上是一種「知識」的更新,因為,人們從過去的「性別刻板印象」,進步到「能彼此尊重包容」的新知識了。
這些世界上的「知識」更新,多多少少也影響到了我們和神的關係。
例如,在教會裡,當長輩們教導年輕一代到神的聖殿敬拜神時,該怎麼做的時候,
年輕的孩子們可能會說,時代已經改變了,一定需要那麼保守嗎?
更何況,我們的心也是有尊重神,而且我們這樣的行為真得也是沒有怎麼樣!
親愛的孩子們,世界上的「知識」或是「潮流」,看起來似乎是一直在更新,而且,是朝著更尊重人(或是所謂的更體貼人意)的方向更新。那麼,在這樣的世代中,我們到底該如何在神的道理中,能在屬神的知識上漸漸更新呢?
首先,一定要記得主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裡是這麼教導我們的,在末後審判的時候,不是照著我們個人的良心,乃是照著神的道(約12:48)。
這是什麼意思呢,以現在的世界來說,世上的知識,代表的是世上的人現在的良心,世人的行為,是照著世人所想出來的標準而行,這些標準就成了世人的良心,也成了世人判斷自己行為是否合宜的標準。
一般來說,世上的人,彼此在討論行為是否合宜時,通常,都只能問自己是否能心安,就是問自己到底有沒有憑著良心做事。
那我們呢?我們的行為標準是什麼?
已經蒙神寶血救贖的我們,當然不再是憑著良心行事,我們乃是要以神的道為行事的標準,因為,神是要照著祂的道來審判我們的行為。
因此,我們根本不能說,我們的某些行為,因為符合這個時代的良心,就也能適用在教會裡。例如,要不要在高中或國中求學的階段交男女朋友這件事,在媽媽讀高中的時候,這事在當時的社會風俗裡並不是件好事,但是,在現在的世代,沒人會覺得怪了。這是世上的知識的變化。
但是在教會裡,我們要想的是,從神的眼中,神怎麼看待這件事。所以,不是我們在這事上沒有犯十誡就表示我們能接受這個世代的「觀念」。我們要想的,應該還是以神的道來看,當我們在高中或國中時和異性交往,是否能讓我們在神面前坦然無懼的站立得住。親愛的孩子,當我們將眼目從世上的知識,調轉回神的道,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世上的知識的轉變,幾乎都沒辦法在神的面前站立得住。
也許,仍然會有同學問你們,在求學階段交往異性朋友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只要不犯罪,不也是有聽神的道了嗎?有需要這麼保守嗎?
親愛的孩子,你們現在都還沒遇到這樣的挑戰,也沒有同學質疑你們。
但是,這個世代的人,總是喜歡人們和他們一起去行他們眼中看為正的事,
所以,媽媽還是先在這邊先教教你們該怎麼去面對這種可能的試探。
親愛的孩子,一定要記得,我們一生乃是為主而活,
凡我們所做的任何事,都當為榮耀神而行。
就像保羅說的,他連吃東西或喝個水都要能榮耀神,
我們當然也是如此。
從世人眼中的新知或新觀念的標準,神所給我們的道顯得有些一成不變。然而,為了讓世人從我們身上看見神的榮耀,我們所有的行動,都只要記得求問神,是否能得神的喜悅。所以,我們不是只求不犯最低的標準。相反的,我們的信仰是積極而且有力量的信仰,我們靠著厚賜人智慧的神,我們滿有力量行出神純全旨意所願我們行的。
因為,要時刻察驗主所喜悅的旨意,所以,我們在屬神的知識上,就一定要漸漸更新,如此,才能抵擋得住世上的「潮流或觀念」。
以此和你們共勉
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77歲的雅各_枕石而眠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這陣子我們讀經進度的主角是創世記裡的雅各。順著創世記25章一路讀下來,不論是雅各的出生、雅各的性情、以及雅各如何得了長子的名份,對你們來說,都不算陌生。
讀著聖經中所記載的人物間的互動,我們通常也會在腦海中賦予每個角色一個鮮活的形象,例如,讀到那耳熟能詳的「用紅豆湯換長子名份」的記載時,你們會覺得以掃長的就像個傻大個,而雅各則是溫文儒雅的好青年。
當我們讀到創世記28章,媽媽問你們,雅各在路上枕石而眠,大約是多大年紀呢?你們腦海中浮現的是個年輕的小伙子,一個人披星戴月的去找自己的母舅,好能娶個太太回來。
創世記28章沒有特別記載雅各當時的年紀,但是,媽媽從後面的記事稍微倒算回來後,雅各當時應該不是個年輕小伙子,他一個人在路上枕石而眠的時候,大約是70多歲。因為,創世記40章有記載,雅各下埃及的時候是130 歲(40:9), 那時候,而約瑟當時已在埃及當了9年的宰相。推算下來,雅各下埃及的時候,約瑟應該是39歲。因此,也可以推算出,約瑟出生的時候,雅各大約是91歲。從30章的記載,可以大約估算雅各在舅舅那邊工作了約14年才生約瑟。那麼,就可以算出來,雅各一人離家的時候大約是77歲。
77歲?! 你們一想都暈倒了,因為,我們的公公也才71歲呢,我們現在實在很難想像71歲的公公一個人露宿野地的樣子。不過,對當時的人來說,77歲也許正值壯年,因為,他們都活到130歲或140歲。事實上,從雅各後來幫舅舅工作的表現,媽媽猜想,77歲的雅各應該是個身強力壯的好漢子。
雖然是77歲的好漢子,但是,一個人在野地而眠,想來總還是有些淒涼。意外的是,他卻在這淒涼之中,在夢中看見一梯,而且看見了站立在梯上的神。媽媽總是會想,當時,雅各心裡的情緒應該是百感交集吧!,因為,以人的眼光來看,他當時的景況真的是蠻淒涼的,卻也是在這淒涼之時,他看見了神。
親愛的孩子,媽媽自己總是覺得,聖經裡的每一段記載,都是神要留給我們最美的生命之道,因此,每一段記載,都值得我們在讀過表面的字義後,停下來反復思想。
