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日下午3:00~4:00
學習領域:自然領域_生物篇
進度:生物圈(一)
教學重點:
1)何謂生物圈
2)為什麼需要學習「生物圈」的概念
照著生物課本的進度,生命的起源這個小單元結束後,緊接著上場的就是「生物圈」這個單元。媽媽在備課的時候,發現課本所寫的概念並不難,同時也覺得課本的描述有些零亂。但是,媽媽總是會想,怎麼可能會設計一個單元只是為了介紹生物圈的定義,然後,為了讓版面夠長,再零亂的介紹不同地區裡不同的動植物呢?邊讀總是覺得「事必有蹊蹺」。媽媽覺得「生物圈」應該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要不然,不會所有的版本都用一個完整的單元來介紹這個概念。但是,媽媽實在不了解,怎麼會每個版本讀起來都一樣凌亂?照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規定,所有的課本都是經過專家編審的,這些專家當時在讀的時候,一定沒有媽媽這種讀完後凌亂也找不到意義的茫然感,所以,媽媽猜想,專家們在閱讀的時候,應該是有利用他們豐富的專業知識,串起了「生物圈」和整個生物學科的關連。媽媽因為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讀起來就沒有那種「A-Ha」的成就感。所以,媽媽就開始Google了,果不其然,當媽媽用「生物圈」這三個字google之後,就出現了許多有意義的訊息了,包括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等概念。一看到「生物多樣性」媽媽就明白為什麼生物課本會在一開始就介紹「生物圈」的概念,因為,這必然會牽涉到後面需要介紹的「食物鏈」、「生物族群、群集」等重要概念。當媽媽的腦海中補上了「生物多樣性」五個字之後,再重讀課本,就不覺得那麼雜亂無章,也開始覺得在1-3就出現這個單元,其實能有助於我接下來的生物的學習。
親愛的孩子,之所以和你們分享媽媽備課時的心情,最主要是要告訴你們,當我們進到一個新的學科,第一次閱讀該學科的教科書,若我們覺得讀起來不順或是覺得零亂,或是覺得讀完後找不到重點,其實並不是我們的閱讀能力不好,只是我們需要補充適當的關鍵概念。所以,媽媽建議你們,要記得善用google無遠弗屆的力量。具體的策略如下 ,當我們讀完一篇文章,覺得自己對該篇文章捉不著頭緒,記得不要放棄,也不要說自己讀不來。我們只要記得,把這篇文章的關鍵字(通常會出現在大標題)放進google,盡責的google就會給我們一些有意義的訊息。
好了,言歸正傳,來談談我們今天的正課。
這堂課一開始,媽媽讓你們讀一遍課本。你們讀完後,並沒有覺得文章難懂。事實上也是,其實課本寫的並不難。但是,你們一致同意,該篇課文的重點只有一段,就是生物圈的定義。你們這樣的詮釋理解也沒有錯,因為,其它段落真的都是裝飾用的。所以,我們暫時也就不花太多時間再細讀課文。
但是,我們一起讀了「生物圈值多少」(出自生物圈的未來,第四章)這篇文章的前半段。藉由這一篇文章,我們慢慢的看到了,原來,生物圈的概念,並不是只有課本上說的海平面上下1萬公里這樣單薄的定義。事實上,生物圈裡的所有事件,都和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我們看見了,原來生物圈裡的土壤,就是上一個單元所定義的無生物,其實也在生物圈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因此,我們才明白,生物圈真正精準的定義,應該是包括生命體和非生命體所共同交織出來的範圍。
在閱讀「生物圈值多少」這篇文章時,我們討論了許多有趣的議題。不過,媽媽也發現,當你們閱讀這樣長篇的科普文章時,你們對文章重點的掌握和媽媽有著明顯的不同,文章裡有精準定義的概念,比較吸引媽媽。文章裡較有感情的陳述會比較吸引你們。媽媽想,這都無妨,但是,我們在閱讀的過程,可以慢慢的學習去思考,為什麼同樣一篇文章讀下來,我們會被不同的觀點吸引,我們也可以慢慢的練習,閱讀的時候就開始自己提問,例如,能不能有不同的觀點來理解該篇文章,或是,有沒有那些觀點是這篇文章還沒提到的。這些都是閱讀策略中很有趣的好策略。
本課結束囉!!
愛你們的媽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