就好像,當我們慢慢的將神的話語反彼思想,我們就會明白,原來,雅各當時已是個77歲的人。同樣的,我們也會明白,原來,在人看來最孤單的時候,其實也是與神最為相親的時候。
以後,當我們的生命在困頓之時,想想77歲的雅各,想想他夢裡看見一梯,我想,你們一定能從神的話語中,得到至大的安慰。
深愛你們的媽媽
這陣子我們讀經進度的主角是創世記裡的雅各。順著創世記25章一路讀下來,不論是雅各的出生、雅各的性情、以及雅各如何得了長子的名份,對你們來說,都不算陌生。
讀著聖經中所記載的人物間的互動,我們通常也會在腦海中賦予每個角色一個鮮活的形象,例如,讀到那耳熟能詳的「用紅豆湯換長子名份」的記載時,你們會覺得以掃長的就像個傻大個,而雅各則是溫文儒雅的好青年。
當我們讀到創世記28章,媽媽問你們,雅各在路上枕石而眠,大約是多大年紀呢?你們腦海中浮現的是個年輕的小伙子,一個人披星戴月的去找自己的母舅,好能娶個太太回來。
創世記28章沒有特別記載雅各當時的年紀,但是,媽媽從後面的記事稍微倒算回來後,雅各當時應該不是個年輕小伙子,他一個人在路上枕石而眠的時候,大約是70多歲。因為,創世記40章有記載,雅各下埃及的時候是130 歲(40:9), 那時候,而約瑟當時已在埃及當了9年的宰相。推算下來,雅各下埃及的時候,約瑟應該是39歲。因此,也可以推算出,約瑟出生的時候,雅各大約是91歲。從30章的記載,可以大約估算雅各在舅舅那邊工作了約14年才生約瑟。那麼,就可以算出來,雅各一人離家的時候大約是77歲。
77歲?! 你們一想都暈倒了,因為,我們的公公也才71歲呢,我們現在實在很難想像71歲的公公一個人露宿野地的樣子。不過,對當時的人來說,77歲也許正值壯年,因為,他們都活到130歲或140歲。事實上,從雅各後來幫舅舅工作的表現,媽媽猜想,77歲的雅各應該是個身強力壯的好漢子。
雖然是77歲的好漢子,但是,一個人在野地而眠,想來總還是有些淒涼。意外的是,他卻在這淒涼之中,在夢中看見一梯,而且看見了站立在梯上的神。媽媽總是會想,當時,雅各心裡的情緒應該是百感交集吧!,因為,以人的眼光來看,他當時的景況真的是蠻淒涼的,卻也是在這淒涼之時,他看見了神。
親愛的孩子,媽媽自己總是覺得,聖經裡的每一段記載,都是神要留給我們最美的生命之道,因此,每一段記載,都值得我們在讀過表面的字義後,停下來反復思想。
就好像,當我們慢慢的將神的話語反彼思想,我們就會明白,原來,雅各當時已是個77歲的人。同樣的,我們也會明白,原來,在人看來最孤單的時候,其實也是與神最為相親的時候。
以後,當我們的生命在困頓之時,想想77歲的雅各,想想他夢裡看見一梯,我想,你們一定能從神的話語中,得到至大的安慰。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這喜樂沒有人能奪去(約16:22)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感謝神,在主耶穌的恩典眷顧中,你們都已安然入睡。深願慈愛的上主加添你們心力,使你們明早起來後,滿有神的平安與喜樂。
在約翰福音裡(16:20),主耶穌曾經跟門徒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痛哭哀號,世人倒要喜樂,你們將要憂愁,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在所謂的和合本的聖經裡,我們很常讀到主耶穌基督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這實實在在的意思,仔細想來,就是神將最實際,也最真實的情況告訴我們,這樣,當我們遇到相似的景況,也會因為想起了神曾告訴我們的話,而得到安慰。
親愛的孩子,可曾想過,什麼情況下,會是世人喜樂,而我們憂愁呢?但是,這憂愁,卻又會轉為喜樂?而且是人不能奪走的喜樂。
讓我們想一想,一般世上的喜樂是什麼?錦衣美食,這會讓我們喜樂,但是,很容易被奪走。酷炫的3C產品,也能讓我們喜樂,但是,一旦有新的機種問世,我們手上那曾帶給我們喜樂的機器,就再也無法帶給我們喜樂。這麼想來,世上的喜樂其實很短暫,因為只要外在環境改變了,那喜樂就不再了。
那我們的憂愁,會是因為羨慕世人有那錦衣美食,有最新的3C產品所引起的嗎?應該不是的,因為,那樣的憂愁是不會生出世人奪不走的喜樂的。那我們到底會有什麼事讓我們憂愁呢?想想保羅,他為了眾教會的軟弱而憂愁,他也曾為了人不認識神而憂愁,但,保羅也說,他大大的喜樂,因為,聽見人按真理而行。如此想來,我們的憂愁,若是以父的事為念,是因為思念人能否進那永生的國而產生的憂愁,那我們就可以放心了,因為,這樣的憂愁必會轉為喜樂。
這幾天,你們也經歷了極深的憂愁,媽媽知道,這大概是你們目前為止,所經歷過的最深的憂傷了。感謝神,在神的恩典與慈愛中,神安慰了你們,你們也得以重展笑靨。看著你們重新歡喜的彈琴唱詩,深信你們也已慢慢體會,從神而來的平安與喜樂是何等的奇妙。
親愛的孩子,讓我們一起記得,我們要放心,因為,神已經勝了這世界。
所以,不要怕,只要繼續向前,因為,牧者已來到。
深愛你們的媽媽
感謝神,在主耶穌的恩典眷顧中,你們都已安然入睡。深願慈愛的上主加添你們心力,使你們明早起來後,滿有神的平安與喜樂。
在約翰福音裡(16:20),主耶穌曾經跟門徒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痛哭哀號,世人倒要喜樂,你們將要憂愁,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在所謂的和合本的聖經裡,我們很常讀到主耶穌基督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這實實在在的意思,仔細想來,就是神將最實際,也最真實的情況告訴我們,這樣,當我們遇到相似的景況,也會因為想起了神曾告訴我們的話,而得到安慰。
親愛的孩子,可曾想過,什麼情況下,會是世人喜樂,而我們憂愁呢?但是,這憂愁,卻又會轉為喜樂?而且是人不能奪走的喜樂。
讓我們想一想,一般世上的喜樂是什麼?錦衣美食,這會讓我們喜樂,但是,很容易被奪走。酷炫的3C產品,也能讓我們喜樂,但是,一旦有新的機種問世,我們手上那曾帶給我們喜樂的機器,就再也無法帶給我們喜樂。這麼想來,世上的喜樂其實很短暫,因為只要外在環境改變了,那喜樂就不再了。
那我們的憂愁,會是因為羨慕世人有那錦衣美食,有最新的3C產品所引起的嗎?應該不是的,因為,那樣的憂愁是不會生出世人奪不走的喜樂的。那我們到底會有什麼事讓我們憂愁呢?想想保羅,他為了眾教會的軟弱而憂愁,他也曾為了人不認識神而憂愁,但,保羅也說,他大大的喜樂,因為,聽見人按真理而行。如此想來,我們的憂愁,若是以父的事為念,是因為思念人能否進那永生的國而產生的憂愁,那我們就可以放心了,因為,這樣的憂愁必會轉為喜樂。
這幾天,你們也經歷了極深的憂愁,媽媽知道,這大概是你們目前為止,所經歷過的最深的憂傷了。感謝神,在神的恩典與慈愛中,神安慰了你們,你們也得以重展笑靨。看著你們重新歡喜的彈琴唱詩,深信你們也已慢慢體會,從神而來的平安與喜樂是何等的奇妙。
親愛的孩子,讓我們一起記得,我們要放心,因為,神已經勝了這世界。
所以,不要怕,只要繼續向前,因為,牧者已來到。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亞伯拉罕因著信…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好快,一年又將結束。
感謝賜人平安的神,在這一年中不斷的施恩眷顧我們,深願祂的慈愛,能讓你們更加的敬畏祂,並因此謹慎你們在世上的腳步。
這陣子,我們又重讀了創世記。之前,我們曾經記錄過「挪亞因著信動了敬畏神的心」,今天,媽媽想把我們這陣子讀的亞伯拉罕的信心略略的記錄下來。
希伯拉書的作者這麼說,亞伯拉罕因著信,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這說得是亞伯拉罕75歲的時候離開珸珥的這件事。75歲的亞伯拉罕,憑著信心離開珸珥的時候,他知道,神一定會將那應許之地賜給他,雖然,神從來沒跟他說,是要經過幾年這應許才能實現,但是,亞伯拉罕顯然毫不在意。
怎麼說呢,神曾經跟他說,他的後裔會多如海邊的沙,天上的星。這話,亞伯拉罕到底是怎麼相信的,一個75歲的人了,再怎麼努力的生養後代,能有3、4百個後代就不錯了吧。但是,亞伯拉罕果然是不容易的,他真的相信,而且他是因著信看見那暫時未見之事,也就是說,他知道神答應他的,也許不是在他活著的時候能看見的,所以,難怪希伯來書的作者會形容亞伯拉罕是存著信心死的。每次讀到希伯來書的這句話,總是讓媽媽深思許久。
在亞伯拉罕的眾多小故事裡,媽媽一直很喜歡他要老僕人回本地幫以撒娶太太的這段事蹟。忠心的老僕人,跟著亞伯拉罕來到迦南地最少有62個年頭了。老僕人知道,神曾應許亞伯拉罕要將這地賜給他,可是,當撒拉死的時候,亞伯拉罕在迦南地還完全沒有任何的產權,以至於他還需要花錢買一個山洞,好埋葬撒拉。忠心的老僕人看在眼裡,可能也覺得,這亞伯拉罕的夢,應該只是夢吧…
所以,當亞伯拉罕要他回去幫小主人找個太太時,忠心的老僕人說話了,他很客氣的問著,那如果女子不來,我是不是來將以撒帶回珸珥呢?對老僕人來說,62個年頭都已經過去了,這夢也該醒了,
可是,亞伯拉罕說,不行,因為神已經答應我了,說這地就是要賜給我的後裔的。所以不論如何,我們都要待在這個地方,繼續等候神的應許。媽媽常常在想,那老僕人真的是對亞伯拉罕很忠心的,所以,他不再說了,他願意讓他的主人繼續有夢…
親愛的孩子,媽媽常常會想,是什麼樣的信心,讓亞伯拉罕能經過了六、七十個年頭,仍然沒有忘記75歲那年的應許,又是怎樣的信心,讓他終於明白,原來,神真正要給他的是那更美的家鄉。
讀著亞伯拉罕的這段事蹟,總是讓媽媽思想再思想。深願我們能慢慢的有那樣的信心,總是能因著信,能耐心的等候神親自成就祂美好的應許。是照著神的時候,而不是照著我們的時候。對我們而言,我們最需要等候的,當然就是我們所深愛的爸爸的得救。神應許我們,一人得救必全家得救。但是,神的時候以及神的意念是什麼,就不是我們要擔心的了,我們只需要像亞伯拉罕一樣,就耐心的站在那應許的迦南地,不論世事如何,總是因著信,能望見那美好的家鄉,以及那美好的應許。也就是說,不論神的旨意將如何成就在爸爸的身上,我們都只要記得,仍要在神的教會裡忠心。然後,我們也必在神成就的時候,大大的歡喜。
所以,親愛的孩子,真得要感謝神,為我們留下了亞伯拉罕這樣美好的事蹟,讓我們能有個效法的好榜樣。深願我們彼此代禱,也彼此提醒,使我們的信心能一日一日的增長。
深愛你們的媽媽
好快,一年又將結束。
感謝賜人平安的神,在這一年中不斷的施恩眷顧我們,深願祂的慈愛,能讓你們更加的敬畏祂,並因此謹慎你們在世上的腳步。
這陣子,我們又重讀了創世記。之前,我們曾經記錄過「挪亞因著信動了敬畏神的心」,今天,媽媽想把我們這陣子讀的亞伯拉罕的信心略略的記錄下來。
希伯拉書的作者這麼說,亞伯拉罕因著信,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這說得是亞伯拉罕75歲的時候離開珸珥的這件事。75歲的亞伯拉罕,憑著信心離開珸珥的時候,他知道,神一定會將那應許之地賜給他,雖然,神從來沒跟他說,是要經過幾年這應許才能實現,但是,亞伯拉罕顯然毫不在意。
怎麼說呢,神曾經跟他說,他的後裔會多如海邊的沙,天上的星。這話,亞伯拉罕到底是怎麼相信的,一個75歲的人了,再怎麼努力的生養後代,能有3、4百個後代就不錯了吧。但是,亞伯拉罕果然是不容易的,他真的相信,而且他是因著信看見那暫時未見之事,也就是說,他知道神答應他的,也許不是在他活著的時候能看見的,所以,難怪希伯來書的作者會形容亞伯拉罕是存著信心死的。每次讀到希伯來書的這句話,總是讓媽媽深思許久。
在亞伯拉罕的眾多小故事裡,媽媽一直很喜歡他要老僕人回本地幫以撒娶太太的這段事蹟。忠心的老僕人,跟著亞伯拉罕來到迦南地最少有62個年頭了。老僕人知道,神曾應許亞伯拉罕要將這地賜給他,可是,當撒拉死的時候,亞伯拉罕在迦南地還完全沒有任何的產權,以至於他還需要花錢買一個山洞,好埋葬撒拉。忠心的老僕人看在眼裡,可能也覺得,這亞伯拉罕的夢,應該只是夢吧…
所以,當亞伯拉罕要他回去幫小主人找個太太時,忠心的老僕人說話了,他很客氣的問著,那如果女子不來,我是不是來將以撒帶回珸珥呢?對老僕人來說,62個年頭都已經過去了,這夢也該醒了,
可是,亞伯拉罕說,不行,因為神已經答應我了,說這地就是要賜給我的後裔的。所以不論如何,我們都要待在這個地方,繼續等候神的應許。媽媽常常在想,那老僕人真的是對亞伯拉罕很忠心的,所以,他不再說了,他願意讓他的主人繼續有夢…
親愛的孩子,媽媽常常會想,是什麼樣的信心,讓亞伯拉罕能經過了六、七十個年頭,仍然沒有忘記75歲那年的應許,又是怎樣的信心,讓他終於明白,原來,神真正要給他的是那更美的家鄉。
讀著亞伯拉罕的這段事蹟,總是讓媽媽思想再思想。深願我們能慢慢的有那樣的信心,總是能因著信,能耐心的等候神親自成就祂美好的應許。是照著神的時候,而不是照著我們的時候。對我們而言,我們最需要等候的,當然就是我們所深愛的爸爸的得救。神應許我們,一人得救必全家得救。但是,神的時候以及神的意念是什麼,就不是我們要擔心的了,我們只需要像亞伯拉罕一樣,就耐心的站在那應許的迦南地,不論世事如何,總是因著信,能望見那美好的家鄉,以及那美好的應許。也就是說,不論神的旨意將如何成就在爸爸的身上,我們都只要記得,仍要在神的教會裡忠心。然後,我們也必在神成就的時候,大大的歡喜。
所以,親愛的孩子,真得要感謝神,為我們留下了亞伯拉罕這樣美好的事蹟,讓我們能有個效法的好榜樣。深願我們彼此代禱,也彼此提醒,使我們的信心能一日一日的增長。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仰望神的憐憫,直到永生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
足足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媽媽因為工作的忙碌,完全沒有時間將我們的讀經進度記錄下來。還好,你們現在記筆記的功力提昇了,你們的筆記本裡仍然留下來神所給我們的美好話語。
十一月下旬我們讀完啟示錄後,先讀了猶大書。
猶大書雖然只是一封短短的書信,但是字字珠璣。猶大在信末告訴讀信的人,一定要保守自己在神的愛中,並仰望神的憐憫,直到永生。
以前媽媽剛來信主的時候,不是很能明白這話的意思。媽媽初信的時候,不能明白有誰受洗後,還會去學不敬虔的事,以至於讓自己不再無瑕無疪的站在神的榮耀之前呢?
但是,媽媽現在漸漸的能明白了。例如,第16節提到,「有些人是私下議論,常發怨言的,隨從自己的情慾而行,口中說誇大的話,為得便宜諂媚人」。這說得是什麼呢?當然是在說我們受洗歸入神的人,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慢慢的不再人面前憑著愛心說誠實話,反而只是在私下議論人,但又同在假裝迎合人呢?以我們的生活為例,我們是不是能因著對神的愛,而誠實的告訴人,我們當在婚姻的事上聖潔,或是,我們在人的面前不再題說這些事,只是回到家裡來才說說現代人的罪惡?
我們也許會想,因為這時代就是如此,我們暫且保守自己不沾染那惡習即可。猶大卻說那是不敬虔的人所為的。反過來,他要我們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先讓自己清楚的明白神的生命之道,之後,才能靠著聖靈的禱告,讓自己保守在神的愛中,才能有力量克服我們內心的軟弱,讓自己不成為那不敬虔的人。
然後,我們才能仰望神的憐憫,才得以真正的無瑕無疪的進入的神的榮耀之中。
親愛的孩子,你們正漸漸長大,你們的身體也將進入青春期的風暴,深願神施恩眷顧你們,讓你們能靠著神的生命之道,將自己的身體聖潔無瑕的保守在神的愛中。並且能繼續實實在在的禱告,實實在在的行出神的道理來,直到進永生的天國。
深愛你們的媽媽
足足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媽媽因為工作的忙碌,完全沒有時間將我們的讀經進度記錄下來。還好,你們現在記筆記的功力提昇了,你們的筆記本裡仍然留下來神所給我們的美好話語。
十一月下旬我們讀完啟示錄後,先讀了猶大書。
猶大書雖然只是一封短短的書信,但是字字珠璣。猶大在信末告訴讀信的人,一定要保守自己在神的愛中,並仰望神的憐憫,直到永生。
以前媽媽剛來信主的時候,不是很能明白這話的意思。媽媽初信的時候,不能明白有誰受洗後,還會去學不敬虔的事,以至於讓自己不再無瑕無疪的站在神的榮耀之前呢?
但是,媽媽現在漸漸的能明白了。例如,第16節提到,「有些人是私下議論,常發怨言的,隨從自己的情慾而行,口中說誇大的話,為得便宜諂媚人」。這說得是什麼呢?當然是在說我們受洗歸入神的人,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慢慢的不再人面前憑著愛心說誠實話,反而只是在私下議論人,但又同在假裝迎合人呢?以我們的生活為例,我們是不是能因著對神的愛,而誠實的告訴人,我們當在婚姻的事上聖潔,或是,我們在人的面前不再題說這些事,只是回到家裡來才說說現代人的罪惡?
我們也許會想,因為這時代就是如此,我們暫且保守自己不沾染那惡習即可。猶大卻說那是不敬虔的人所為的。反過來,他要我們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先讓自己清楚的明白神的生命之道,之後,才能靠著聖靈的禱告,讓自己保守在神的愛中,才能有力量克服我們內心的軟弱,讓自己不成為那不敬虔的人。
然後,我們才能仰望神的憐憫,才得以真正的無瑕無疪的進入的神的榮耀之中。
親愛的孩子,你們正漸漸長大,你們的身體也將進入青春期的風暴,深願神施恩眷顧你們,讓你們能靠著神的生命之道,將自己的身體聖潔無瑕的保守在神的愛中。並且能繼續實實在在的禱告,實實在在的行出神的道理來,直到進永生的天國。
深愛你們的媽媽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當以父的事為念:願克涵一生都將此話刻在心版上,直到進永生的國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收信平安:
今天是2010年12月14日,媽媽在此寫下對你12歲生日的祝福。(其實你的生日是12月13日,但是,媽媽最近實在太忙了,所以晚了一天補寫…)。
雖然,每一天都是我們暫時為客旅的「有生之日」。但是,將自己來到這世間的日子記錄下來,也沒什麼不好。因為,在這一天,我們可以停下來數算神給我們的恩典,也可以繼續思想,我們是否仍走在主的道路中。
12歲在猶太人的律法裡算是一條分界限,12歲以前的孩子通常不會跟著家人到耶路撒冷守節。在台灣的社會裡也隱隱約約的有一條界限給過了12歲的你們,例如,搭車、飛機、高鐵就都需要全票了,12歲開始,就稱為青少年了。這些界限,代表了你長大了,也代表了你的責任不同了。
在你12歲的這個生日,除了世上的責任,媽媽更盼望的是你在屬靈的生命上,也能真正的長大,能真正的承擔起神國的責任。路加福音2:49這麼記載著「豈不知我當以我父的事為念」。主耶穌基督那時正好也是12歲,而今,親愛的克涵,你也已經12歲了。在你的心裡,是否也能慢慢的揣摩何謂「以父的事為念 」?
這個句子的意思其實顯而易懂,就是我們一生在世的年歲,我們時刻掛念著神的教會是否愈來愈榮美;我們時刻掛念著,那些在黑暗中沒有盼望的人是否有機會聽見神國美好的福音了,這些就是以父的事為念了。
親愛的克涵,常常在我們的心裡,我們比較容易掛念著,想要買什麼東西,或是要不要搬家好養小狗,或是我們也會掛念著再來的升學考試是不是能過關。這些我們平時掛念的事,並沒有什麼不妥,這些是我們很真實的人生。但是,我們也應當慢慢學習,讓我們的心裡,會自然而然的掛念著教會的事,會自然而然的掛念著還有許多人尚未進這恩典門。就跟當時在聖殿中的耶穌一樣,在那當時,跟著父母回家這樣的事,顯然不是最重要的事,反之,掛念天父的救恩的計劃如何實現,成了他進到會堂後最掛心的事了。
而今,你12歲了,在台灣的教育制度下,你的生活,從人的眼光來看,將會有愈來愈多的屬世的壓力,在時間上,也許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讀書和準備考試。趁著你的生日,讓我們一起立下志向,讓我們一起記得,不論這世上的事如何繁忙,在我們的心裡,必有住處為主,必有那樣的心,是記掛著教會的成長,與世人的得救。
讓我們一起努力,也求神保守憐憫我們,使我們能在這混亂的世代中,仍然時刻記得,以父的事為念。
願神施恩祝福你
深愛你的媽媽留
今天是2010年12月14日,媽媽在此寫下對你12歲生日的祝福。(其實你的生日是12月13日,但是,媽媽最近實在太忙了,所以晚了一天補寫…)。
雖然,每一天都是我們暫時為客旅的「有生之日」。但是,將自己來到這世間的日子記錄下來,也沒什麼不好。因為,在這一天,我們可以停下來數算神給我們的恩典,也可以繼續思想,我們是否仍走在主的道路中。
12歲在猶太人的律法裡算是一條分界限,12歲以前的孩子通常不會跟著家人到耶路撒冷守節。在台灣的社會裡也隱隱約約的有一條界限給過了12歲的你們,例如,搭車、飛機、高鐵就都需要全票了,12歲開始,就稱為青少年了。這些界限,代表了你長大了,也代表了你的責任不同了。
在你12歲的這個生日,除了世上的責任,媽媽更盼望的是你在屬靈的生命上,也能真正的長大,能真正的承擔起神國的責任。路加福音2:49這麼記載著「豈不知我當以我父的事為念」。主耶穌基督那時正好也是12歲,而今,親愛的克涵,你也已經12歲了。在你的心裡,是否也能慢慢的揣摩何謂「以父的事為念 」?
這個句子的意思其實顯而易懂,就是我們一生在世的年歲,我們時刻掛念著神的教會是否愈來愈榮美;我們時刻掛念著,那些在黑暗中沒有盼望的人是否有機會聽見神國美好的福音了,這些就是以父的事為念了。
親愛的克涵,常常在我們的心裡,我們比較容易掛念著,想要買什麼東西,或是要不要搬家好養小狗,或是我們也會掛念著再來的升學考試是不是能過關。這些我們平時掛念的事,並沒有什麼不妥,這些是我們很真實的人生。但是,我們也應當慢慢學習,讓我們的心裡,會自然而然的掛念著教會的事,會自然而然的掛念著還有許多人尚未進這恩典門。就跟當時在聖殿中的耶穌一樣,在那當時,跟著父母回家這樣的事,顯然不是最重要的事,反之,掛念天父的救恩的計劃如何實現,成了他進到會堂後最掛心的事了。
而今,你12歲了,在台灣的教育制度下,你的生活,從人的眼光來看,將會有愈來愈多的屬世的壓力,在時間上,也許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讀書和準備考試。趁著你的生日,讓我們一起立下志向,讓我們一起記得,不論這世上的事如何繁忙,在我們的心裡,必有住處為主,必有那樣的心,是記掛著教會的成長,與世人的得救。
讓我們一起努力,也求神保守憐憫我們,使我們能在這混亂的世代中,仍然時刻記得,以父的事為念。
願神施恩祝福你
深愛你的媽媽留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凡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哈利路亞,默箴平安:
11月14日是你第一次參加小提琴比賽。
看你勇敢的站上演奏的位置,媽媽打從心底深深的為你喝采。學小提琴,本來就是一件辛苦的事。這段過程的點點滴滴,那箇中的辛苦,只有你最能體會。曾經媽媽也想過,要不要只學鋼琴就好,也許小提琴真的是太辛苦了?
很多事情,總是沒有最好的答案,繼續學,會有繼續學習的好處與缺點。停下來,也會停下來不練的好處與缺點。很多事情永遠沒有最好的選擇。唯一的路是,靠著神所給我們的恩賜,就慢慢的前行,神給我們多少能力,我們就將這能力盡心的發揮。當我們努力,再加上神的幫助,那麼定也能在神的旨意中,成就美好的果子。
11月14日,你不急不徐的站上舞台,沉穩的將曲子表演完。真的是很棒。因為,媽媽知道你是克服了多少的辛苦,才能有這樣的成果。真得就像聖經裡說的,凡流淚撒種的,必歡喜收割。深願,這美麗的樂音,能繼續陪伴你長大。也深願慈愛的上主悅納你的努力,將來能有那麼一天,能在音樂的事奉上,與神的事工有份。
深愛你的媽媽
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啟示錄18:4)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啟示錄的17章和18章描寫的是七碗之災結束後的事情。當第七位天使將碗倒在空中後,七個天使中的一位就來跟約翰說明末後的日子裡,那轄管萬人的女人的刑罰是什麼。整體來說,17、18章有一個主題就是那轄管眾人的淫婦曾經是如何的極其榮華,世人是如何的同心歸向這必要滅亡的淫婦,但是,這曾經極其奢華的婦人,以及同心歸向這奢華的世上的眾人,將有一天,都要歸於沉淪。
神在啟示錄裡告訴約翰說,巴比倫大城傾倒了。這巴比倫可能是用來比喻我們現成的人類文明。我們現在所處的世代,可以說是相當奢華的一個世代,各式各樣的享受在我們這個世代幾乎是見怪不怪了,眾人同心合意追求的也都是如何更加的奢華與享受。以前有一句廣告台詞這麼說:「科技始終來於人性」。那個時候,廠商所要打動的就是要讓消費者甘心樂意的拿出更多錢來買更高科技的產品,因為,這個高科技的產品能讓使用的人更加享受。對廠商來說,更加享受,就是人性。這話也許不再是紅極一時的廣告詞了,但大家仍然身體力行中,看看最近開賣的ipad,有那麼多人漏夜排隊購買,我們就可以知道,那過時的廣告詞,影響是如何的深遠了。現在的人們,真的,是同心合意的追求更加奢華的生活。
但是,神跟約翰說,這巴比倫大城就要傾倒了,神要我們,就是屬神的我們,要從巴比倫大城裡出來,免得我們與他一同有罪。有一點像羅得需要從所多瑪城出來,免得一同滅亡。羅得當時走得並不是很情願,最後是靠著天使拉著他出城,他才免於被毀滅。親愛的孩子,那我們呢?我們讀了啟示錄後,我們就甘心樂意的從巴比倫大城出來了嗎?問題是,我們要出去那裡呢?羅得當時算是相當清楚,他是從家裡出來,離開所多瑪城就對了。那我們呢?我們要從哪裡出來呢?又要往哪裡去呢?
仔細想想,神要我們從巴比倫這大城中出來,說得應該是我們的心吧!!當我們同眾人一樣希奇這世上的文明科技時,我們的心就是同眾人一樣住在這巴比倫大城裡,那我們就同世上的眾人一樣,是被那淫亂的婦人所管轄。所以,我們可以先讓我們的心從這世上的文明科技與奢華中出來,我們可以在禱告中求聖靈幫助我們,讓我們能看見也看清這巴比倫大城即將要面臨的苦難,當我們能清楚的看見那苦難,媽媽想,我們應該會很自然而然的就想要逃離這大城吧!!這就好像,媽媽小時候在學校裡,即是心裡滿心不願意睡午覺,但是看到有人被處罰了,自然而然就不會再去以身試法了,因為,已經看見不乖乖睡午覺的下場了。
所以,要怎麼樣從巴比倫大城出來呢,媽媽想應該是先讓我們的心能看見那奢華背後的刑罰,要敬畏神,知道神的審判來時,這巴比倫大城所要面臨的刑罰是如何的大。一旦有了這樣的看見,我們就會自然而然的遠離這世間的奢華,因為,我們會知道當我們繼續和眾人一樣追求這世上的享樂時,那我們會遇見的刑罰將是何等的大。當我們遠離了世上的奢華,我們就慢慢的能從巴比倫大城出來。
出來後,我們會去哪裡呢?也就是說,當我們的心不再追求世上的享樂後,那我們的心是追求什麼呢?或是說,我們的心會住進哪裡呢?媽媽想,應該是那種與神密相契的喜樂吧!!
從羅得的故事,我們知道,出來後,不能停留在平原上,需要繼續往上走。一樣的,當我們從巴比倫大城出來後,當然也不是就讓我們的心空著,好像停在平原上。我們要繼續求聖靈幫助我們,帶我們奔向那至高之處,讓我們能在神的殿中安居,以神的事為念。那麼我們就真得能遠離這巴比倫城將要受的大災難,真的像啟示錄17章所寫的,我們就要與羔羊一起得勝了。
親愛的孩子,讓我們一起努力,先從巴比倫城出來,然後也一起努力奔向至高至處,最終能進神的天家。
深愛你們的媽媽留
啟示錄的17章和18章描寫的是七碗之災結束後的事情。當第七位天使將碗倒在空中後,七個天使中的一位就來跟約翰說明末後的日子裡,那轄管萬人的女人的刑罰是什麼。整體來說,17、18章有一個主題就是那轄管眾人的淫婦曾經是如何的極其榮華,世人是如何的同心歸向這必要滅亡的淫婦,但是,這曾經極其奢華的婦人,以及同心歸向這奢華的世上的眾人,將有一天,都要歸於沉淪。
神在啟示錄裡告訴約翰說,巴比倫大城傾倒了。這巴比倫可能是用來比喻我們現成的人類文明。我們現在所處的世代,可以說是相當奢華的一個世代,各式各樣的享受在我們這個世代幾乎是見怪不怪了,眾人同心合意追求的也都是如何更加的奢華與享受。以前有一句廣告台詞這麼說:「科技始終來於人性」。那個時候,廠商所要打動的就是要讓消費者甘心樂意的拿出更多錢來買更高科技的產品,因為,這個高科技的產品能讓使用的人更加享受。對廠商來說,更加享受,就是人性。這話也許不再是紅極一時的廣告詞了,但大家仍然身體力行中,看看最近開賣的ipad,有那麼多人漏夜排隊購買,我們就可以知道,那過時的廣告詞,影響是如何的深遠了。現在的人們,真的,是同心合意的追求更加奢華的生活。
但是,神跟約翰說,這巴比倫大城就要傾倒了,神要我們,就是屬神的我們,要從巴比倫大城裡出來,免得我們與他一同有罪。有一點像羅得需要從所多瑪城出來,免得一同滅亡。羅得當時走得並不是很情願,最後是靠著天使拉著他出城,他才免於被毀滅。親愛的孩子,那我們呢?我們讀了啟示錄後,我們就甘心樂意的從巴比倫大城出來了嗎?問題是,我們要出去那裡呢?羅得當時算是相當清楚,他是從家裡出來,離開所多瑪城就對了。那我們呢?我們要從哪裡出來呢?又要往哪裡去呢?
仔細想想,神要我們從巴比倫這大城中出來,說得應該是我們的心吧!!當我們同眾人一樣希奇這世上的文明科技時,我們的心就是同眾人一樣住在這巴比倫大城裡,那我們就同世上的眾人一樣,是被那淫亂的婦人所管轄。所以,我們可以先讓我們的心從這世上的文明科技與奢華中出來,我們可以在禱告中求聖靈幫助我們,讓我們能看見也看清這巴比倫大城即將要面臨的苦難,當我們能清楚的看見那苦難,媽媽想,我們應該會很自然而然的就想要逃離這大城吧!!這就好像,媽媽小時候在學校裡,即是心裡滿心不願意睡午覺,但是看到有人被處罰了,自然而然就不會再去以身試法了,因為,已經看見不乖乖睡午覺的下場了。
所以,要怎麼樣從巴比倫大城出來呢,媽媽想應該是先讓我們的心能看見那奢華背後的刑罰,要敬畏神,知道神的審判來時,這巴比倫大城所要面臨的刑罰是如何的大。一旦有了這樣的看見,我們就會自然而然的遠離這世間的奢華,因為,我們會知道當我們繼續和眾人一樣追求這世上的享樂時,那我們會遇見的刑罰將是何等的大。當我們遠離了世上的奢華,我們就慢慢的能從巴比倫大城出來。
出來後,我們會去哪裡呢?也就是說,當我們的心不再追求世上的享樂後,那我們的心是追求什麼呢?或是說,我們的心會住進哪裡呢?媽媽想,應該是那種與神密相契的喜樂吧!!
從羅得的故事,我們知道,出來後,不能停留在平原上,需要繼續往上走。一樣的,當我們從巴比倫大城出來後,當然也不是就讓我們的心空著,好像停在平原上。我們要繼續求聖靈幫助我們,帶我們奔向那至高之處,讓我們能在神的殿中安居,以神的事為念。那麼我們就真得能遠離這巴比倫城將要受的大災難,真的像啟示錄17章所寫的,我們就要與羔羊一起得勝了。
親愛的孩子,讓我們一起努力,先從巴比倫城出來,然後也一起努力奔向至高至處,最終能進神的天家。
深愛你們的媽媽留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末後的日子(啟示錄13-16)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這陣子我們繼續讀了啟示錄的13到16章,這幾章裡,大體上描述了兩個主軸,一部份是末後的日子所會看見的災難,另一個部份則是教會與聖徒的得勝。
其實,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神在這邊所告訴我們的,卻是一個遠超過我們生命長度的救恩的計劃。我們大多數的人,其實都只是經歷了歷啟示錄從第一印一直到七碗的災難的一小部份。所以,其實神的救恩嚴謹的來說,其實應該可以從整體教會的被提,以及,信徒個人的被提兩部份來看。
所謂,整體教會的被提,指的是教會裝備愈來愈整齊,當教會裝飾整齊了,神的審判大日也就來了。所以,對教會整體而言,教會的確會經歷整個啟示錄所描述的過程,包括從第一印開始一直到最後的一個災難。
對我們個人而言,我們應該要時刻存記在心的是,當我們屬世生命結束的那一天,其實就是我們的末日了。因為,當我們肉體的生命結束以後,我們就沒有機會再裝備自己。所以,當我們肉身死亡的時候,我們自己是否已聖潔,就關乎了我們自己能否進神的天家享那永生的安息。
親愛的孩子,當我們一起讀啟示錄,媽媽很盼望我們能一起學習到啟示錄裡一直提到的,聖徒的忍耐與儆醒。因為,從啟示錄的描寫,我們已經知道,我們所處的世代,撒旦是多麼猖狂,若不是時刻靠著神的道堅持到底,並儆醒等候,我們大概也都很難站立得住。
有時,我們會以為,神是有恩慈的神,所以,我們或有軟弱之時,神也必能體諒。這樣想,當然也不是全然不對,只是,問題是,我們並不知道我們的生命長度會有多長。有的人活到七十歲,有的人可能只有活到15歲,可是不論生命的長度如何,神就是按照我們在世的行為來審判我們。所以,其實,我們就是要珍惜神所給我們的每一天,當我們清晨起來,能看見今天的太陽,我們就好好的將神所給我們的這一天好好的為神而活,我們心裡應該要知道,若是神願意,我們才會有明天。既然我們明天不在我們的手中,那麼,我們當然要在還能把的今天,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我們的神。
如果能夠做到這樣,那真得就不用擔心我們的生命能否得救了。因為,不論,神哪一天讓我息了世上的勞苦,我們都能坦然無懼的見神,我們在世作工的果效才真得隨著我們。
親愛的孩子,就讓我們好好的將神賜給我們的每一天,好好的為主而活。
深愛你們的媽咪
這陣子我們繼續讀了啟示錄的13到16章,這幾章裡,大體上描述了兩個主軸,一部份是末後的日子所會看見的災難,另一個部份則是教會與聖徒的得勝。
其實,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神在這邊所告訴我們的,卻是一個遠超過我們生命長度的救恩的計劃。我們大多數的人,其實都只是經歷了歷啟示錄從第一印一直到七碗的災難的一小部份。所以,其實神的救恩嚴謹的來說,其實應該可以從整體教會的被提,以及,信徒個人的被提兩部份來看。
所謂,整體教會的被提,指的是教會裝備愈來愈整齊,當教會裝飾整齊了,神的審判大日也就來了。所以,對教會整體而言,教會的確會經歷整個啟示錄所描述的過程,包括從第一印開始一直到最後的一個災難。
對我們個人而言,我們應該要時刻存記在心的是,當我們屬世生命結束的那一天,其實就是我們的末日了。因為,當我們肉體的生命結束以後,我們就沒有機會再裝備自己。所以,當我們肉身死亡的時候,我們自己是否已聖潔,就關乎了我們自己能否進神的天家享那永生的安息。
親愛的孩子,當我們一起讀啟示錄,媽媽很盼望我們能一起學習到啟示錄裡一直提到的,聖徒的忍耐與儆醒。因為,從啟示錄的描寫,我們已經知道,我們所處的世代,撒旦是多麼猖狂,若不是時刻靠著神的道堅持到底,並儆醒等候,我們大概也都很難站立得住。
有時,我們會以為,神是有恩慈的神,所以,我們或有軟弱之時,神也必能體諒。這樣想,當然也不是全然不對,只是,問題是,我們並不知道我們的生命長度會有多長。有的人活到七十歲,有的人可能只有活到15歲,可是不論生命的長度如何,神就是按照我們在世的行為來審判我們。所以,其實,我們就是要珍惜神所給我們的每一天,當我們清晨起來,能看見今天的太陽,我們就好好的將神所給我們的這一天好好的為神而活,我們心裡應該要知道,若是神願意,我們才會有明天。既然我們明天不在我們的手中,那麼,我們當然要在還能把的今天,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我們的神。
如果能夠做到這樣,那真得就不用擔心我們的生命能否得救了。因為,不論,神哪一天讓我息了世上的勞苦,我們都能坦然無懼的見神,我們在世作工的果效才真得隨著我們。
親愛的孩子,就讓我們好好的將神賜給我們的每一天,好好的為主而活。
深愛你們的媽咪
以法蓮是沒有翻過的餅
哈利路亞,親愛的克涵、默箴平安:
這陣子很謝謝你們的體諒,陪媽媽度過了這陣子的忙碌。感謝神,我們雖然都忙,但是,我們還是能繼續一起讀聖經,一起學習神的話語。只是,媽媽沒有空將這些點點滴滴記錄下來。
這陣子,媽媽偶爾會聽見你們彼此爭吵,吵的事情其實都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卻有一個很相似的主軸。例如,有一天媽媽拿回了一盒禮盒,裡面有好多的牛軋糖,我們其實是吃不完的。先看到的妹妹說,可以將這些糖果全部到教會和大家分享,後看見的哥哥則是說,要將這些糖果全部拿到班上和同學分享。
能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美好的事物,原是非常美好的事情。結果,你們居然為了「全部」而吵起來了,只因為,一個堅持要全部給教會的小朋友,另一個則堅持要全部給班上的同學。類似這樣的爭吵很常在你們之間發生,你們常常都很願意和其它的小朋友分享你們擁有的好東西,可是,卻不是很願意和自己的哥哥或是妹妹分享。
這樣的爭吵,讓媽媽想起何西阿書裡的一句話,有一次神責備以色列人說,他們是沒有翻過的餅。如果媽媽煎餅的時候,只煎了一面,你們想這樣的餅會好吃嗎? 當然是不會囉!!這邊,神當然不是真的要把以色列人變成餅來煎。媽媽想,神在責備他們的,應該是他們的裡外不一吧!!
在當時,以色列人外在的行為看似照著神的律法而行,但是內心卻不是真實的歸向神。所以,神責備他們,要他們內外一致。那沒有翻過來的一面,指得應該是內心裡真正的遵守神的訓誨。
對現在的我們也適用。我們都很容易對外人比較好,但是對自己身邊的家人卻沒有那麼好。我們都知道神要我們愛人如己,這命令對外面的人似乎比較容易做得到,但是,對自己的手足或是長輩就不一定做得到。
親愛的孩子,這陣子你們的這些爭吵,看起來也許無傷大雅。然而,神揀選我們,為得是要我們行各樣的善事,這各樣的善事,當然是包括我們家裡的手足和親人。若我們只能在外面的時候與眾人為善,但是在家裡卻沒有彼此相愛。哈,那我們是不是真得很像是沒有翻過的餅。這餅被翻過來的時候,受熱的那一面定然是不舒服的,但是,若沒有烤過,怎能發出香氣呢。所以,也許在家裡與家人的相處,也是一種操練,是一種學習,學習怎樣將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小惡,從我們的心中除掉,讓我們真正的內外都全備,真正的內外都能散發出屬靈的馨香之氣。讓神不論從內從外,都能聞見我們身上的馨香之氣,成為神眼中真正的配得在末後的審判時得著細麻衣的人。
我們一起學習,深願神保守眷顧我們,直到永生的天國。
愛你們的媽媽
這陣子很謝謝你們的體諒,陪媽媽度過了這陣子的忙碌。感謝神,我們雖然都忙,但是,我們還是能繼續一起讀聖經,一起學習神的話語。只是,媽媽沒有空將這些點點滴滴記錄下來。
這陣子,媽媽偶爾會聽見你們彼此爭吵,吵的事情其實都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卻有一個很相似的主軸。例如,有一天媽媽拿回了一盒禮盒,裡面有好多的牛軋糖,我們其實是吃不完的。先看到的妹妹說,可以將這些糖果全部到教會和大家分享,後看見的哥哥則是說,要將這些糖果全部拿到班上和同學分享。
能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美好的事物,原是非常美好的事情。結果,你們居然為了「全部」而吵起來了,只因為,一個堅持要全部給教會的小朋友,另一個則堅持要全部給班上的同學。類似這樣的爭吵很常在你們之間發生,你們常常都很願意和其它的小朋友分享你們擁有的好東西,可是,卻不是很願意和自己的哥哥或是妹妹分享。
這樣的爭吵,讓媽媽想起何西阿書裡的一句話,有一次神責備以色列人說,他們是沒有翻過的餅。如果媽媽煎餅的時候,只煎了一面,你們想這樣的餅會好吃嗎? 當然是不會囉!!這邊,神當然不是真的要把以色列人變成餅來煎。媽媽想,神在責備他們的,應該是他們的裡外不一吧!!
在當時,以色列人外在的行為看似照著神的律法而行,但是內心卻不是真實的歸向神。所以,神責備他們,要他們內外一致。那沒有翻過來的一面,指得應該是內心裡真正的遵守神的訓誨。
對現在的我們也適用。我們都很容易對外人比較好,但是對自己身邊的家人卻沒有那麼好。我們都知道神要我們愛人如己,這命令對外面的人似乎比較容易做得到,但是,對自己的手足或是長輩就不一定做得到。
親愛的孩子,這陣子你們的這些爭吵,看起來也許無傷大雅。然而,神揀選我們,為得是要我們行各樣的善事,這各樣的善事,當然是包括我們家裡的手足和親人。若我們只能在外面的時候與眾人為善,但是在家裡卻沒有彼此相愛。哈,那我們是不是真得很像是沒有翻過的餅。這餅被翻過來的時候,受熱的那一面定然是不舒服的,但是,若沒有烤過,怎能發出香氣呢。所以,也許在家裡與家人的相處,也是一種操練,是一種學習,學習怎樣將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小惡,從我們的心中除掉,讓我們真正的內外都全備,真正的內外都能散發出屬靈的馨香之氣。讓神不論從內從外,都能聞見我們身上的馨香之氣,成為神眼中真正的配得在末後的審判時得著細麻衣的人。
我們一起學習,深願神保守眷顧我們,直到永生的天國。
愛你們的媽媽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